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9)装配流程图

本章目的:作为结构工程师,学会制作装配流程图。

 

1.前言

装配流程图在本博文中的作用很大,所以提前在基础篇中讲解。

不要简单把装配流程图的工作丢锅给工艺工程师,因为装配的流程是由结构设计师/机械设计师所决定的。

 

2.装配流程相关规定

2.1 初始过程流程图(preliminary process flow chart) --APQP

—应使用过程流程图描述预期的制造过程图;

—流程图的制订依据:初始材料流程图和产品/过程的设想;

—过程流程图是为了描述和编制进行的或有关的工作活动的一种直观方法,它为策划、开发活动和制造过程提供交流和分析的工具; 

—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应在过程流程图中反应减少缺陷和提高效率的质量目标,对涉及的控制及资源予以说明。应将列入控制计划中的

产品/过程特殊特性作适当的安排。

—过程流程图用于识别改进。

 

2.2 过程流程图(process flow chart ) --APQP

—在初始过程流程图基础上,完成过程流程图;

—过程流程图用来分析制造、装配的全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的变差原因,它用来强调变差原因对过程的影响;

—过程流程图有助于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而不是只分析过程中的个别步骤;

—过程流程图有助于在进行PFMEA和制订控制计划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中。

—使用附录A-6检查表。

 

2.3 装配层级定义原则-- GB T 26099.3-2010

每一个装配模型对应着产品总装过程中的一个装配环节。根据实际情况,每个装配环节又可分解为多个工序。在分解工序和工步过程中应遵循DFA原则:

a)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合理划分装配工序,对于小批量生产,为了简化生产的计划管理工作,可将多工序适当集中;

b)根据现有设备情况、人员情况进行装配工序的编排。对于大批量生产,即可工序集中,亦可将工序分散形成流水线装配;

c)根据产品装配特点,确定装配工序,例如,对于重型机械装备的大型零组件装配,为了减少工件装卸和运输的劳动量,工序应适当集中,对于刚性差且精度高的精密零件装配,工序宜适当分散。

 

2.4 产品、部件装配图内容--JB5054

产品、部件装配图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或部件结构及装配位置的图形;

b) 主要装配尺寸和配合代号;

c) 装配时需要加工的尺寸、极限偏差、表面粗糙度等;

d) 产品或部件的外形尺寸、连接尺寸及技术要求等;

e) 组成产品或部件的明细栏(有明细栏时可省略)。

 

3.装配流程图样式(结构制作)

3.1总体样式

 

3.2 节点样式

这个装配流程图样式只是结构工程师制作的装配流程图,用于体现装配的顺序与零部件装配关系。

而装配工艺工程师制作的装配流程图需要追加--来料--等步骤,具体请看APQP等规定。

 

4.装配流程图作用

4.1 BOM表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简称BOM)是MRP的重要文件,几乎所有的管理部门都要用到它。其是详细记录一个项目所用到的所有下阶材料及相关属性,亦即,母件与所有子件的从属关系、单位用量及其他属性.在有些系统称为材料表或配方料表。在ERP系统要正确地计算出物料需求数量和时间,必须有一个准确而完整的产品结构表,来反映生产产品与其组件的数量和从属关系。在所有数据中,物料清单的影响面最大,对它的准确性要求也相当高。
   它包括的信息有:物料的结构层次、物料编号、物料名称、规格、计量单位、数量成品率、来源类型(自制/外购/外加工)、提前期(累计提前期)此外还标注有效期(生效期/失效期)。物料清单文件列表是有层次结构的,它显示每完成一单位产成品所需下一层次的各细项数量(各组件和构件数量)。

BOM的层次结构,就是依据装配流程来的。所以不理解装配顺序,连最基本的产品的BOM表都不能制作。

 

4.2 3d图纸和2d工程图纸

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都详细规定了装配层级的对图纸的约束。(可以见上述的规定小结)

也就是说,3d图纸、2d工程图纸,其装配图,都是必须依据装配流程绘制的。

 

4.2 DFA

DFA是本博文的一个大章节,面向装配的设计检查表的对象是整个产品的每一个装配工序!

所以实施DFA检查之前,要了解产品所有的装配过程,即明确装配流程图。

 

4.3 QFD及DFMEA

在后续实施的可靠性设计中,QFD及DFMEA必须依靠BOM表,也就是必须要依靠装配流程图。

详细内容可见本博文的后续章节。

 

4.4 DFM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产品设计对装配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一个零件上锁很多特征只是为了装配方便而存在的,如导入特征和防错等。

而这些特征需要依据对应的工艺制造出来,当然也为制造和DFM带来了负担。

 

4.5 理由小结

基于以上的理由,结构工程师必须会做对应的装配流程图。至少需要结构方面的装配流程图,如样式所示。

 

5.流程图制造软件推荐

软件名称:亿图图示。

作者用过,一款非常适合做流程图的软件。至少要比excel和PPT要来的方便不少。

 

6.装配流程图的制作学习

6.1 学习DFA章节

明确了DFA章节内容后,就会理解:一个产品,出于防错等方面的考虑,一般只有一种装配流程。那么,依据这条原理,就可以合理分析各个产品的装配流程了。

 

6.2 学习竞品分析章节

通常来说,装配流程图的制作首先是用于竞品的分析。竞品的分析,可以让工程师有效把握现有产品的制造和装配的能力。对新产品的设计有很多指导性帮助。

在竞品分析中,依据防错、导入、定位等装配特征,可以反推出一个产品的装配流程,进而制作该产品的装配流程图。

 

6.3 新产品的装配流程图制作

在新产品的DFA分析完毕后,就可以制作对应的结构方面的装配流程图。并可以提交给工艺工程师,对正式的装配过程流程图帮助很多,也有利于沟通交流和项目的推进。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jc9915/p/9240969.html

数据集介绍:多品类农业目标检测数据集 数据集名称:多品类农业目标检测数据集 图片数量: - 训练集:11,911张图片 - 验证集:422张图片 - 测试集:124张图片 - 总计:12,457张高质量图片 分类类别: 涵盖51个农业相关类别,包括水果(苹果、香蕉、芒果、葡萄)、蔬菜(卷心菜、黄瓜、茄子、菠菜)、坚果(杏仁、腰果、榛子、核桃)、调味作物(辣椒、生姜、大蒜)及肉类(牛肉、鸡肉、猪肉)等,完整覆盖农业生产链关键品类。 标注格式: YOLO格式,包含标准化边界框坐标及类别标签,可直接用于目标检测模型训练。 1. 农业自动化分拣系统 支持开发AI驱动的分拣机器人,精准识别水果成熟度、坚果品类及蔬菜质量,提升加工效率。 1. 智能农场监测 用于无人机或摄像头系统,实时检测作物生长状态、病虫害区域及成熟作物分布。 1. 食品加工质量控制 集成至生产线视觉系统,自动检测原料种类(如肉类分类、坚果筛选),确保加工合规性。 1. 农业科研与教育 为农业院校提供多品类检测基准数据,支持算法研究及教学案例开发。 全链路覆盖 从田间作物(甜玉米、土豆)到加工原料(肉类、坚果),覆盖农业生产-加工全流程检测需求。 标注专业性 YOLO标注经多轮校验,边界框紧密贴合目标,支持复杂场景下的密集目标检测(如混合坚果分拣)。 场景多样性 包含自然光照、阴影遮挡、多角度拍摄等真实农业环境数据,强化模型鲁棒性。 高扩展性 兼容YOLOv5/v7/v8等主流框架,支持快速迁移至分类、计数等衍生任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