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算法简介
基数排序是一种非比较型整数排序算法,其原理是将整数按位数切割成不同的数字,然后按每个位数分别比较。由于整数也可以表达字符串(比如名字或日期)和特定格式的浮点数,所以基数排序也不是只能使用于整数。基数排序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887年赫尔曼·何乐礼在打孔卡片制表机(Tabulation Machine)上的贡献。
2)算法描述和分析
整个算法过程描述如下:
1、将所有待比较数值(正整数)统一为同样的数位长度,数位较短的数前面补零。
2、从最低位开始,依次进行一次排序。
3、这样从最低位排序一直到最高位排序完成以后, 数列就变成一个有序序列。
基数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 O(k•n),其中n是排序元素个数,k是数字位数。
注意这不是说这个时间复杂度一定优于O(n·log(n)),因为k的大小一般会受到n的影响。 以排序n个不同整数来举例,假定这些整数以B为底,这样每位数都有B个不同的数字,k就一定不小于logB(n)。由于有B个不同的数字,所以就需要B个不同的桶,在每一轮比较的时候都需要平均n·log2(B) 次比较来把整数放到合适的桶中去,所以就有:k 大于或等于 logB(n)
每一轮(平均)需要 n·log2(B) 次比较
所以,基数排序的平均时间T就是:
T ≥ logB(n)·n·log2(B) = log2(n)·logB(2)·n·log2(B) = log2(n)·n·logB(2)·log2(B) = n·log2(n)
所以和比较排序相似,基数排序需要的比较次数:T ≥ n·log2(n)。 故其时间复杂度为 Ω(n·log2(n)) = Ω(n·log n) 。
3)算法图解、flash演示、视频演示
图解:
Flash:
可参见http://ds.fzu.edu.cn/fine/resources/FlashContent.asp?id=91中的flash过程
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foUHC-tgi0
4)算法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radixSort(int data[]) {
int temp[10][10] = {0};
int order[10] = {0};
int n = 1;
while(n <= 10) {
int i;
for(i = 0; i < 10; i++) {
int lsd = ((data[i] / n) % 10);
temp[lsd][order[lsd]] = data[i];
order[lsd]++;
}
// 重新排列
int k = 0;
for(i = 0; i < 10; i++) {
if(order[i] != 0) {
int j;
for(j = 0; j < order[i]; j++, k++) {
data[k] = temp[i][j];
}
}
order[i] = 0;
}
n *= 10;
}
}
int main(void) {
int data[10] = {73, 22, 93, 43, 55, 14, 28, 65, 39, 81};
printf("\n排序前: ");
int i;
for(i = 0; i < 10; i++)
printf("%d ", data[i]);
putchar('\n');
radixSort(data);
printf("\n排序後: ");
for(i = 0; i < 10; i++)
printf("%d ", data[i]);
return 0;
}
5)考察点、重点和频度分析
计数排序在处理密集整数排序的问题的时候非常有限,尤其是有时候题目对空间并不做太大限制,那使用计数排序能够达到O(n)的时间复杂度,远快于所有基于比较的其他排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