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入门之常用命令(8)上传下载

【什么是rz/sz (lsz/lrz)】 

简单说就是,可以很方便地用这两个sz/rz工具,实现Linux下和Windows之间的文件传输(发送和接收),速度大概为10KB/s,适合中小文件。rz/sz 通过Zmodem协议传输数据

【为什么要用rz/sz】

一般来说,linux服务器大多是通过ssh客户端来进行远程的登陆和管理的,使用ssh登陆linux主机以后,如何能够快速的和本地机器进行文件的交互呢,也就是上传和下载文件到服务器和本地;

普通Linux和Windows之间的文件共享方法,主要有建立nfs实现文件共享,和tftp之类的方法,但是都很麻烦,而如果只是小文件(几十 K,几百K),那么直接用rz/sz,就显得极其地方便了。大文件的话,还是要考虑上面说得,其他的共享方法了,毕竟,rz/sz速度只有10K左右,传大文件会累死人的。。。 

【如何使用】
与ssh有关的两个命令可以提供很方便的操作: 
sz:将选定的文件发送(send)到本地机器 
rz:运行该命令会弹出一个文件选择窗口,从本地选择文件上传到服务器(receive) 

rz,sz是便是Linux/Unix同Windows进行ZModem文件传输的命令行工具

 

 

windows端需要支持ZModem的telnet/ssh客户端(比如SecureCRT) 

运行命令rz,即是接收文件,SecureCRT就会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选好文件之后关闭对话框,文件就会上传到当前目录 

注意:单独用rz会有两个问题:上传中断、上传乱码、上传文件变化(md5不同),解决办法是上传是用rz -be,并且去掉弹出的对话框中“Upload files as ASCII”前的勾选。 
-b binary 用binary的方式上传下载,不解释字符为ascii 
-e 强制escape 所有控制字符,比如Ctrl+x,DEL等 

运行命令sz file1 file2就是发文件到windows上(保存的目录是可以配置)比ftp命令方便多了,而且服务器不用再开FTP服务了 

当然,还可以设置一下目录了: 

在SecureCRT设置一下上传和下载的默认目录 
options–>session options–>file transfer 下可以设置上传和下载的目录 
剩下的你只要在用SecureCRT登陆linux终端的时候: 
发送文件到客户端:sz filename 
zmodem接收可以自行启动. 
从客户端上传文件到linux服务端: 
只要服务端执行 : rz 
然后在 SecureCRT 里选文件发送,协议 zmodem 

 

【安装】

rpm安装:

rpm ivh lrzsz-x.rpm(去光盘里找)

yum安装:

yum install lrzsz

 

【疑难解答】

某学生遇到rz,sz 上传下载的问题

rz正常,sz无法下载文件到本地。可学生还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以然。
问题及解决过程:

[code]
[root@potatoes ~]# which sz
/usr/bin/sz
[root@potatoes ~]# ll /usr/bin/sz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4 Dec  6  2010 /usr/bin/sz -> /usr/local/lrzsz/bin/lrz
#===>这里明显看出,sz链接到sz -> /usr/local/lrzsz/bin/lrz 了。应该是 lsz
[root@potatoes ~]# rm -f /usr/bin/sz
[root@potatoes ~]# which sz
/usr/bin/which: no sz in (/usr/kerberos/sbin:/usr/kerberos/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root/bin)
[root@potatoes ~]# ll
total 52
-rw------- 1 root root   994 Dec  6  2010 anaconda-ks.cfg
-rw-r--r-- 1 root root 26403 Dec  6  2010 install.log
-rw-r--r-- 1 root root  4369 Dec  6  2010 install.log.syslog
[root@potatoes ~]# ln -s /usr/local/lrzsz/bin/lsz /usr/bin/sz
#===>修改链接sz -> /usr/local/lrzsz/bin/lsz 
[root@potatoes ~]# /usr/local/lrzsz/bin/lsz install.log
rz
正在开始 zmodem 传输。 按 Ctrl+C 取消。
正在传输 install.log...
  100%      25 KB   25 KB/s 00:00:01       0 错误
[root@potatoes ~]#ll /usr/bin/sz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4 Jun 11 08:00 /usr/bin/sz -> /usr/local/lrzsz/bin/lsz
[root@potatoes ~]# ll
total 52
-rw------- 1 root root   994 Dec  6  2010 anaconda-ks.cfg
-rw-r--r-- 1 root root 26403 Dec  6  2010 install.log
-rw-r--r-- 1 root root  4369 Dec  6  2010 install.log.syslog
[root@potatoes ~]# sz install.log
rz
正在开始 zmodem 传输。 按 Ctrl+C 取消。
正在传输 install.log...
  100%      25 KB   25 KB/s 00:00:01       0 错误
OK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house/p/5779085.html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64个常用Linux命令。格式为: ls(LiSt):目录处理命令——显示目录文件 1)语法:ls [-ald] [文件或目录] 1、-a:显示所有文件(普通文件+隐藏文件) 1)隐藏文件一般是系统文件,建议用户不要轻易操作隐藏文件 2)Linux隐藏文件的格式为:.file_name 2、-l(long):显示每个文件的详细信息(文件类型+权限/引用系数(硬链接/软链接)+所有者+所属组+文件大小[字节]+文件最后被修改的时间+文件名) 3、-lh:人性化(human)显示每个文件的详细信息——文件大小单位不只是[字节],为了方便用户,单位可以为[K]、[M]、[G]等 3、-d(directory):显示目录本身,而不显示目录中的文件 4、不加参数:表明ls操作的是当前目录 5、用户与文件的关系 1)所有者(U):创建文件的用户(只能是一个用户),但是所有者的身份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2)所属组(G):所有者的授权 3)其它人(O) 6、-rw-r--r--:(10个字符) 1)第1个字符:-(二进制文件)、d(目录)、l(软链接) 2)第1至4个字符,表示U的权限 3)第5至7个字符,表示G的权限 4)第8至10个字符,表示O的权限 5)意义:该文件的所有者有(读写权限),所属组有(读权限),其它人有(读权限) 7、操作文件的权限 1)r:读 1、对于文件:可查看文件内容(cat/tac/more/less/head/tail) 2、对于目录:可以列出目录中的内容(ls) 2)w:写 1、对于文件:可以修改文件内容(vim) 2、对于目录:可以在目录中创建、删除文件(mkdir/rm/rmdir/touch) 1)一个文件是否可以某个用户被删除,要看该用户对该文件 所在目录 是否有 w权限,而不是对该文件有 w权限 3)x:执行——最高权限 1、对于文件:可以执行文件(命令/脚本) 2、可以进入目录 4)-:表示没有该权限 8、-i:显示每个文件的 i结点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