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np.argmax(np.bincount())
看一个例子
array = [0,1,2,2,3,4,4,4,5,6] print(np.bincount(array)) print(np.argmax(np.bincount(array))) #[1 1 2 1 3 1 1] #4
这里用到了两个函数,np.argmax和np.bincount,第一个很常见,就是返回数组中最大值对应的下标,np.bincount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理解:首先找到数组最大值max,然后返回0~max的各个数字出现的次数,在上例中,0出现了1次,1出现了1次,2出现了2次...以此类推。
为什么这两个函数合起来可以找到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呢?因为np.bincount返回的数组中的下标对应的就是原数组的元素值,如上例中np.argmax找到np.bincount返回的数组中的最大值3(原数组中4出现了3次),其对应的下标4正是原数组中的元素4,如此就可以找到数组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缺陷,即bincount只能统计0~max出现的次数,所以这种方法仅适用于非负数组
方法2-Counter().most_common(1)[0][0]
看一个例子
from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