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灵武台

灵台——灵武台

 

“灵台”就是“灵武台”,是“灵武官署”的别称,是一个地方,两种叫法。

此灵武台的“台”字,应为“臺”。在古代,“台”与“臺”是有区别的。“台”的读音和意义比较多,既读“yi”,又读“tai”。读若“yi”时,其义为“我”、“何”、“愉快”;读若“tai”时,是星宿名,即三台(6颗星)。古代用“三台”比“三公”(古代最高的官位),因此,旧时常用“台”来作为对别人的敬称,如“兄台”、“台辅(向别人请问表字时的敬称)”。“台” 字在古代,不能写作“臺”,也无“臺”义。

“臺”,只有一个读音,即“tai”。其义倒有三个。第一个意义就是土筑的高台,供观察了望用。如《老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是古代中国(中原)的客观环境决定的。那时的人们要想开阔自己的视野,只有登高一法,附近无山,便只有累土为台了。所以,中国古代对“臺”非常重视,在一些重要地区,都筑有高台。而遇有重大礼仪活动,又必定筑“坛了。“坛”是比“臺”低一点的累土建筑,如刘邦拜韩信为将,就专门修建了一座“拜将坛”,这个“拜将坛”已成为中华民族尊重和重用人才的标志性文物供后人瞻仰参观。第二个意义是指古代的官署。如“御史台()”。又古代对高级官吏的的尊称,如汉代称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还有什么“抚台()”、“藩台()”、“学台()”等等。这个意义也是由第一个意义转化而来的。第三个意义指奴隶的一个等级。春秋时把人分为十等,“臺”是第十等。解放后汉字简化,把“臺”简化为“台”。但在古代,这两个字是不能通用的。这是须要特别注意的。

“灵台”一名,始见于唐太宗李世民的长诗《饮马长城窟行》。这首诗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九月到灵州大会回纥和铁勒诸部首领,接受他们的归附后,兴奋的心情不能自禁,写下的两首抒怀诗之一(另一首叫《灵州勒石诗》,现仅存两句:“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

《饮马长城窟行》诗共20行,全诗和释文详见《回乐烽____受降城》,此处不再征引。该诗最后两句为: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意为:在偏僻的边境地带(荒裔),一个身着军装的人(唐太宗自指)高唱凯歌进入灵州城。显然,这里的“灵台”就是灵武台的简称,是五言诗的语言环境决定它必须这样简化。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虽是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实际上却是唐王朝的真正开国人。他的父亲李渊在隋朝为官,位高权重,由于缺乏远大的政治眼光,不懂得利用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有利时机有所作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难家事,他一筹莫展。正是由于有了李世民的雄才大略,才使李渊临危举义,转祸为福,柳暗花明,借助农民起义的力量,夺取天下,建立了唐朝,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李渊不但缺乏政治眼光,而且昏庸,是非不清。又是李世民当机立断,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他的政治反对派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从李渊手中接过了最高统治权力,是为唐太宗,这才开辟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唐初,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与北方、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当时,“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属臣焉。控弦百余万,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视阴山,有轻中夏之志。” 尤其是东突厥,认为他们对唐朝建立有功,屡次派人到长安索取金帛,还多次骚扰北部地区。有时竟至长安附近,对唐威胁很大。唐太宗主政以后,采用“战”、“和”两种策略,确保了帝国有—个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 

最著名的“战”、“和”例子有两次。一次是“唐太宗六骑退突厥”,另一次就是“唐太宗灵州受降勒石纪功”或称“灵州会盟”。

“六骑退突厥”的故事是这样的:

唐太宗即位之初(626627),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又率领大军来到离长安只有40里的渭水便桥北岸,朝野震动。是战,是和?满朝大臣议论纷纷。当时,唐朝的兵力不如突厥,不少将士请求出战。唐太宗不许。他先扣留了进城剌探情报的突厥使者,布置好军马,做好抵抗的准备。接着,便与高士谦、房玄龄等共6骑,飞奔渭水河边。颉利可汗见对岸有几个骑兵,跃马横枪,奔驰而来,马上出营,隔水遥望,见为首的正是李世民,不觉大吃—惊,不知如何是好。唐太宗高声喊道:“颉利可汗,我与你订立盟约,互不侵犯,你为什么背弃盟约,侵扰我土?” 

几句话问得颉利可汗哑口无言。唐太宗又指着天说:“我是天子,对不起我,就是对不起天。颉利可汗,你知道对不起天的后果吗?” 颉利不敢回答。他手下的士兵,本来信神信鬼,见唐太宗威风凛凛,自称天子,一个个急忙下马,向唐太宗跪拜。忽然,鼓声震天,旌旗招展,刀枪耀眼,原来是唐太宗紧急调来的军队已经到达,摆开—字长蛇阵,好不威武。颉利可汗以为唐军已经有了充分准备,怕打起来自己吃亏,就和唐太宗在便桥议和,带着唐太宗给他的金帛,引兵回去了。当时,大臣萧瑀对此有些不明白,便问唐太宗:“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请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李世民回答说:“吾观突厥之众虽多而不正,君臣之志,唯贿是求。当其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我,我若醉而缚之,因袭击其众,势如拉朽。又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豳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国家未富,且当静以抚之。一与虏战,所损甚多。虏结怨既深,惧而修备,则未可以得志矣。故卷甲韬戈,啗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志意骄堕,不复设备,然后养威伺衅,一举可灭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这一席对话,显示了李世民的过人之处。这次事件后,唐太宗就加紧练兵。每天在大殿前带着将士习枪练箭,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他对将士们说:“突厥入侵,本是常事,可怕的是在安逸的生活中忘了战争,敌人来了就束手无策。现在我不让你们修花园筑宫室,专教你们学弓箭,平时我就是你们的老师,突厥入侵之时,我就是你们的统帅,这样,中国的百姓就可以得到安宁了。” —位大臣向唐太宗进谏说:“法律规定,凡是带兵器到皇宫者,一律处以死刑。如今这些普通将士竟然在大殿上张弓挟箭,万—出点差错,陛下不是很危险吗?”唐太宗笑着说:“一个好的皇帝,应该把四海之内的百姓都看做是一家人,开诚相见,推心置腹。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地猜忌自己身边的将士呢?”将士们听到以后,都十分感动,人人奋发图强,抓紧练习武艺。没几年,唐太宗就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部队。

628年,即唐太宗即位的第二年,东突厥内部发生矛盾。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互相猜忌,加上天灾,反对颉利的人越来越多。突厥所属薛延陀、回纥、拔野古诸部族相率反抗,纷纷叛离,归附薛延陀,共推薛延陀酋长夷男为可汗。

公元629(贞观三年),唐太宗见时机已经成熟,便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大将,徐世勣等人为副将,率领几十万大军分六路出兵讨伐东突厥。李靖率领3000骑兵,一举攻下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东北),俘虏了在突厥避难的隋朝的萧后和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并用计诱俘了颉利可汗。东突厥从此灭亡。630年,李靖等又大破突厥于阴山,俘众40万人,安置在东自幽州(北京西南)、西至灵州(今吴忠)的广大地区,设官统辖。至此,“漠南遂空”,突厥灭亡,北塞边患,得以解除。

但不久,逐渐坐大的薛延陀部又成了唐王朝的心腹之患。其酋长夷男称雄漠北,无人敢于反抗,并数次求婚于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便利用先“许婚”,后又以薛延陀夷男“违约”未能如期到灵州迎娶为借口而“悔婚”(故事详见《回乐烽——受降城》),使夷男受到羞辱而死,他的两个儿子又为了争夺统治权而相互打了起来,从而削弱了力量,漠北各部落乘机起而造反,纷纷归顺唐朝。——这样,便有了公元646(唐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与各少数民族首领的“灵州会盟”(史称“灵武受降”),因而也便有了“灵州勒石”诗和这首《饮马长城窟行》,也因而有了“灵台凯歌入”的著名诗句。

关于“灵武台”的记述很多。《旧唐书》、《新唐书》多处提到灵武台。而记述最集中者,乃《嘉庆灵州志迹》。

《嘉庆灵州志迹.古迹志第八》云:“灵武台:唐天宝十五载(755),安禄山反,元宗(即玄宗,清时为避康熙玄烨讳,改玄为元----引者)避贼入蜀。至马嵬,父老遮道请留,上命太子宣谕之。父老曰:‘至尊既不肯留,某等愿率子弟从太子东破贼,取长安。若殿下与至尊皆入蜀,中原百姓谁为之主?’须臾,聚至数千人,太子不可,涕泣跋马欲西。建宁王()倓与李辅国执鞚谏曰:‘逆胡犯厥,四海分崩,不因人情,何以兴复?殿下不如收西北之兵,召郭(子仪)、李(光弼)于河北,与之并力东讨逆贼,削平四海,使社稷危而复安,宗庙毁而复存,扫除宫室,以迎至尊,岂非孝子之大乎?’广平王() 俶亦劝太子留。父老共拥太子,马不得行。乃使俶白上。上曰:‘天也!’分后军二千人及飞龙厩马从太子,仍谕之曰:‘太子仁孝,可奉宗庙,汝曹善辅之。’又谕太子曰:‘汝勉之,勿以吾为念,西北诸胡,吾抚之甚厚,汝必得其用。’又宣旨欲传位太子,太子不受。太子至平凉(今固原),未知所适。建宁王倓曰:‘殿下昔为朔方大使,将吏岁时至启,倓略识其姓名。今河西、陇右之众皆败降贼,父兄子弟皆在贼中。朔方道近,士马全盛。裴冕衣冠名族,必无二心,速往就之。’众曰:‘善。’通夜驰三百余里,至彭原。太守李遵出迎,献衣及糗粮,遂至平凉。阅监牧马,得数万匹,又募军士得五万人,军势稍振。议出萧关,趋丰州。朔方留后杜鸿渐、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卢简、李涵相与谋曰:‘平凉散地,非屯兵之所,灵武兵食完足,迎太子至此,北取诸城兵,西发河陇劲骑,南向以定中原,万世一时也。’会河西司马裴冕亦至平凉,亦劝太子之朔方。鸿渐自至平凉迎太子,说兴复之计,即上军马招辑之势。少游治宫室帏帐,皆似禁中,饮膳备水陆。庚辰,次丰宁军。七月,至灵武。辛酉,太子即位于灵武,尊上为太上皇。见少游所治,悉命撤之。大赦,改元。以杜鸿渐、崔漪知中书舍人事,裴冕同平章事。”由此看来,此“灵武台”,是特指唐肃宗登基时的灵武官署。也特指这一段历史。

清人侯士骧有《灵武台》诗曰:

朔方形胜西陲雄,一隅在造夸唐宗。至德遗踪杳难问,荒台沦没生蓬蒿。

渔阳鼙鼓动群丑,函关失险无人守。阿瞒夜半出延秋,崎岖蜀栈出骡走。

紫盖黄旗指剑州,马嵬父老苦遮留。至尊已徇权宜策,殿下欲从恢复谋。

裴冕堪为北道主,回风卷甲去灵武。白衣宰相佐风云,黑稍将军拥貔虎。

玉玺西来士气生,居然号令众心倾。花门共跃勤王骑,叶护长驱荡寇兵。

军声远震连关陇,令公将将能持众。戈铤百道怒鲸奔,旋看骇鹿无遗种。

虎帐龙韬据上游,奇功指顾两京收。捷书飞达峨嵋岭,仙杖重开花萼楼。

扫除氛侵清宫阙,表迎避位情非饰。黄袍手著似婴儿,此日何曾亏子职。

仓皇行在建旌旗,想见神灵呵护时。谁信边城三尺土,当年曾筑太平基。

这首长诗,实际上是一首咏史、叙事诗。其所叙述的历史,与《嘉庆灵州志迹.古迹志第八》“灵武台”条—致。

诗的开头两句,简要介绍了“灵武台”(唐灵州)的地理和历史形胜,指出,由于唐肃宗的临幸,使古灵州名声大噪。第三第四句,是说,经过了一千余年的时间淘洗,“至德”(756)唐肃宗灵武登基的遗踪已很难寻问到了,只见曾是古灵州城沦没的地方(荒台)长满了荒草。第五句到第十二句,写安史乱后,函谷关失守,唐玄宗(阿瞒)半夜从长安城的“延秋门”出逃,骑上骡子向四川逃亡。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发生兵变,被附近父老跪留的情景。第十三、十四句写裴冕等—批灵武官员愿当东道主(即诗中的“北道主”)诚邀李亨一行到灵武共谋恢复大业。“回风卷甲”,极言行为果决,气势磅礴。第十五句“白衣宰相”指谋士李泌,第十六句“黑梢将军”指郭子仪、李光弼等—批中兴名将。这两句说李泌、郭子仪等是唐王朝中兴的干城。第十七、十八句写玄宗的册封(“玉玺西来”)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使肃宗的领导更加名正言顺。第十九、二十句写全国各路兵马踊跃勤王,各少数民族军队帮助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第二十一到二十六句,写郭子仪等将领的英勇善战及丰功伟绩(“奇功指顾两京收”)。第二十七到三十四句,写长安收复的好消息传到四川,唐玄宗的喜悦心情以及他对肃宗的舐犊之情。“表迎避位情非饰”,指唐肃宗迎接玄宗、唐玄宗让位于肃宗,这都是真情流露,没有矫饰的成分。“黄袍手著似婴儿”,是说唐玄宗亲手把黄袍披在唐肃宗的身上,像对待婴儿一样感情真挚。这都是比喻。实际上,唐玄宗远在四川,不可能亲手把黄袍加在肃宗身上。最后四句是总结。赞扬了灵武在李唐中兴时所起的重要作用。“行在”是皇帝出行时的居所,此指灵武。“谁信边城三尺土,当年曾筑太平基。”——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ysx4221/archive/2010/08/31/1813580.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