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nado异步(1)

1. 同步

我们用两个函数来模拟两个客户端请求,并依次进行处理:

# coding:utf-8

def req_a(): """模拟请求a""" print '开始处理请求req_a' print '完成处理请求req_a' def req_b(): """模拟请求b""" print '开始处理请求req_b' print '完成处理请求req_b' def main(): """模拟tornado框架,处理两个请求""" req_a() req_b()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执行结果:

开始处理请求req_a
完成处理请求req_a
开始处理请求req_b
完成处理请求req_b

同步是按部就班的依次执行,始终按照同一个步调执行,上一个步骤未执行完不会执行下一步。

想一想,如果在处理请求req_a时需要执行一个耗时的工作(如IO),其执行过程如何?

# coding:utf-8

import time

def long_io(): """模拟耗时IO操作""" print "开始执行IO操作" time.sleep(5) print "完成IO操作" return "io result" def req_a(): print "开始处理请求req_a" ret = long_io() print "ret: %s" % ret print "完成处理请求req_a" def req_b(): print "开始处理请求req_b" print "完成处理请求req_b" def main(): req_a() req_b() if __name__=="__main__": main() 

执行过程:

开始处理请求req_a
开始执行IO操作
完成IO操作
完成处理请求req_a
开始处理请求req_b
完成处理请求req_b

在上面的测试中,我们看到耗时的操作会将代码执行阻塞住,即req_a未处理完req_b是无法执行的。

我们怎么解决耗时操作阻塞代码执行?

2. 异步

对于耗时的过程,我们将其交给别人(如其另外一个线程)去执行,而我们继续往下处理,当别人执行完耗时操作后再将结果反馈给我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异步。

我们用容易理解的线程机制来实现异步。

2.1 回调写法实现原理

# coding:utf-8

import time
import thread

def long_io(callback): """将耗时的操作交给另一线程来处理""" def fun(cb): # 回调函数作为参数 """耗时操作""" print "开始执行IO操作" time.sleep(5) print "完成IO操作,并执行回调函数" cb("io result") # 执行回调函数 thread.start_new_thread(fun, (callback,)) # 开启线程执行耗时操作 def on_finish(ret): """回调函数""" print "开始执行回调函数on_finish" print "ret: %s" % ret print "完成执行回调函数on_finish" def req_a(): print "开始处理请求req_a" long_io(on_finish) print "离开处理请求req_a" def req_b(): print "开始处理请求req_b" time.sleep(2) # 添加此句来突出显示程序执行的过程 print "完成处理请求req_b" def main(): req_a() req_b() while 1: # 添加此句防止程序退出,保证线程可以执行完 pas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执行过程:

开始处理请求req_a
离开处理请求req_a
开始处理请求req_b
开始执行IO操作
完成处理请求req_b
完成IO操作,并执行回调函数
开始执行回调函数on_finish
ret: io result
完成执行回调函数on_finish

异步的特点是程序存在多个步调,即本属于同一个过程的代码可能在不同的步调上同时执行。

2.2 协程写法实现原理

在使用回调函数写异步程序时,需将本属于一个执行逻辑(处理请求a)的代码拆分成两个函数req_a和on_finish,这与同步程序的写法相差很大。而同步程序更便于理解业务逻辑,所以我们能否用同步代码的写法来编写异步程序?

回想yield关键字的作用?
初始版本
# coding:utf-8

import time
import thread

gen = None # 全局生成器,供long_io使用 def long_io(): def fun(): print "开始执行IO操作" global gen time.sleep(5) try: print "完成IO操作,并send结果唤醒挂起程序继续执行" gen.send("io result") # 使用send返回结果并唤醒程序继续执行 except StopIteration: # 捕获生成器完成迭代,防止程序退出 pass thread.start_new_thread(fun, ()) def req_a(): print "开始处理请求req_a" ret = yield long_io() print "ret: %s" % ret print "完成处理请求req_a" def req_b(): print "开始处理请求req_b" time.sleep(2) print "完成处理请求req_b" def main(): global gen gen = req_a() gen.next() # 开启生成器req_a的执行 req_b() while 1: pas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执行过程:

开始处理请求req_a
开始处理请求req_b
开始执行IO操作
完成处理请求req_b
完成IO操作,并send结果唤醒挂起程序继续执行
ret: io result
完成处理请求req_a
升级版本

我们在上面编写出的版本虽然req_a的编写方式很类似与同步代码,但是在main中调用req_a的时候却不能将其简单的视为普通函数,而是需要作为生成器对待。

现在,我们试图尝试修改,让req_a与main的编写都类似与同步代码。

# coding:utf-8

import time
import thread

gen = None # 全局生成器,供long_io使用 def gen_coroutine(f): def wrapper(*args, **kwargs): global gen gen = f() gen.next() return wrapper def long_io(): def fun(): print "开始执行IO操作" global gen time.sleep(5) try: print "完成IO操作,并send结果唤醒挂起程序继续执行" gen.send("io result") # 使用send返回结果并唤醒程序继续执行 except StopIteration: # 捕获生成器完成迭代,防止程序退出 pass thread.start_new_thread(fun, ()) @gen_coroutine def req_a(): print "开始处理请求req_a" ret = yield long_io() print "ret: %s" % ret print "完成处理请求req_a" def req_b(): print "开始处理请求req_b" time.sleep(2) print "完成处理请求req_b" def main(): req_a() req_b() while 1: pas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执行过程:

开始处理请求req_a
开始处理请求req_b
开始执行IO操作
完成处理请求req_b
完成IO操作,并send结果唤醒挂起程序继续执行
ret: io result
完成处理请求req_a
最终版本

刚刚完成的版本依然不理想,因为存在一个全局变量gen来供long_io使用。我们现在再次改写程序,消除全局变量gen。

# coding:utf-8

import time
import thread

def gen_coroutine(f): def wrapper(*args, **kwargs): gen_f = f() # gen_f为生成器req_a r = gen_f.next() # r为生成器long_io def fun(g): ret = g.next() # 执行生成器long_io try: gen_f.send(ret) # 将结果返回给req_a并使其继续执行 except StopIteration: pass thread.start_new_thread(fun, (r,)) return wrapper def long_io(): print "开始执行IO操作" time.sleep(5) print "完成IO操作,yield回操作结果" yield "io result" @gen_coroutine def req_a(): print "开始处理请求req_a" ret = yield long_io() print "ret: %s" % ret print "完成处理请求req_a" def req_b(): print "开始处理请求req_b" time.sleep(2) print "完成处理请求req_b" def main(): req_a() req_b() while 1: pass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执行过程:

开始处理请求req_a
开始处理请求req_b
开始执行IO操作
完成处理请求req_b
完成IO操作,yield回操作结果
ret: io result
完成处理请求req_a

这个最终版本就是理解Tornado异步编程原理的最简易模型,但是,Tornado实现异步的机制不是线程,而是epoll,即将异步过程交给epoll执行并进行监视回调。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实现的版本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是协程,因为两个程序的挂起与唤醒是在两个线程上实现的,而Tornado利用epoll来实现异步,程序的挂起与唤醒始终在一个线程上,由Tornado自己来调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协程。虽如此,并不妨碍我们理解Tornado异步编程的原理。

思考

  1. Tornado里的异步就是协程,这句话对吗?
  2. Tornado中出现yield就是异步,这句话对吗?
  3. 怎么理解yield将程序挂起?在Tornado中又如何理解yield挂起程序实现异步?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zjbg/p/6528586.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