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自行车

从来就不想冒充情感专家。

女友问,“甲和乙我都喜欢,选哪一个好”,我会答,“你两个都不喜欢,趁早甩了清静。”

若问,“我怀疑她有什么事瞒着我,怎么办”,我会答,“趁早分开,你都不信任对方了何必在一起。”

但一直鼓励姑娘们恋爱。

姑娘A在某市有三处房产,一处大屋家人一起住一次性付清,一间小公寓已经按揭完出租,另一间小公寓以租养供。姑娘A工作只是赚衣服钱,但一路勇猛,大名远扬业界。存款买爱玛仕没问题。

姑娘B在某市的核心地段有价值2百万的公寓一座,有车,有高尚职业,来往的都是企业高管。每次升职都有点困惑:“怎么搞的,又升我。”

A和B都想结婚。当然要结婚。我们知道女权主义的先驱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有句名言:“丈夫是室内一件便当的家具。自然比家徒四壁还是要好,虽然这种家具多半不会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性能不好的话还会打人。”被纽约客喻为“最后的文人”的埃德蒙•威尔逊就把作家老婆玛丽•麦卡锡打得离了婚。

无房无车无存款的“三无人员”如我,曾经对姑娘们说,鱼不一定需要自行车。而且,只有不愁生活的女人才可以自由选择丈夫,她们太符合这个前提了。

婚这种事情,时候到了自然会结。作家陈丹燕写了一本《鱼和自行车的故事》。并解释意思称,“鱼和自行车”是女权主义高涨期间德国的一家婚介所的标语:鱼在寻找她的自行车。其实出处是格罗利亚。

格罗利亚的名言曾经是:“一个女人不需要婚姻,如同鱼不需要自行车”。但是,此一时彼一时,格罗利亚最后以60岁高龄结婚。我看闲书里写,《纽约时报》当时配以大字标题:“鱼终于有了自行车”。

然后我想到了作家铁凝50岁的初婚,想到了冰心奶奶对铁凝语重心长地说,“你不要找,要等”。

姑娘们说,我不要自行车,我需要的是一部性能良好的车。不是四个圈也得是一个圈圈住一个人的那些车型。以她们的能力发展下去,完全有能力自己买一部性能良好的车。

看,不愁生活的女人,面对诱惑的抵御能力大大提升,不知道这是她们的损失,还是部分自行车的损失?

她们不吝啬感情,她们勇于付出,她们努力去爱,也不像格罗利亚那样是个女权主义者。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茕茕孑影,时不予我的感觉。

姑娘们要找原因。我连忙说自己卧床不便思考,一思考就头痛啊。

这能有什么原因?若对不上眼,又没必要委屈自己,只有家人才敢落井下石忙不迭安排他们去相亲。

企业公司或政治集团找兼并合作对象都要看互惠互利,要结成生活伴侣不也得考虑适配性吗?不愁生活的女人,致力于谈恋爱就是,所以她们的恋爱故事丰富多彩。但她们衣食无忧,要收购或被收购,就得看情到浓时,物质上是否分配合理。在经济学上对婚姻的总结说Two is better than one,但万一你投资大头持股80%,利润回报只有20%呢?

也都爱过,仍然觉得不够,不甘心只为爱结婚,又总觉得似乎是自己给予他人的更好更多,便驻足观望,希望下一辆自行车会更好,至少回报得更好。于是,有人在五六十岁的时候等到了。

埃德蒙•威尔逊和玛丽•麦卡锡也是有共同语言的——都不喜欢《洛莉塔》,认为此书不道德。这本“不道德”的书里,有一个名句:“旧日之爱就像枯叶回响”。呃……这是别的花絮。

只要你心甘情愿,旁人有什么可说的。要么干脆就自己买一部性能良好的车,忘记自行车吧。有的鱼就是没法爱上自行车,有的鱼就是不需要自行车。

什么叫形势比人强?

就是你只能一条路走下来让你拐弯就得拐弯其他地方都有墙堵着声明此路不通。就是你没得选择。没得选择怎么办?要么变通,要么揣着一颗倔强的心过自己的日子。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engheyun/archive/2011/01/17/1962708.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