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http header

适当使用http头信息会给网站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常见的http头。

http状态:

   见HTTP 状态代码

请求头:

  • Accept: 允许哪些媒体类型。
  • Accept-Charset: 允许哪些字符集。
  • Accept-Encoding: 允许哪些编码。
  • Accept-Language: 允许哪些语言。
  • Cache-Control:  缓存策略,如no-cache,详见官方文档
  • Connection: 连接选项,例如是否允许代理。
  • Host: 请求的主机。
  • If-None-Match: 判断请求实体的Etag是否包含在If-None-Match中,如果包含,则返回304,使用缓存,见Etag。
  • If-Modified-Since: 判断修改时间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使用缓存,。 、
  • If-Match: 与If-None-Match相反。
  • If-Unmodified-Since: 与If-Modified-Since相反。
  • Referer: 表明这个请求发起的源头。
  • User-Agent: 这个大家相信应该很熟悉了,就是经常用来做浏览器检测的userAgent。

响应头:

  • Cache-Control: 缓存策略,如max-age:100,详见官方文档
  • Connection: 连接选项,例如是否允许代理。
  • Content-Encoding: 返回内容的编码,如gzip。
  • Content-Language: 返回内容的语言。
  • Content-Length: 返回内容的字节长度。
  • Content-Type: 返回内容的媒体类型,如text/html。
  • Data: 返回时间。
  • Etag: entity tag,实体标签,给每个实体生成一个单独的值,用于客户端缓存,与If-None-Match配合使用。
  • Expires: 设置缓存过期时间,Cache-Control也会相应变化。
  • Last-Modified: 最近修改时间,用于客户端缓存,与If-Modified-Since配合使用。
  • Pragma: 似乎和Cache-Control差不多,用于旧的浏览器。
  • Server: 服务器信息。
  • Vary: WEB服务器用该头部的内容告诉 Cache 服务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用本响应所返回的对象响应后续的请求。假如源WEB服务器在接到第一个请求消息时,其响应消息的头部为:Content-Encoding: gzip; Vary: Content-Encoding那么 Cache 服务器会分析后续请求消息的头部,检查其 Accept-Encoding,是否跟先前响应的 Vary 头部值一致,即是否使用相同的内容编码方法,这样就可以防止 Cache 服务器用自己 Cache 里面压缩后的实体响应给不具备解压能力的浏览器。

 可以与普遍使用的meta对比参照一下,有不少其实是一样的。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nozer0/archive/2010/02/26/1673521.html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