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应该如何为一份程序员工作写出优秀的简历?

看到这个标题进来看的同学,80%在内心的潜意识里,会直接把标题中的逻辑向前推导一步,把写出优秀的简历这个目标变成获得好工作,高薪的工作,知名企业的工作。有这种想法的同学请反省一下,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应该有更清晰严谨的逻辑。

曾经在十几年前刚毕业的时候,写过那种只要看5秒钟就可以被扔掉的简历;曾经应聘过大小国企,大小外企,当然也曾经在跨国外企作为技术人员筛选简历,面试程序员,每一段经历都会给我不同的感受。之后,因为工作的原因,有更多的机会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一份优秀的简历?怎样才能写出一份优秀的简历?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

如果你用简历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你一定会看到很多秘笈,经验,技巧等等,一些来自于伪HR(打着HR分享的其实很少来自于真正的HR),另一部分来自于知名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因为一般程序员类技术人员招聘的决定权是来自于技术部门的负责人或资深技术人员,HR在这里大多负责外围审核)。

那些来自HR的经验一般来说都涉及那些诡异的细节,而技术负责人的一些陈述,在我看来,一部分人会带有较多的个人喜好色彩,更多的人会从组织招聘的角度给出观点,比较少的会直接给出问题的实质。

其实我认为问题的实质就几个字,但在我说出这这几个字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就两个问题做更多的讨论。

1. 你为什么要应聘这个程序员的职位?喜欢高工资?知名企业的背景?职业发展道路?

2. 从内心来说,你是否喜欢程序员的工作,仅仅是份工作,还是这就是你喜欢的生活?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职业生涯规划,相对十几年前我刚毕业的时候,现在的应届生对此肯定有更多的理解,毕竟时代的进步以及信息获取的便捷都让大家或多或少的对职业生涯的概念有更多关注。

对职业生涯有更多考虑的人,相当于看的更远,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这个词被某某功给糟蹋了,我现在一用这个词就有条件反射)上来看待你今天做事的目的。你站在不同的高度,看的是否长远,就决定了你当前的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又会对你未来的路有所左右。对于刚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的学生来说,可能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就是,你读完大学后,会挑战你中学老师的价值观,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当年被认为重要的东西,其实不那么重要,而有些当年被忽视的东西,其实很重要。

我还记得前些年,和一个同事聊天(他从山东考入清华电子工程系,读完本科硕士后直接进入顶尖跨国公司做R&D)。我们聊到孩子的教育,他说,他数了一下他的同学,最有出息的是他的一个小学同学,相对最没出息的是他研究生同学,让孩子玩命学课本上的东西,挤入清华,读完硕士又能怎么样呢?最后还不是在xxx做程序员,重复他爹的老路。当然,在这个语境下,我们是按照挣钱的多少来作为评价标准的。这个例子可能有些偏激,可以当作一个joke,但请相信我,看到这篇文章的一些人,今天拿到了顶尖公司程序员offer,过几年,十几年,他们也会如此吐槽。

有跨国公司工作经验的人往往可以发现,著名公司在北美,欧洲的员工,程序员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很多人50多岁还在写代码。虽然这个和当地人力资源的丰富与否有关系(没有那么多年轻人来干这个),但其实和人的心态,价值观也是很有关系的。

两个工作摆在你面前,一个是google的搜索算法工程师,另一个是某不知名初创网站一把抓什么都要干的软件工程师职位。前者月薪20k,后者月薪8k,前面的就一定比后面好吗?就因为是google,月薪20k,然后熬夜复习算法,上网搜索面经,笔经,尽一切努力也要挤进去吗?你真的能够忍受多年如一日天天设计实现算法吗?传说中top coder上最牛的程序员Petr Mitrichev(任职于google搜索引擎部门),会在周末花费90分钟参加top coder编程比赛,他说“你可以选择看个电视节目,也可以选择输入(编程比赛)”。所以你知道,有些人就是为这个而生的。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这真的是你的菜吗?

你算法不行,只能捣鼓那些简单的东西,但也许你可以成为戴志康。

在毕业这个时刻,和你的同学一起面临着选择的时候,很多人会从众。大家的标准似乎出奇的统一,似乎又成为了一次高考。但过了10年20年,再翻回去看的时候,还是这么回事吗?

如果你理解了这一点,你的价值观中不再仅仅以公司,月薪为衡量标准的时候,再回来看看应聘这件事,剩下的只是技术问题。这也是这篇文章后面要讨论的问题。

 

简而言之,优秀的简历就是能够做有效沟通的简历。看到这里,估计有人要吐槽了(费劲看到这里,就说了这么个不痛不痒的废话@^&%(&*)。

 

在我们探讨简历内容之前,我们需要对一些情况特殊说明,在一些公司,简历的初步筛选工作是由没有技术背景的HR来进行的,那么这种情况,如果这个职位适合你,那么你的第一要务是让HR能够把你的简历pass给有技术背景的招聘人员,也就是通过初筛。

这种情况下,一般HR会得到大量的简历,那么情况就是,她们的任务就是从可能多至1000份简历中选出100份。

1. 她们可能会只看前200份(抱歉,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我当年选简历的时候也这么做过,因为实在太多了)

2. 因为大多是文科生出身,因此她们身上的感性因素以及她们对于技术的无知,会让她们关心某些细节(这些怪异的细节请自行搜索)

3. 她们可能会用程序搜索关键词,来快速寻找合适的人选。N多HR用的简历管理软件都被要求提供这个功能(抱歉,有点残酷,但似乎有投机的可能性 ;-) )

4. 大多数情况,人们都会注意与众不同的人,在这个阶段获得关注就很重要,让自己的简历被读过5秒钟后获得一个与众不同的印象有时候还是必要的,但不能明显的哗众取宠。鉴于多数HR都是女性,这点和相亲有点类似,和MM见面一分钟内让她觉得你这个人有点特别,你可能就成功了第一步。

鉴于你要和一个与你没有什么真正共同语言的人做一次沟通,其实就像对你的老奶奶讲计算机怎么用,我个人认为,在这个阶段,是整个求职过程中,唯一有可能需要不择手段的地方。(没办法,竞争太激烈,你不喊一嗓子,别人就当你是个木头)

 

当你真正的趟过了HR这条河,或者说你的简历被直接拿给有技术背景的招聘人员时,那么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让他通过简历能够真正的了解你!而不要做假,迎合,唯一需要注意的技巧其实就是通过简历清晰有效的让他理解你做过的事情。

清晰有效的前提是真实,不要作假,不要包装,对于一个严肃的机构来说,你很难通过所谓的包装技巧蒙混过关,即使你通过一些手段最终得到了某个职位,相信我,其实对于你的职业生涯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实际上,一般来说,招聘主要考虑的是三个方面,技术能力,学习潜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不同的公司或许会有侧重,简历就是要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在招聘者内心构建一个真实的形象。

1.  写多还是写少?

我曾经和不少资深的技术经理探讨,应聘的程序员如何描述经历过的项目,是他们喜欢接受的形式?其中很多人告诉我说,简洁一点,别写太多。事实上,你也经常能够在很多简历攻略里面看到,让你只写一页的简历就够了,多了没人看。

同时,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招聘人员宣称应聘的程序员最好提供Github的帐号链接,博客链接,社交网络链接。

这不是精神分裂吗?一边多两行都不愿意看,另一边恨不得扒出你写过的每一行代码!

其实,这不矛盾,他们在说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时候,你只看到了表面,没有看到他们的真正诉求。嘴上说的并不一定都是真正的诉求,很多时候诉求是隐形的(销售培训的课程会很强调这个)。

其实这些人的诉求是:“你的简历最好一分钟内让我大概知道你干了什么,如果和我的要求完全不符,别浪费我的时间看你的狗屎作文;但如果我找到了某些我希望看到的东西,我不介意花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更深入的了解你干了什么,怎么干的,是否和我想要的一样!”

所以这个问题就是,你的陈述结构要可收可放。摘要要精炼,但要包含足够的信息量;引证要丰富,让人有充分了解你的可能。(有点像elevator pitch,不懂什么意思的同学可以google)

2. 用大家都听的懂的话(common language)

写项目经历不是写小说,你不需要创造信息传递的方法,你只需要遵守大家都看得懂的规则就可以。这就好比你在描述你昨天在街上看到的一个人,首先是男人还是女人,高还是矮,胖还是瘦,是否戴眼睛,头发什么颜色,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这些说完了,大家脑子里印象就出来了。描述项目也是一样,用形容词说车轱辘话当小说写是没有意义的,绝大多数招聘人员看完第一个项目当小说写,就直接把简历扔掉,都不会看第二段。

common language实际是很重要的一点,这个决定了你有没有可能在简短的描述中提供足够的信息量。

在简历中被很多招聘人士所吐槽的一个词“精通”,就属于写小说的形容词。相信我,在简历中写到这个词,99%不会有好结果,一方面是这个词本身被过度滥用了,另一方面你要明白一个人性的心理,聘用你的人一般来说在技术方面要比你资深,他自己混了多年也没敢说他精通某些东西,突然有个毛头小子站在面前,张嘴就精通这个精通那个,你说,他能有什么心理反应?多数人从内心不能容忍即比自己年轻又比自己能干,就好比人们总是怀疑美女的成功不是正常的逻辑,要么有成功的爹,要么有成功的干爹。

所以,即使你真的精通,你也一定要低调一点,你要懂得如何低调的炫耀,而不是傻乎乎的和白痴们一起用那两个字。据说最低调精炼的简历描述是“某人某年在贝尔实验室和某人发明了C语言。”

前几天微软校招官方微博发帖子,招聘实习生。提到申请者需说明写过多少行代码。在微博上引起不小的讨论。一方认为,只统计代码行数有用吗?一行和一行一样吗?还有注释呢!另一方认为,代码行数是有相当的参考价值的。(关于争论双方的各种论据可以去微博看,我在这里不赘述)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与后一方的观点,我觉得这个有用。这是一个对你过去项目的评价的指标,当然这不是唯一指标。事实上,任何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都不可能只看一个基本指标。但指标越多,信息就越全面,别人就越有可能对你做过的项目有直观真实的了解。学过软件工程的人可能会对这个容易理解。

代码行数仅仅是一个点,实际上,你可以提供给他的点很多,从项目的参与情况(独自完成?和他人一起?周期有多长?占用了你多少effort?你完成了所有模块?编码加测试?交付?支持维护?)到系统的构成(系统架构?所用的语言?使用的工具?测试方案?需求管理,代码管理以及Bug管理策略?文档?)以及项目过程中实施的经过(是否有大的技术调整?技术难点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法...)这些内容会大大充实你的简历信息量,而我向你保证,绝大多数有技术背景的招聘经理愿意看这些东西。这些内容的呈现方法可以很灵活,例如,系统框架可能用一张图片来说明更理想,一目了然。

3. 展示你的潜力

我以前写过的简历里面,会有这些词: creative thinking, fast learning capability... 但其实你知道这个是给HR看的,她们在招聘要求里面写我们需要这个,那我就会写我有这个(我前面说过,对于一个技术工作来说,HR没有能力判断这些,所以她们能做的就是匹配字符串)。但对于有技术背景的人来说,他们不喜欢看这个,他们要从你过去的经历中寻找,要经过自己的归纳推理得出结论。

因此,你对经历项目的描述,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展示你的潜力。也许你坦诚在某个项目中,你并没有很深入的研究jQuery,只是因为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几个插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你的学习能力,也就是你未来工作的潜力。从心理学上来说,如果看你简历的那个人,他当年学jQuery的时间比你长,效率没你高,虽然他现在是jQuery专家,但多数情况他会因此给你加分。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你什么都会,什么都熟是不可能的,企业的情况也千差万别,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对于那些更看重潜力的公司来说,认可你的潜力更重要。。当然让这些老鸟们认可你,要拿出事实来,光喊口号说"我能"不管用。

 

4. 团队协作能力

不是每个招聘的职位,但有相当多的招聘会要求团队协作能力。同样,不要用形容词,只要项目描述的得当,就会给人直观的反映。其实,很多人的职业生涯不会一直固定在程序员上,你可能有相当多的可能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调整岗位角色。从项目经理,到产品经理,技术支持甚至市场,销售...

 

让我贴一段某位资深面试官(段念-段文涛)的blog文章 应届生应该如何为一份程序员工作写出优秀的简历?作为结束的段落:

 

"没有什么比在一堆简历中发现闪闪发亮的一份,或是在面试中找到一颗闪光的星星更让我欢欣鼓舞,这样的时刻,我大抵都会两眼放光,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那种感觉和相亲成功大概有共同之处吧(我没经历过相亲,以上纯属想象)。

昨天上午的一大堆简历中,有一位同学的简历并不长,我也不记得他的简历上写的究竟是“精通”还是“熟悉”,抑或是其他的动词,我只记得他在他的项目中那些有趣的见解,以及我在他提供给他的github上流连了半小时。他的代码,他对技术的热情,他每一次对代码的修改和增补,在我的眼前把他生动的描绘了出来。

什么?你问我他的简历有多长,是什么格式,有多少个“精通”,有几个项目?抱歉,我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我只记得,在给HR的进入下一轮的名单中,他的名字在第一个。"

 

你看,其实那些有技术背景的面试官也不是机器,他们也是人,也有感性的一面。在这段文字中我看到的对应聘者的夸奖只有两个形容词:“有趣” 和 “热情”。这就是有效的沟通!这位同学的简历实现了这个目标,因此,它是优秀的!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tomistom/archive/2012/11/22/2782208.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