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论

感觉论

序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试图弄懂每个人的行为机制与思想体系.或者说,我在试图解答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产生机制.这是一个庞大的问题,甚至不是某种学科可以独立解决的问题.然而,对这个问题的强烈好奇与解答欲望让我不断进行各种各样的解答尝试.而今,我似乎得到了一种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让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说服自己:你差不多解释清楚了那个问题,至少可以打80分吧!于是,我才稍微有点自信将自己的理论集结成册,公诸于众.

首先,我的理论并不是建立于严格的科学实验之上的.甚至,我从未找来专门的实验对象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因而也没有可靠地实验数据.我建立理论的依据,一方面来自于已有的自然与社会科学著作,一方面来自于对生活中人物行为的观察与总结,另一方来自于对自身进行的实验.如果一定要追究我的理论的科学性,我只能说:这是以一种科学态度建立的理论.听起来像是狡辩,但事实如此.

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用自己了解的事物去理解或模拟陌生的事物.对于人类思想行为体系的研究,我依然最先想到这么干.在诸多尝试之后,我选择用计算机模型来解释人类的思想行为体系.这么做可能有点不负责任,毕竟计算机本身就是模仿人类大脑的创造.虽然如此,这中选择依然是我所能想到最好的了.

其实,无论人类的行为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大脑信息输入与输出的结果.比如说:一个人手被开水烫到,于是猛地丢掉水杯;一个男孩喜欢上一个女孩,于是向她表白;妈妈看见孩子爬到高处,于是把孩子抱了下来······对于人类的大脑而言:人类各种感官所造成的体验和情绪情感以及对事物的判断,统统可以当做信息输入.同时大脑由此作出的各种行为控制,统统可以当做信息输出.如果我们把人类的感觉器官、情感体验以及情形判断比作由计算机控制的各种传感器.同时把人类的各种行为:哭喊、说话、行走、跳跃、思考、记忆等各种各样的行为比作由计算机控制的电子银幕和机械设施、轮轴等.这样我们的大脑就可以看做是一个主机.研究人类的思想行为体系就相当于研究主机的操作系统和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这样子,问题似乎明朗许多了.

在这里,我还要将我们的研究方向细化.人类有许多行为是不由自主的无意识行为:比如膝跳反应这样的非条件反射,比如望梅止渴这样的条件反射,又或者像专业运动员多年练习的连贯动作,甚至人遇险时的各种应激反应······当这些行为发生时,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大脑的运作.甚至没有人能够控制这些行为,不让它们发生.与此同时,有些强烈的感情或感受让我们无法做出任何行为,只能任由这种体验的支配.比如:骨折带来的巨大疼痛感;失去亲人所带来的巨大悲恸;面对巨大灾难的呆若木鸡······另外,在人类从小到大到衰老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东西发生很大的变化,所能控制的事物也在发生变化.由此带来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比如:我们儿时看到动画片会高兴不已,成年后也许就没有那么兴奋了.这是感受的变化.而在我们婴儿的时候,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便溺,成年人如果不生病就不会有这些问题.这是控制的变化.曾经我们看待爸妈如天空仰视,渐渐我们会看见他们的平凡与普通,甚至不足与缺憾.这是思想的变化.

于是,我们把对大脑这个主机的研究分成四个部分.一个是感受各种疼痛、舒适、温和、快乐、悲伤、愤怒、郁闷、安全、危险、正常、异常等各种输入信息的感觉系统.一个是对身体发号施令,实现各种动作(哭喊、说话、微笑、跑步、拳击、攀爬、思考、记忆、计算、总结等)的控制系统.如果要类比,前者就是输入驱动程序,后者就是输出驱动程序.

另外,就是控制所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应激反应、习惯动作等的无意识行为系统,因为我们常常感觉那些行为的发生不由自主.但是它们的确由大脑支配.而且除了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应激反应、习惯动作等都可以通过自主意识去控制.最后,当我们思想成熟之后,遇到许多问题会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行为决定,而不是无意识地付诸某种行为.比如:我们即使有了便意也不会随地大小便,而会找到厕所再解决.当我们遇到悲痛的事情,并不会马上哭泣,而是会选择合适的时机释放情绪.而在我们面对棘手的工作时,并不会一味地懊恼叹息,而是静下心来思考解决之道,然后付诸行动.成熟的人并不会让身体器官的感受、情绪情感、他人或情势决定自己的行为.他们的大多数行为都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在生活,由自主思想控制的行为占全部个人行为的比例都是很小的.一个人也许会考虑清楚自己去什么地方,但在行走的过程中并不会去思考先迈什么脚,一步走多远,步速多快等琐碎的问题.行走这种行为的发生近乎无意识的.所以,我们将无意识的大脑系统类比为处理基本操作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而把有意识的思想类比为运行在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

这样,我们把大脑划分为四部分:接收处理信息的感觉系统,实施各种行为的控制系统,控制各种无意识行为的无意识行为系统和有意识行为的思想系统.依据我的经验,这四种系统一旦形成都是非常难以塑造改变的.所以才会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俗语.虽然很难,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来塑造一个人的思想,比如教育、宣传、法律、社会文化等.而通过对思想的塑造,又能影响一个人感觉系统及控制系统甚至无意识行为系统.从而改变个人对社会、世界、人生的态度,改变个人的行为.遗憾的是,一直以来我们只能通过社会人群的数据间接了解我们的教育、法律等社会行为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而在我的理论体系中,我们能够尽可能的刻画、了解人的行为形成机制.同时通过对这种机制的研究,也能更好的了解我们如何去通过这种机制影响他人的行为.这样的理论也就能让我们的社会行为更好地去影响每一个人.

而在整理这套理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假如我们将四个系统一起讲述,往往最后什么也讲不清楚.其实一个人任何一个简单的行为产生都与四个系统有着紧密关联,就是说没有哪个行为的产生可以脱离四个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而存在.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能够通过侧重讲解其中的一个来描述人的行为与四个系统的关联性.我的策略是选择感觉系统和控制系统作为侧重讲解的两条.这样选择是基于方便读者理解的考虑,因为这两个系统能够直接关联到我们切身感受与经历的事物.使我们的理论不会显得太过形而上学.虽然侧重讲解感觉系统与控制系统,但并不是孤立地讲解两者,而是每个话题都由它们之一引出,并延伸到其他三个系统.

在这里,我把讲解感觉系统的理论集结为一本书,命名<<感觉论>>.讲解控制系统的理论则命名为<<控制论>>.通过这两本书,我力求把自己的理论完整明了地传递给读者.

最后,我曾经很纠结自己的理论到底属于什么学说的范畴.后来我勉强说服自己,大概算得上哲学吧.其实我很希望自己的理论能够得到科学的验证,毕竟我是一个学理工科的人,自己的理论如果只是毫无由来的胡编乱邹总是叫人遗憾的.或许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们解答吧,毕竟公道自在人心.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id376919504/p/6959035.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