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必定为自己的理想背水一战。 不是为了利益,为了赌口气,为了心中的那个梦…… 商业出身的人往往带有一种执着,雷军就是属于这样的一个。 小米手机从开始的宣传到最后的落地开花,让我开始由衷的对一个时代的理想及现实的差距不断缩小而感慨。金山的老总开始让普通老百姓啧啧称奇。 更是评头论足的80后、90后面对苹果的望洋兴叹,国产机的诸多无奈,无疑小米的出现吸引了我们大家的眼球。并不是开创先河,但却走在了前面。面对三星、华为的追赶,小米的下线并不能肯定的说让他们难看,至少他们的机型在推出时便要给我们一个十分理想贴切的理由。 之前魅族的M8,到现在的M9、Mx,一直不断的让粉丝们疯狂,当然去苹果化的道路一直在努力前行。而如今的小米在雷军的带领下,叱咤风云,先从网站开始,实体制作,最后下单,而后是评测改进。沿用魅族模式但形式创新。 国人的模仿力的确超强,在三线城市的人们,大商场的柜台里也是琳琅满目的国产机,山寨品。唯有价格挑动一切! 小米的成功,能否走的更远,能否让国人翘首以待的追逐如乔布斯般的梦想,拭目以待之。 不只是小米,更是我们大家的理想和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你能否hold住,摆正心态,全力以赴的追逐自己的梦想、事业、生活,更应该学习一下雷总,学习一下最骨子里的灵魂。 不为别的,只为理想而生!
//------------------------------------------------
感觉小米手机的模式,颠覆了N多的行业规律,我觉得这是小米最为难能可贵的地方,但是总感觉大家总结的不够,也不全面。我起几个头:对比联想乐phone,同样是做精品手机。
1、 营销:完全依靠互联网,与电视广告绝缘。依靠病毒营销(PR、事件营销和社交类营销等),与硬广告绝缘。小米这个品牌的树立和快速的传播,完全颠覆了品牌树立的时间长度概念。在现实的互联网人群中,小米已经超越了联想手机品牌的影响力。小米手机的人,估计都不知道怎么做展柜(在不做运营商渠道之前)。这在传统行业的人眼里,会感觉完全不入流。
2、 销售:依靠电商,完全没有销售人员。我说的销售人员是对比联想手机的渠道销售团队、终端销售人员团队。估计小米的人,连传统行业的很多渠道管理、门店促销活动、终端人员推介培训等等,想都没有想过。这也是传统行业思维的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有句话叫做:营销做到极致,销售就会变得多余。他们好像做到了。
3、 供需:他们一直在维持供求的平衡,即小于需求量的供应量。我在这里说一个观点,小米不是因为产能问题而供不应求,而是有意而为之。如果产能完全不足,为啥做联通运营商渠道?卖给联通的价格高于1999?不可能吧。为啥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不一心一意研究产能提升,而开发CDMA机型?这都是影响产能的啊!另外对于富士康、夏普、高通等厂家,小米这些量实在是毛毛雨,其他小零部件的产能提升需要一年?我这里分享的是,我认为小米在非常好的掌握供给与需求,即不通过销售的push来做销售量,而是通过营销拉动需求量之后,98%的去满足他。大家没感觉这样的效果很好吗?越是推给别人买,别人还不买。而只卖给找你买的人。感觉这是非常非常具有颠覆性的做法。感觉小米在非常精密的计算了需求量,宁可少卖,不多供应。这反而刺激了更大的需求量。另外这是一个坚持不了太久的谎言,现在已经开放购买了。
4、 感觉这是学习苹果的做法,营销是,苹果也非常少的硬广告;销售不是。传统上大家认为苹果的成功,和各种销售营销的创新都是建立在超高差异化的产品的基础上。别人很难复制。可是小米通过超高差异化的产品,来实现了部分复制。
5、 感觉小米是通过超高性价比的手机以载体,又在销售和营销上的互联网创新实现超低成本,之后维持了一个新的平衡,一定程度上,小米的损益表结构不同于乐phone。
6、这种模式可以延续吗?是否风险也像互联网创业一样超高呢?
//---------------
小米让用户省一点心
小米的LOGO是“MI”,意思是Mobile Internet的缩写,LOGO倒过来是一个心字,少了一点,意思是小米要让用户省一点心。小米CEO雷军原来是个手机发烧友,由追诺基亚、摩托罗拉到iPhone,一出新机就买,自己是投资基金起家,又是杀毒软件的老板,明白手机一定是跟互联网连在一起,因此小米就成了“为发烧而生”的产品。自2011年8月小米正式亮相短短一年半时间,小米手机在内地市场受到疯狂追捧,每次定时定点开放官网上购买,都在极短时间内售罄几十万部手机,缔造了一个互联网营销奇迹。小米公司公布去年含税营收为126.5亿元人民币。这是华为、酷派花了5-6年时间才做到的销售额,小米一年多就达标甚至超越了。
被指“饥饿式”营销方式制造似乎是受欢迎假象,雷军跟他的团队在掌声和争议声中成长,笔者问他小米为什么相对大品牌的手机可以卖的价格可以那么低,他说小米的前题不是靠手机的硬件来赚钱,而是销售延伸的产品,即以最低成本价出售手机,在没有店面没有市场推广,只通过网络销售产品的一条不寻常路,没想到真的成功,因此只要建立了品牌,什么东西都可以延伸。雷军说近日他们推出卖小米牌帆布鞋,董事局在开会时大家都觉得开始有点乱来,而目标只要清晰就可以,主要销售使用者喜欢的东西,跟别人模式不一样并不重要。
对失败的容忍度可以宽一点
雷军对创新的态度笔者颇为认同,他希望个人及社会对失败的容忍度可以宽松一点,或许我们从小到大没有一课是学习面对失败的,而且不断只鼓吹成功,因此令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这亦会阻碍了创新的机会。他说自己做投资基金,十家有九家都是死的,只有一家幸存会成功,那就反映失败其实很平常,每个人对失败的容忍度大一点,可能可以造就更多有理想的创业家出来。
下个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小米日”,又是雷军又一次现场展示新产品的日子。这个小米神话将会持续多久笔者不知道,但众人都在期待的是将来有更多如小米的公司一个一个地冒出,为消费者带来价廉物美、惊喜令人省心的产品。
//-----------------------------------------------------
雷军:小米创新的成功法则
小米成立两年半了,截至11月底,我们营业额突破100亿,原来计划手机卖30万部手机,但现在已经超过700万。今天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在计划之中,但成绩比我们预计的要好。这里面有我们所有员工的努力,但85%是运气。
小米能够走到今天要感谢两家公司,苹果和诺基 亚。
苹果手机的发布,全世界对于审美的提升,也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苹果手机很在乎美感、设计的东西,它把手机带入到了视觉审美的时代。这也是小米强调的“设计先导”。
创业初期,我有个硬性规定—要求所有团队必须有三分之一的设计师。无论是产品中的界面、图标、字体,包括米兔、卡通插画等等都需要设计师去思考,需要设计师的意见。譬如我们小米手机的产品画报,因为是第一次做手机,无知者无畏,所以产品都是用相机拍摄,无论是色泽还是打光等等都拍出不来效果。再后来我才知道,手机产品画报都是手工画出来的,所以到了小米2的时候,我们就请了两个非常厉害的同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出来的。
苹果给我的启示是,只有漂亮的产品才会得到传播,才会有口碑。
小米在视觉方面可以说是,不惜工本。譬如,小米盒子,无论是屏幕设计还是包装盒,还是遥控器,它的UI界面设计可以说是美仑美奂。小米手机的开机画面,为了挑选一张壁纸,我看了100张照片,来选择手机壁纸,这100张壁纸是在上百万张照片中选择出来的,小米至少买了1万张照片。现在各家手机公司都在用百万位数量级的照片解决一张壁纸问题,这是因为智能手机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要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呢?—只能比拼感觉了,就是看谁的好 看。
智能手机之所以这么火爆,除了苹果的功劳,还有诺基亚的迅速衰落—它不应该这么草率地主动放弃塞班,逼着用户转投到苹果和安卓的阵营。诺基亚丢掉的份额就是小米和其他手机的生存空间,所以感谢诺基亚,它为全球智能手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诺基亚放弃塞班系统,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移动互联网的进程。
小米的创新经验,有四点可以分享。
首先,我们不计成本地做最好产品。我们基本上都采用苹果的供应商。譬如我们是第一个采用高通4核1.5G芯片的手机。当然,这或许也会有一个误区,就是国内手机厂家会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有人问,为什么小米2不用1300万像素的相机,只用800万的,1300万相机只贵几美元啊—这是因为1300万相机质量不够稳定。
其次,小米是营销在互联网、渠道在互联网,开创了互联网手机模式,通过模式的创新来改变传统手机的成本结构,达成最高的性价比。小米营销费用很少,我们也省去了渠道的费用,甚至是直接把Markting费用全部拿掉,通过模式的创新来改变手机公司的成本结构。
除了成本结构的改变,我们在定价方面也有独到之处。我是个手机外行,但从事互联网十多年,我知道与PC一样,手机芯片也遵循摩尔定律,过一个季度,芯片就要降价。在之前,作为数码发烧友,我很郁闷,譬如我们买一个高价手机,刚开始6000多元,过了一个月变成5000多……这就会让消费者感觉自己是冤大头。像苹果手机,尽管很贵,但很少降价,这会让消费者有“保值”的感 觉。
根据摩尔定律和传统手机厂家的策略,小米的定价就是反其道行之,按照发布时的成本定价—我们的定价基本都是同行的一半,一步到位。这种定价方式是,我们前期可能亏钱,但后面是可以赚钱的,当然只是薄利。这因为这样,有人骂我们是“期货公司”。
第三,小米的铁人三项,就是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的一体化。这其中,我们最大的创新就是引入了硬件和软件都向公众开放。举例说,你从来没有听说过你可以参与到一个硬件的研发里去吧?互联网有Bata形式,我们把这个带入到了米UI的服务,甚至是硬件研发中去,和其他手机公司不同,小米是可以卖工程机的。我们就是要让消费者参与其中,有任何的意见都可以反馈,我们会迅速给以回应,这样就能够让大家有参与感和拥有感。当然这种做法也很容易遭来骂声,会让负面变成噪音,小米诞生到现在网上有90%的信息都是负面,但这并不影响小米的实际销量。因为我们会有忠实的参与者,他们的口碑会影响到他身边的朋友。
第四点,也是我们最感欣慰的就是,小米的粉丝。现在大家还没有理解粉丝经济,以前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就是买卖关系,而我们小米要与消费者成为朋友关系。粉丝经济的启发,一方面是因为我是数码发烧友,另一方面则借鉴了汽车车友会的模式。因为我是发烧友,我知道自己有什么需求,渴望参与其中。没做小米之前,我与诺基亚的人聊过很多次关于手机的问题,但他们不改,我只好自己来做。
我们每周更新四五十个,甚至上百个功能,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由米粉提供的。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做手机还是一个神秘的事情,你的建议一旦被采纳,你就可以跟朋友去吹牛,你就会有成就感。我们给了几十万人这个机会互动参与。这种方式好比交通广播电台,很多人喜欢听,因为你的短信或电话会被播出。
除了让米粉参与手机和软件的研发中去,我们还借鉴了车友会的模式,把他们的消费方式变成聚会娱乐方式。这也使米粉变得很抱团,在创业初期,小米手机不被认可,很多人骂我们,米粉有压力,但“打压”使得他们更加抱团来捍卫这个品牌。这也是今年我们被骂的时候,小米手机销量不但没降,反而增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