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配置数据源

Spring 提供了三个这样的数据源类(均位于 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 包中)供选择:

  • DriverManagerDataSource :在每个连接请求时都会返回一个新建的连接。与 DBCP 的 BasicDataSource 不同,由 DriverManagerDataSource 提供的连接并没有进行池化管理;
  • SimpleDriverDataSource :与 DriverManagerDataSource 的工作方式类似,但是它直接使用 JDBC 驱动,来解决在特定环境下
    的类加载问题,这样的环境包括 OSGi 容器;
  • SingleConnectionDataSource :在每个连接请求时都会返回同一个的连接。尽管SingleConnectionDataSource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连接池数据源,但是你可以将其视为只有一个连接的池。

以上三个并不具备连接池功能所以推荐用第四个,注意BasicDataSource提供了close()方法关闭数据源,所以必须设定destroy-method=”close”属性, 以便Spring容器关闭时,数据源能够正常关闭。

<!-- 引入配置文件 -->
<bean id="propertyConfigur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config.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
    <property name="location" value="classpath:jdbc.properties" />
</bean>

<bean id="dataSource" class="org.apache.commons.dbcp.BasicDataSource"
    destroy-method="close">
    <property name="driverClassName" value="${driver}" />
    <property name="url" value="${url}" />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username}" />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password}" />
    <!-- 初始化连接大小 -->
    <property name="initialSize" value="${initialSize}"></property>
    <!-- 连接池最大数量 -->
    <property name="maxActive" value="${maxActive}"></property>
    <!-- 连接池最大空闲 -->
    <property name="maxIdle" value="${maxIdle}"></property>
    <!-- 连接池最小空闲 -->
    <property name="minIdle" value="${minIdle}"></property>
    <!-- 获取连接最大等待时间 -->
    <property name="maxWait" value="${maxWait}"></property>
</bean>

关于JNDI数据源介绍

在Tomcat4.1.27之后,在服务器上就直接增加了数据源的配置选项,可以直接在服务器上配置号数据源连接池。

客户端通过名称找到在JNDI树上绑定的DataSource,再由DataSource找到一个连接。具体请看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ihanghang/p/9996682.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录 前言 1. 简介 1.1. 概览 1.2. 使用场景 2. Spring 2.0 的新特性 2.1. 简介 2.2. 控制反转(IoC)容器 2.2.1. 更简单的XML配置 2.2.2. 新的bean作用域 2.2.3. 可扩展的XML编写 2.3. 面向切面编程(AOP) 2.3.1. 更加简单的AOP XML配置 2.3.2. 对@AspectJ 切面的支持 2.4. 中间层 2.4.1. 在XML里更为简单的声明性事务配置 2.4.2. JPA 2.4.3. 异步的JMS 2.4.4. JDBC 2.5. Web层 2.5.1. Spring MVC的表单标签库 2.5.2. Spring MVC合理的默认值 2.5.3. Portlet 框架 2.6. 其他特性 2.6.1. 动态语言支持 2.6.2. JMX 2.6.3. 任务规划 2.6.4. 对Java 5(Tiger)的支持 2.7. 移植到Spring 2.0 2.7.1. 一些变化 2.8. 更新的样例应用 2.9. 改进的文档 I. 核心技术 3. 控制反转容器 3.1. 简介 3.2. 容器和bean的基本原理 3.2.1. 容器 3.2.2. 实例化容器 3.2.3. 多种bean 3.2.4. 使用容器 3.3. 依赖 3.3.1. 注入依赖 3.3.2. 构造器参数的解析 3.3.3. bean属性及构造器参数详解 3.3.4. 使用depends-on 3.3.5. 延迟初始化bean 3.3.6. 自动装配(autowire)协作者 3.3.7. 依赖检查 3.3.8. 方法注入 3.4. bean的作用域 3.4.1. Singleton作用域 3.4.2. Prototype作用域 3.4.3. 其他作用域 3.4.4. 自定义作用域 3.5. 定制bean特性 3.5.1. Lifecycle接口 3.5.2. 了解自己 3.6. bean定义的继承 3.7. 容器扩展点 3.7.1. 用BeanPostProcessor定制bean 3.7.2. 用BeanFactoryPostProcessor定制配置数据 3.7.3. 使用FactoryBean定制实例化逻辑 3.8. ApplicationContext 3.8.1. 利用MessageSource实现国际化 3.8.2. 事件 3.8.3. 底层资的访问 3.8.4. ApplicationContext在WEB应用中的实例化 3.9. 粘合代码和可怕的singleton 3.9.1. 使用Singleton-helper类 4. 资 4.1. 简介 4.2. Resource 接口 4.3. 内置 Resource 实现 4.3.1. UrlResource 4.3.2. ClassPathResource 4.3.3. FileSystemResource 4.3.4. ServletContextResource 4.3.5. InputStreamResource 4.3.6. ByteArrayResource 4.4. ResourceLoader 4.5. ResourceLoaderAware 接口 4.6. 把Resource作为属性来配置 4.7. Application context 和Resource 路径 4.7.1. 构造application context 4.7.2. Application context构造器中资路径的通配符 4.7.3. FileSystemResource 提示 5. 校验,数据绑定,BeanWrapper,与属性编辑器 5.1. 简介 5.2. 使用Spring的Validator接口进行校验 5.3. 从错误代码到错误信息 5.4. Bean处理和BeanWrapper 5.4.1. 设置和获取属性值以及嵌套属性 5.4.2. 内建的PropertyEditor实现 6. 使用Spring进行面向切面编程(AOP) 6.1. 简介 6.1.1. AOP概念 6.1.2. Spring AOP的功能和目标 6.1.3. Spring的AOP代理 6.2. @AspectJ支持 6.2.1. 启用@AspectJ支持 6.2.2. 声明一个切面 6.2.3. 声明一个切入点(pointcut) 6.2.4. 声明通知 6.2.5. 引入(Introductions) 6.2.6. 切面实例化模型 6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