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李鸿章听过《彩云追月》?

ZT 李鸿章听过《彩云追月》?

2013-05-11 09:35:52 编辑 删除

归档在 观世上之音 | 浏览 1041 次 | 评论 1 条

 

 

  尝试在网上找一点有关《彩云追月》的资料,惊觉有如下的说法:「据香港中文大学古籍民志研究资料:《彩云追月》早就见於清代广东粤音曲谱,对小生活写景抒情的诗情画意的描写就是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民志称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曾将此曲抄送大内演奏。」而这说法已经不知为多少网页复制!说来,笔者也试过,如果在搜寻引擎上键入「广东民歌 彩云追月」,搜寻结果也一样「群情汹涌」!

 

  这又让我想起,其实之前都看过一本杨瑞庆写的论著《中国民歌旋律形态》(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26月 初版),页七便提到「(《彩云追月》)这首民歌是先由任光根据广东民间乐曲改编成器乐曲,后又经人填词而成。」当时只怀疑杨这说法有何根据。何况,同一书 中,钻研旋律多年的杨氏竟把姚敏作曲的国语时代曲《卖汤圆》误认为台湾民歌,颇是遗憾。可是现在网上的那个关於《彩云追月》出处的说法,更是「惊人」。

 

  然而,这个网上说法,所叙及的语词颇有不清不楚之处,比如甚麼是「古籍民志研究」?甚麼是「粤音曲谱」?

 

  笔者立刻请教了余少华(现职中文大学音乐系)、余其伟、郑伟滔等学者与粤乐名家,他们对网上这个说法都深表怀疑,觉得很可能是穿凿附会。是的,很感谢网友们把《彩云追月》的出处移赠给岭南人,与有荣焉!可是这也不大会是事实,不敢接受!

 

  查李鸿章任两广总督的时间,乃是1900118日至717日。如果李鸿章有机会在广东地区听到《彩云追月》,还使人把曲谱抄送往朝廷。那意味这首「广东民间乐曲」在1900年的时候还在民间不住的流传。《彩云追月》如此动听,照理应该一直流传下去,获广东的音乐家发扬光大,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据黎田、黄家齐合著的《粤乐》一书,广东地区的粤乐琴谱曲集,可考而又最早的一册,是出版於1916年的《弦歌必读》(丘鹤俦著),书中刊出粤剧过场谱20支,小调(即篇幅较短小的民间乐曲)25支,大调(即篇幅较大较长的民间乐曲)5支,但当中并没有《彩云追月》。难道只不过十六年时间,《彩云追月》便在广东地区失传?动听的《彩云追月》,在广东地区命运如此坎坷?

 

  秦启明编著的《音乐家任光》(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4月初版),当中有长篇的任光年谱,年谱中指出1935年 夏秋间,「作器乐曲《彩云追月》,是为百代国乐队创作的民族管弦轻音乐曲。全曲分三个乐段,引子和乐段之间的间奏,均由探戈的伴奏音型构成,乐曲取自中国 特有的五声音阶,写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旋律。配器上用箫、笛和中胡、二胡进行轮奏和领奏,用琵琶、秦琴弹拨出轻盈的衬腔,又用低音二胡拨指和敲击定音木鱼进 行节奏性伴奏,从而形成声部交叉和乐句的起落对答,使音乐呈示出一幅苍穹夜空、明月悠悬,万籁俱寂,彩云追逐的一派绮丽景象。此曲成为任光最受欢迎的器乐 作品之一。」这年谱完全没有提到任光这首《彩云追月》是「根据广东民间乐曲改编」,或者那时秦启明并不知有这一材料与说法。

 

  一个重要问题,从1916年至1935年,广东地区出版的民间音乐曲谱,从不见有《彩云追月》的踪影,任光又从哪儿得到这首广东民间乐曲《彩云追月》?

 

  也许,从《彩云追月》的曲调本身,更能探寻出重要原因,从而拨开迷雾。然而说这些之前,宜先多介绍一下传统中国民间曲调的审美倾向。内地音乐学者管建华多年前著的《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10月 初版)提及「中国音乐与建筑艺术之形象最突出的特点和相对应之处之一便是曲线之美……」、「中国古代建筑的曲线性造型比比皆是……均为非几何的自然曲线, 它与山峦的起伏、树木枝叶等自然轮廓和曲线之间极为协调……」、「中国音乐极为重视旋律的塑造。旋律是通过不同音高连接构成的『线条』,而中国音乐旋律线 条之象也有曲线之美的突出特徵。」(以上文字见书中141142页)。事实上,传统中国民间音乐的旋律线条,对过份几何化的作法是回避的,这些尤以江南至岭南地区的音乐为然。

 

  西方音乐却相反,其旋律线条喜欢几何化,当然,还更讲究立体结构。所以西方旋律作法很重视「反覆」和「模进」这两种手法。

 

  若问: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曲调就完全不采用「反覆」和「模进」的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崇尚自然曲线之美,除了「句句双」这种旋律句构,中国传统曲调一般避免太明显的「反覆」和「模进」,常常喜欢在「反覆」或「模进」的过程中稍变一变。

 

  写到这儿,要作简单介绍的也差不多了。应当说说主角《彩云追月》。

 

  《彩云追月》共三段,采用的其实是七声音阶,只是4音到第三段才现身,7音在首二段也较少出现,传统的五声音阶感觉较强罢了。第一段的旋律,从第三小节起,6i6535这组音连同节拍完完整整地无间断地「反覆」了两次,其后,再从6i6535这组音「模进」出353212这个新音群,立刻又把这个新音群「反覆」了一次「半」。这样的「反覆」和「模进」,几何感极强,是用西方的旋律构作技巧来组织比较中国感觉的七声音阶。这种写法,说是出自曾留学法国学音乐的任光,是非常可信的。但若说是出自晚清的广东民间音乐,那就很难置信。

 

  《彩云追月》的第二段旋律,倒是比较富自然美态,酷似中国传统音乐的依心而行的写法。

 

   《彩云追月》的第三段,采用了更多的西方音乐的立体结构写法的技巧,宜於用大乐队展现。如果说这样的乐段也出自晚清的广东民间音乐,那就更是难以置信。 当然,其中的乐句对答形式,是很传统的,可是其中用到的节拍,却又很现代的。这第三段其实一直使用了民间音乐中的「压上」手法,即不许1音出现,造成转调效果,7音其实相当於转调后的3音,但到最后,1音又回来亮相,并结束全曲(这种让被隐没的音临末再出场的手法,也不难在中国民间音乐中见到),似乎象徵终於把月亮「追上」了。

 

   写了这麼多,其实也很难否定甚麼,因为如前人说的:「说有易,言无难(意谓:说存在某东西很容易,要否定某东西的曾经存在却极难)」,想以区区二千来字 便去否定上述那种网上说法,那是不可能的。但笔者旨在提供一点视野,如果能让大家多一个半个思考的立足点,并顺便认识传统中国音乐旋律的审美趣味所在,时 间与心血也就不枉花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jeanschen/p/3357447.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