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第二版)唐朔飞编著(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qingl)...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编著(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qingl)

第一章

 

1.2. 如何理解计算机的层次结构?

答:

虚拟机器M4(高级语言机器):用编译程序翻译成汇编语言程序。

虚拟机器M3(汇编语言机器):用汇编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

虚拟机器M2(操作系统机器):用机器语言解释操作系统。

传统机器M1(机器语言机器):用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

微程序机器M0(微指令系统):由硬件直接执行微指令。

 

1.5.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答:

l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l   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访问;

l   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

l   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l   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

l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诺依曼机)。

 

1.6. 画出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说明各部件的作用及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答:

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如下:

 

 

     各部件的作用如下:

     控制器: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运算结果。

     运算器: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时存在运算器内。

     存储器:存放数据和程序。

     输入设备: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换为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形式。

     输出设备:将机器运算结果转换为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

   存储容量:指能存储信息的最大容量,通常以字节数来衡量。一般包含主存容量和辅存容量。

   运算速度:现普遍采用单位时间内执行指令的平均条数来衡量。

 

 

1.8. 解释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

CPU、PC、IR、CU、ALU、ACC、MQ、X、MAR、MDR、I/O、MIPS、CPI、FLOPS

答: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机(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PC:Program Counter,程序计数器,其功能是存放当前欲执行指令的地址,并可自动计数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寄存器,其功能是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

 

CU:Control Unit,控制单元(部件),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产生微操作命令序列。

 

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算术逻辑运算单元,为运算器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ACC:Accumulator,累加器,是运算器中既能存放运算前的操作数,又能存放运算结果的寄存器。

 

MQ:Multiplier-Quotient Register,乘商寄存器,乘法运算时存放乘数、除法时存放商的寄存器。

 

X:在此表示操作数寄存器,即运算器中工作寄存器之一,用来存放操作数;

 

MAR:Memory Address Registe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在主存中用来存放欲访问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MDR:Memory Data Register,存储器数据缓冲寄存器,在主存中用来存放从某单元读出、或要写入某存储单元的数据。

 

I/O:Input/Output Equipment,输入/输出设备,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总称,用于计算机内部和外界信息的转换与传送。

 

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数,为计算机运算速度指标的一种计量单位。

 

CPI:Cycle Per Instruction,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

 

FLOPS:Floating Point Operation Per Second,浮点运算次数每秒。

 

1.10. 指令和数据都存于存储器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

答:

计算机区分指令和数据有以下2种方法:

l   通过不同的时间段来区分指令和数据,即在取指令阶段(或取指微程序)取出的为指令,在执行指令阶段(或相应微程序)取出的即为数据。

l   通过地址来源区分,由PC提供存储单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指令,由指令地址码部分提供存储单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操作数。

 

 

第三章

 

3.1. 什么是总线?总线传输有何特点?为了减轻总线负载,总线上的部件应具备什么特点?

答:

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特点是: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而多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上接收相同的信息。

为了减轻总线负载,总线上的部件应通过三态驱动缓冲电路与总线连通。

 

3.4. 为什么要设置总线判优控制?常见的集中式总线控制有几种?各有何特点?哪种方式响应时间最快?哪种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

答:

总线判优控制解决多个部件同时申请总线时的使用权分配问题;

常见的集中式总线控制有三种:链式查询、计数器定时查询、独立请求方式;

链式查询:连线简单,易于扩充,对电路故障最敏感;

计数器定时查询:优先级设置较灵活,对故障不敏感,但增加了控制线数,控制也较复杂;

独立请求方式:响应速度快,优先次序控制灵活,但控制线数量多,总线控制复杂。

 

3.6. 试比较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答:

同步通信:由统一时钟控制数据传送,控制方式简单,灵活性差,当系统中各部件工作速度差异较大时,总线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一般用于总线长度较短,各部件存取时间比较一致的场合。

异步通信:不由统一时钟控制数据传送,部件间采用应答方式进行联系,控制方式较同步复杂,灵活性高,适合在系统中各部件工作速度差异较大时采用。

 

3.8. 为什么说半同步通信同时保留了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的特点?

答:

半同步通信既能像同步通信那样由统一时钟控制,又能像异步通信那样允许传输时间不一致,因而工作效率也介于两者之间。

 

3.9. 分离式通讯有何特点,主要用于什么系统?

答:

特点:

(1)各模块欲占用总线使用权都必须提出申请;

(2)在得到总线使用权后,主模块在先定的时间内向对方传送信息,采用同步方式传送,不再等待对方的回答信号;

(3)各模块在准备数据的过程中都不占用总线,使总线可接受其它模块的请求;

(4)总线被占用时都在做有效工作,不存在空闲等待时间,充分利用了总线的占用,从而实现了总线在多个主、从模块间进行信息交叉重叠并行传送。

分离式通讯主要用于大型计算机系统。

 

3.10. 什么是总线标准?为什么要设置总线标准?你知道目前流行的总线标准有哪些?什么叫plug and play?哪些总线有这一特点?

答:

总线标准:系统与各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一个互联的标准界面。

主要为了解决不同厂家各类模块化产品的兼容问题;

目前流行的总线标准有:ISA、EISA、PCI等;

plug and play:即插即用,USB、PCI等具有此功能。

 

3.13. 什么是总线的数据传输速率,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即总线带宽,指单位时间内总线上传输数据的位数,通常用每秒传输信息的字节数来衡量。

它与总线宽度和总线频率有关,总线宽度越宽,频率越快,数据传输率越高。

 

 

第四章

 

4.3.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分这些层次?计算机如何管理这些层次?

答: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 缓存-主存 和 主存-辅存 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缓存-主存 层次主要解决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主存-辅存 层次主要解决存储系统的容量问题。

综合上述两个存储层次的作用,从整个存储系统来看,就达到了速度快、容量大、位价低的优化效果。

主存与缓存之间的信息调度功能全部由硬件和操作系统自动完成。而主存与辅存层次的调度目前广泛采用虚拟存储技术实现。

 

4.4. 说明存取周期和存取时间的区别。

答:

存取周期:存储器进行连续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所需的最小间隔时间。

存取时间: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需的全部时间。

通常存储周期大于存取时间。

 

4.9. 什么叫刷新?为什么要刷新?说明刷新有几种方法。

答:

刷新:对动态RAM定期进行的信息全部重写过程;

刷新原因:某些存储单元长期得不到访问,其存储单元内的原信息会慢慢消失;

常用的刷新方法有三种:集中刷新、分散刷新、异步刷新。

集中刷新:在规定的一个刷新周期内,对全部存储单元集中一段时间逐行进行刷新,存在CPU访存“死区”。

分散刷新:对每行存储单元的刷新分散到每个存取周期内完成。

异步刷新: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它既可缩短“死时间”,又充分利用最大刷新间隔为2 ms的特点。

 

4.25. 什么是“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存储系统中哪一级采用了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答:

CPU从主存取指令或取数据,在一定时间内,只是对主存局部地址区域的访问。

存储系统中 缓存-主存 层次和 主存-辅存 层次均采用了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4.33.简要说明提高访存速度可采取的措施。

答:

(1)采用高速元件。例如采用高性能存储芯片。

(2)采用层次结构。

(3)调整主存结构。如采用单体多字系统或采用多体并行系统。

 

 

第五章

 

5.1.  I/O设备有哪些编址方式?各有何特点?

答:

统一编址:占用了存储空间,减少了主存容量,但无须专用的I/O指令

不统一编址:又叫独立编址,不占用存储空间,故不影响主存容量,但需设I/O专用指令。

 

5.10. 什么是I/O接口,与端口有何区别?为什么要设置I/O接口?I/O接口如何分类?

答:

I/O接口通常是指主机与I/O设备之间设置的一个硬件电路及其相应的软件控制,而端口是指接口电路中的一些寄存器。

设置I/O接口的理由:

1)通过接口可实现I/O设备的选择

2)。。。。可实现数据缓冲

3)。。。。可实现数据串 - 并格式的转换

4)。。。。可传送命令

5)通过接口可监视设备的工作状态

按数据传送方式分类: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

按功能选择的灵活性分类:可编程接口和不可编程接口。

按通用性分类:通用接口和专用接口。

按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分类:程序型接口和DMA型接口。

 

5.11简述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组成

答:

功能:

1)  选址功能

2)  传送命令的功能

3)  传送数据的功能

4)  反映I/O设备工作状态的功能

I/O接口的基本组成包括命令寄存器、命令译码器、数据缓冲寄存器、状态标志触发器和屏蔽触发器等。

 

5.14. 在什么条件下,I/O设备可以向CPU提出中断请求?

答:

若I/O设备未被屏蔽(MASK=0),且当I/O设备工作已完成时(D=1),则中断查询信号将INTR置“1”,表示I/O设备向CPU发出中断请求,该信号可送至排队器进行优先级判断。

 

5.16. 在什么条件和什么时间,CPU可以响应I/O的中断请求?

答:

当允许中断触发器EINT=1,且至少有一个中断请求被查到,则在一条指令执行完时,响应中断。

 

 5.35. 试从5个方面比较程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的区别。

答:

1)  数据传送:程序中断方式靠程序传送,DMA方式靠硬件传送。

2)  CPU响应时间:程序中断方式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时响应,而DMA方式可在指令周期内的任一存取周期结束时响应。

3)  程序中断方式有处理异常事件的能力,DMA方式则没有。

4)  程序中断方式需要中断现行程序,故需要保护现场;DMA方式不中断现行程序,无须保护现场。

5)  DMA的优先级比程序中断方式的优先级高。

 

 

第六章

 

6.5. 已知[x],求[x]和x。

     [x1]= 1.1100;  [x2]= 1.1001;  [x3]= 0.1110;   [x4]= 1.0000;

     [x5]= 1,0101;  [x6]= 1,1100;  [x7]= 0,0111;   [x8]= 1,0000;

解:

[x]与[x]、x的对应关系如下:

[x]

1.1100

1.1001

0.1110

1.0000

1,0101

1,1100

0,0111

1,0000

[x]

1.0100

1.0111

0.1110

1,1011

1,0100

0,0111

x

-0.0100

-0.0111

0.1110

-1

-1011

-100

0,0111

-10000

 

6.10. 在整数定点机中,设机器数采用1位符号位,写出±0的原码、补码、反码和移码,得出什么结论?

解:

0的机器数形式如下:(假定机器数共8位,含1位符号位在内)

真值

原码

补码

反码

移码

+0

0 000 0000

0 000 0000

0 000 0000

1 000 0000

-0

1 000 0000

0 000 0000

1 111 1111

1 000 0000

结论:0的原码和反码分别有+0和-0两种形式,补码和移码只有一种形式,且补码和移码数值位相同,符号位相反。

 

6.15. 什么是机器零?若要求全0表示机器零,浮点数的阶码和尾数应采取什么机器数形式?    

答:

机器零指机器数所表示的零的形式。

它与真值零的区别是:机器零在数轴上表示为“0”点及其附近的一段区域,即在计算机中小到机器数的精度达不到的数均视为“机器零”,而真零对应数轴上的一点(0点)。若要求用“全0”表示浮点机器零,则浮点数的阶码应用移码、尾数用补码表示。

 

 

第七章

 

7.21比较RISC和CISC

答:

与CISC机相比,RISC机的主要优点如下:

1)  充分利用VLSI芯片的面积

2)  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

3)  便于设计,可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4)  有效支持高级语言程序

5)  简化了指令系统,指令数量少,但较难以兼容老机器

 

 

第八章

 

8.9 当遇到什么情况时流水线将受阻?举例说明。

答:

流水线受阻一般有三种情况:结构相关、数据相关和控制相关。

1)  结构相关是 多条指令进入流水线后, 硬件资源满足不了指令重叠执行的要求时产生的。

2)  数据相关是 指令在流水线中重叠执行时,当后继指令需要用到前面指令的执行结果时发生的。

3)  控制相关是 当流水线遇到分支指令和其他改变PC值得指令时引起的。

 

 

第九章

 

9.3. 什么是指令周期、机器周期和时钟周期?三者有何关系?

答:

指令周期:CPU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

机器周期:以访问一次存储器的时间定为基准时间,这个基准时间就是机器周期。

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脉冲的倒数。

指令周期通常用若干个机器周期表示,而机器周期又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

 

9.9. 试比较同步控制、异步控制和联合控制的区别。

答:

同步控制:任何一条指令或指令中任何一个微操作的执行都是事先确定的,并且都受统一基准时标的时序信号控制。

异步控制:不存在基准时标信号,没有固定的周期节拍和严格的时钟同步。

联合控制:同步控制和异步控制相结合就是联合控制方式。这种方式对各种不同指令的微操作实行大部分统一、小部分区别对待的方法。

 

 

第十章

 

10.10. 微指令的操作控制有几种编码方式?各有何特点?哪一种控制速度最快?

答:

1)直接编码方式:含义清晰、速度快,但控存容量极大。

2)字段直接编码方式:缩短了微指令的长度,但执行速度稍慢。

3)字段间接编码方式:进一步缩短了微指令字长,但削弱了并行控制能力。

4)混合编码:直接编码和字段编码的混合。

5)其他。。

 

10.17. 解释机器指令、微指令、微程序、毫微指令和毫微程序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答:

机器指令:由“0”,“1”代码组成,能被机器直接运行。

微指令:用来解释机器指令。

微程序:微指令的有序集合。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由一段微程序来实现。

毫微指令:用来解释微指令的。

毫微程序:用来解释微程序的。毫微程序由毫微指令组成。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qingl/p/9127105.html

  • 3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