MD5算法

MD5消息摘要算法,属于Hash算法一类。MD5算法对输入任意长度的消息进行运行,产生一个128位的消息摘要。

 

算法原理:
1、数据填充

对消息进行数据填充,使消息的长度对512取模得448,设消息的长度为X,即满足X mod 512 = 448。根据此公式得到需要填充的数据长度。

填充的方法:在消息后面进行填充,填充的第一位是1,其余为0。

 

2、添加消息长度

在第一步结果之后再填充上原消息的长度,可用来进行的存储长度为64位。如果消息长度大于264,则只使用其低64位的值,即(消息长度 对 264取模)。

在此步骤进行完毕后,最终消息长度就是512的整数倍。

 

3、数据处理

需要准备用到的数据:

  • 4个常数:A = 0x67452301, B = 0x0EFCDAB89, C = 0x98BADCFE, D = 0x10325476;
  • 4个函数:F(X,Y,Z)=(X & Y) | ((~X) & Z); G(X,Y,Z)=(X & Z) | (Y & (~Z));  H(X,Y,Z)=X ^ Y ^ Z; I(X,Y,Z)=Y ^ (X | (~Z));

把消息分以512位为一分组进行处理,每一个分组进行4轮变换,以上面所说4个常数为起始变量进行计算,重新输出4个变量,以这4个变量再进行下一分组的运算,如果已经是最后一个分组,则这4个变量为最后的结果,即MD5值。

图中,A,B,C,D就是哈希值的四个分组。每一次循环都会让旧的ABCD产生新的ABCD.一共进行了多少次循环?由处理后的原文长度决定。

假设处理后的原文长度为M

主循环次数为M

每个主循环中包含了512/32 * 4 = 64次子循环。

下面对图中的其他元素解释:

1、绿色F

在主循环下面64次子循环中,F、G、H、I 交替使用,第一个16次使用F,第二个16次使用G,第三个16次使用H,第四个16次使用I。

2、红色田字

很简单,红色的田字代表相加的意思。

3、Mi 

Mi是第一步处理后的原文。在第一步中,处理后原文的长度是512的整数倍。把原文的每512位再分成16等份,命名为M0~M15,每一等份长度32。在64次子循环中,每16次循环,都会交替用到M1~M16之一。

4、Ki

一个常量,在64次子循环中,每一次用到的常量都是不同的。

5、黄色<<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ylwyl/p/10260112.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