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的大学学习系列文章[1]

发表时间:2006年12月11日 14时19分31秒        评论/阅读( 4/ 12)
作者:曾毅 成文时间:2004年7月

2000年9月5日我开始了大学生活,2004年7月7日我结束了4年的本科年华。时光日流水,人常说大学四年光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对于我来说这四年如此的漫长,但又如此短暂,似乎是一个结束,却又意味着一段更为令人激动的生活的开始。按照惯例,总要记些文字下来的。总结过去,给自己一个交待。展望未来,给自己一点希望。除了一个回忆的作用,我也希望这些文字能够对刚刚步入大学学习的师弟师妹们有一个参考的作用,需要提醒师弟师妹们的是,我的大学生活并非仅仅属于我自己,他可能代表了包括你在内的一些人即将的经历,人说“尽量地吸取别人的教训,因为你没有时间将世界上所有的错误都犯一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倘若在你的大学学习中能够有些许帮助,也就不枉一记了…… 文章分为若干节完成,分别记载我的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最后给出一个对初学者的建议和对我自己未来学习的期望。文字零散不成规律,还望读者海涵。

感谢母亲
仅以此回忆录献给每日在灯光下陪伴我学习的母亲
感谢您20余载的培养与呵护
直面困难,我将更加努力的进行今后的学习
 

昨天,我的大学学习[1]


一张白纸,一个彻底的初学者[大学一年级]

失落?新的抉择,新的开始
那天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让我体会了从一种梦想破灭到另外一个梦想萌生的过程……
高考成绩下来了不能接受的分数使我不得不承受一个事实。
…………

大学的学习开始了。来上学之前我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学计算机要首先学会打字。
从这一天起我必须面对这个事实,也因此立下了四年中最重要的志向:“在专业水平上努力提高自己,在理论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很平淡的愿望,但一切的一切也就是从这个不成熟的愿望中诞生……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第一学期主要的专业课程集中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和C程序设计语言之上,数学课很多。

主教课程:C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字逻辑……。我把课本谭浩强老师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的习题集上每题都挨着做下来,不会的就去问老师,然后再把做完的程序和书本上的答案对照,找差距,调整自己的思路。然后再到机器上把每个程序都调通。后来的几年学习中我们学校的同学以及学弟学妹喜欢让我给他们改程序,不是因为别人改不出来,而是因为在我给他们改程序时首先为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然后会帮助他们调整思维模式和对待具体问题的入手点,并帮助他们总结某种代表性程序时经常犯的错误。后来他们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些问题你都一看就知道,我告诉他们,首先不是因为我有多深的知识和程序设计技能,只是因为你们犯的错误在我大一时基本上犯了个遍,因为我的基础比你们差得太多,所以你们不犯的错误我都会犯,你们犯的错误我一般情况下肯定会犯,可是每个问题的解决都不会是一眼看出来的,有的是过了一个学期才会的,所以记忆就尤为深刻。到最后我把C语言的书上的每道题都写到了一个大本子上。慢慢的,随着程序设计这个基础中的基础一天天打牢,我对计算机科学的学习也不断的扩展。认识也不断的加深……


理论计算科学的学习——从数学开始

我的数学成绩平平,都是80多分,大学数学没有在90分以上的。但是我对数学的兴趣是十分浓厚的。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我几乎每天除了上课时间都在图书馆看各种各样的数学书。我们学院图书馆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以及首都图书馆拿来了很多淘汰掉的书,其实这些书远远没有失去他们的价值,其实数学书有的是越老越值钱。我看的影响最大的有这么几本,首先从最老地说起。华罗庚在数学上的造诣不用我去多说,但是对高校师生价值更大的就是他在病期间在病床上和他的爱徒王元合著的《高等数学引论这书在我们的图书馆里居然找得到,上下两册看了个遍,我的最大收获在于他将高等数学的理论完全的实例化,在生活中去找模型。后来还读过北大张筑生先生的《数学分析新讲》。 这本书重点是在让你体会科学的方法与对事物的认识方法。微积分学科与其他很多理论性学科不一样,并不是先有坚实的理论推导,后来发展起应用,经得起推敲的严格理论基础是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由后继者完成的,走的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而这就决定了一般的微积分书东一榔头西一棒棰的乱打一气,最后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微积分是一盘散沙。张先生的书立足于他在北京大学多年的讲学稿,给这个学科赋予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另外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就是科学出版社的《数学史教程数学书在大学阶段是除了计算科学的书以外看的最多的书。原因很简单,计算科学源于数学,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决世界中的问题和改变世界。“数学为精确处理是什么提供了一种方法,而计算则为精确处理怎样做提供了一个手段”。数学之于计算科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于计算机文化的学习及其地位

关于计算机文化的学习,在这门课程中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整个计算科学的发展史和计算机科学的内涵与外延。试想不了解学科领域的各个分支,又怎么可能权衡利弊,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所在呢?《计算机文化》(英文名称:New Perspective on Computer Concepts)一书给我这样的初学者带来了一个春天。殊不知这书上的理论和介绍的一些思想是一辈子都很难全部了解透彻的。也正是这本书使我奠定了极其深厚的英语基础和专业词汇基础。


大学一年级的学习态度

首先是上课的问题,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除了四年级一段时间耽误了几次课程以外,几乎没有旷过课。直至现在,我仍然认为对于刚刚步入这个领域的初学者,至少需要在大学一、二年级将主要的精力花在课程相关的学习之上。只有这样才不会偏离方向。另外一个问题是每天,每周应当花多少时间学习的问题。作为一个大学本科的学生,我认为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今后学习与工作最重要的问题。而本科的课程安排比较紧凑,不花足够的时间学习和钻研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我的作息时间比较固定,每天6点左右起床,6点半基本上就到学校了,然后便是开始看一些专业书籍或者是看英语,朗读英语材料。晚上一般是11点回宿舍,然后再继续看1-2小时的书,有的时候很忙,就需要点蜡烛看了。大家可能说对身体不好,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不付出足够的努力怎能成功呢。大学我的课余生活并不丰富多彩,因为在专业上的进步比我在任何一个领域取得的东西都要珍贵很多 。


后记

大学一年级的学习,最重要的几笔我都记载下来了,回首往事,没有这个阶段艰苦的理论初探,是不可能顺利进行随后的专业课程学习的。一些问题仍需在这里说明,如果你也是一名刚刚入学的计算机系学生,读完这篇总结,你应当想到的是在这里哪些经历对你来说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并付诸于实践,时间是宝贵的,我想我的经历能够代表大多数同龄人遇到的困难,大学四年最重要的一段时光莫过于在迷茫与失落中摸爬滚打的这个时段,时间如果不珍惜,到了后面很有可能造成的现象便是自己不知所措糊里糊涂过了四年。在后面的一篇文章中,我着重记录了我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到大学二年级下学期英语课程的学习历程和专业课程的进一步深造。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并作个总结,亦希冀能与读者取得一些共鸣……
每天进步一点点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aisy-popule/archive/2007/11/22/968192.html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