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阅读本书,让人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

心理是可知的!

第一章 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1 一个脑还是两个脑

  大脑的左半球负责身体右侧的行动,反之亦然。

  大脑左半球控制语言能力,而大脑右半球则更多的涉及空间关系。如果大脑的左半球受到损伤,通常会使他们丧失语言能力。

  大脑的两半球是通过大约2亿条神经纤维构成的胼胝体相互连接的。

  对一些非常特殊,非常极端且无法控制的癫痫病患者来说,切断胼胝体几乎可以消除这种病症。

  

  在这里,重要的一点是病人不能说出他看到了全部灯泡,并不是因为他们看不见,而是因为语言中心位于大脑的左半球。换言之,为了能说出你看见的东西,就不得不让你大脑的左半球看见这一物体。

  这再一次表明,口头表达能力位于大脑的左半球。记住,你能说出放在左手的物品的名字,是因为信息从你大脑的右半球经由胼胝体传到了左半球,你的语言中枢在那里说:‘那是一把勺子!’

  换言之,当要求被试用言语作反应时,大脑右半球则无法执行。

  

  大脑左半球‘擅长’于言语,写作,数字运算,阅读等,是主要的语言中枢。大脑右半球则在加工人像,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等方面更有优势。

   

  加扎尼加坚持认为,即使大脑完好无损的正常人,大脑两半球之间的联系也并无完全充分。例如。如果特定的信息。比如形成某种情绪的信息,没有以语言的方式存储起来,大脑左半球就不可能提取它。结果就可能你感到伤心,却说不出原因。由于这是一种令人不适的认知情境,大脑左半球会试图用语言寻找一个原因来解释这种悲伤(毕竟,语言是它的主要工作)。然而,由于大脑左半球不具备所需的充足资料,它的解释可能是完全错误的!          -----我称之为‘莫名的悲伤’

 

2 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

  结果证实,生活在丰富环境下和贫乏环境下的老鼠的大脑在很多方面都有区别。在丰富环境中生活的老鼠其大脑皮层更重,更厚,并且这种差别具有显著性。皮层是大脑对经验作出反应的部分,它负责行动,记忆,学习和左右感觉的输入。

  两组老鼠的脑细胞在数量上并没有显著区别,但丰富的环境使老鼠的大脑神经元更大。

  具体表现为,经验是大脑皮层迅速的增重,但大脑其他部分变化很小。

  

  对近来一些试图用过分简单化的丰富环境策略来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琼斯和齐格勒认为,这种对研究的推广应用不仅无效而且还是危险的。他们指出:‘人们错误的使用脑研究结果,对一些复杂的系统问题提出误导性,应急的解决方法。’

 

第二章 知觉与意识

  知觉:大脑把大量来自感官的信息资料组织成具有一定形式和意义的单元。

  意识:通常也成为意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你对什么进行知觉以及你的大脑怎样组织这些信息。

5 所见即所学

  由于知觉的作用,感觉世界(视,听,触,味,嗅)是以一种组织好了的形式出现在你面前的。感觉为知觉提供原材料。换句话说,知觉是指我们处理大量感觉信息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你读这页书的视觉感受不过是白底上一些随意的黑道道,这些就是投射到你的视网膜并传递到大脑里的内容。然而,你注意它们,组织它们,理解它们,所以它们成为有意义的词和句子。

  大脑中有很多可利用的技巧或策略来帮助你按有意义和可理解的方式去组织感觉信息。

  使用的最频繁的知觉策略叫 图形-背景策略。如下图。

  

  我们很自然的把感觉信息分为图形和背景。假如你想到了这一点,就会知道正是这种能力让世界变得更有条理。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图形-背景的知觉策略,要把一个人从一群人中分辨出来将无法实现。

  

  我们日常使用的另一种按照规律和意义来组织混乱的感觉信息的策略是  知觉恒常性。它是指当我们的感觉发生巨大变化是,我们知道物体的特性仍将保持不变。知觉恒常性的一种是形状恒常性。如果你站起来绕着椅子走一圈,椅子投射在你视网膜上的映像(感觉)会随你的步伐而变化。然而,你会觉的椅子的形状并没有改变。

  另一种策略叫作 大小恒常性。不管物体离你多远,大小恒常性都能使你知觉出熟悉物体的真实大小。

 

  正是因为这些策略的存在,有时候知觉会欺骗你。这就是视错觉产生的原因。

    

6 睡眠,毫无疑问会做梦。。

  做梦大多出现在REM睡眠阶段。然而,与普遍想法相反的是,科学研究发现,在REM睡眠期间,人们并不经常挪动身体。来自大脑的电化学信息能够麻痹你的肌肉,使你的身体不能动弹。有了这样一种生存机制,人才不会用肢体去演绎梦境,从来避免了伤害自己或者出现更糟的后果。

 

  迪蒙特从这些研究结果中试探性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人需要梦。倘若不允许人们做梦,经过连续几夜剥夺做梦的睡眠,似乎就会增加人们做梦的压力。在经历做梦剥夺的阶段后,被试做梦的数量有所增加,且做梦的时间也显著延长,这两点在他的发现中显而易见。他还指出,这种增长会持续几个晚上,以便在数量上尽量补偿被剥夺的蒙。现在这个重要的发现被称为‘REM反弹’效应。

  

  剥夺人REM睡眠的方式之一是通过酒精制品或其他药物,如安非他命,巴比妥酸盐等。这些药物在增加沉睡趋势的同时,它们会一直REM睡眠并使人在夜晚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在深度的NREM睡眠阶段。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对人无法戒除为了睡眠而服用安眠药或酒精制品的习惯。一旦停止使用这些东西,过于强烈的REM反弹效用会妨碍他们的睡眠。

 

7 梦,并不浪漫。。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们在潜意思中表达的那些在清醒状态下无法实现的愿望。

  虽然在过去的50多年里,很多行为科学家对弗洛伊德的大部分研究提出来严重质疑,但他关于梦的观点至今仍被心理学家和西方文化广泛接受。我们相信,隐藏在人们潜意识中的冲突总能在梦中表达其深意。

  20世纪70年代,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和神经生理学家阿伦.霍布森和罗伯特.麦卡利,提出了一种有关梦的新理论。他们认为,实质上,梦不过是在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视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

  他们认为,当人们熟睡时,位于脑干中的大脑某一部分还会周期性的活动从而产生电冲动。大脑中的这一部分与人体运动以及处理人在清醒时从感官输入的信息有关。人睡着的时候,感觉和运动能力都停止了工作,但大脑中的这一部分却并未停歇下来,而是继续产生被霍布森和麦卡利认为是毫无意义的神经电冲动。有些冲动触及了大脑的其他部位,这些部位负责诸如思维,推理等更高级的功能。人的大脑力图综合这些冲动,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为此,有时人脑中就会产生一些表象,想法甚至是故事情节。如果我们醒来并记起了这些认知活动,我们就称自己做了一个梦,并使用所有手段去挖掘其含义。而按照霍布森和麦卡利的说法,其实梦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含义。

  他们认为,梦常与荒诞或失真相连,这并非掩饰,而是在睡眠过程中,大脑和心理自由的生理活动的结果。

  

8 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般

  接受斯潘诺斯的‘催眠并不存在’的观点意味着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也许不意味着任何东西’。

  无论睡眠是什么,它毕竟不是大多数人乐于寻找的灵丹妙药。多项研究均表明,催眠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在帮助人们戒烟戒酒,提高记忆力或者减肥等方面并不是特别有效。

 

第三章 学习和条件反射

9 不只限于分泌唾液的狗

  ‘反射’,它是一种对特定刺激自动发生的反应,不需要任何学习。

  这对巴甫洛夫来说是面临抉择的重要关头,他观察与消化似乎并无关系的刺激引起了消化反应。纯粹的生理学理论不可能解释这种现象,问题的答案只能到心理学中去寻找。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被人们普遍接受。它可以解释和说明许多人类行为,包括恐惧症从何而来,你为何不喜欢某种食物,什么是你情绪的来源,广告是如何起作用的,为何在面试或考试前你会感到焦虑,是什么引起你的性欲,等等。

  经典条件反射关注反射行为:这些行为不为意识所控制。

  

  应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一个潜在的重要研究领域是行为医学。有证据显示,应用巴甫洛夫原理可以改变免疫系统的活动。(减弱免疫系统,提高免疫系统)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支撑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基础理论之一。

 

10 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

  情绪起源的问题在整个心理学史上一直令许多科学家着迷。

  20世界20年代,心理学开始了一场新的运动,以巴甫洛夫和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出现了。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提出,行为是通过外在的不同环境和情境刺激而产生的。因此,华生指出,情绪反应时我们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换句话说,人的情绪反应时习得的。

  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种极具革命性的观点。大多数心理学家以及公众普遍不愿意接受这些新观点。对情绪反应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因为情绪反应似乎是产生于内部的。所以华生试图用实验证明情绪是可以经由条件反射而产生。

  华生在这项研究及他的所有工作中有两个基本目标:(a)证明人类所有的行为起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b)证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即我们的行为来自于无意识,是错误的。

这一实验令人信服的表明了情绪行为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手段而成为条件反应。这一发现对心理学的另一主要学派---行为主义的开创功不可没。在这里,某些像情绪一样复杂,个性化,为人类所共有的东西也服从于条件反射原理。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经历着学习与消退,建立与解除条件反射的过程。(泛化与消退)

 

11 敲敲木头

  斯金纳箱

  斯金纳被人们看作是行为主义之父。被称为激进行为主义者。

  可以肯定的说,尽管有一些人不想承认,但在某些时候每个人都会因为迷信做过某些事情。人们相信这种联系是因为该行为被偶然的强化过一次,两次,或几次。斯金纳称它为 非关联性 强化,这种强化与特定行为间并不一一对应,但你却相信这种因果联系确实存在。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些人类特有的行为,斯金纳说,那么我将给你一只迷信的鸽子。

  迷信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不健康的吗?绝对大部分心理学家相信,尽管从定义上讲。迷信行为并不会导致你想要的结果,但他们还是有积极的功能。有时候,由迷信行为带来的力量感和控制感能降低焦虑,增强信心和勇气,并提高成绩。

 

12 观察到攻击行为。。作出攻击行为

  有一种看法认为攻击行为是习得的,这种理论被人们广泛接受。

  班杜拉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派的奠基人之一。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这种学习发生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之中。

  班杜拉认为除直接的鼓励和惩罚之外,行为的塑造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即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模仿(或以别人为榜样)其他人的行为而行为。

  作者指出,在同性别模仿条件下,女孩更多的模仿言语攻击,而男孩更多的模仿身体攻击。

  

  他们的结论是:成人的行为向儿童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即这种形式的暴力行为是允许的,这样便削弱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抑制。他们指出,当儿童以后遇到挫折时,他们可能更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

  由于儿童越来越容易接触到各种各样迅速发展的媒体渠道,社会对媒体暴力效应的关注也在不断的增加。因为阻止儿童接触到媒体暴力是不可能的。所以,研究的焦点不断集中到如何组织儿童将媒体暴力转化为现实攻击性的策略上。

 

第四章 智力,认知和记忆

13 所想即所得

  我们对于自我实现语言都很熟悉。这一概念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将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他变为现实。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在某些领域这的确是事实。

  皮格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正如罗森塔尔根据他以前的研究所猜测的,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化成了学生的自我实现语言。

 

  他直接引出了在当今心理学和教育学中非常有争议的一个话题:IQ测试的公平性问题。

  

  此外,罗森塔尔的‘人际期望’理论已在除教育以外的其他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14 你在哪方面更聪明  

  ‘多元智力’理论(现在通常称为MI理论)

  1)语言智能

  2)音乐智能

  3)逻辑-数学智能

  4)空间智能

  5)肢体运动智能

  6)内省智能

  7)人际智能

  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批评,MI理论仍在人类智能研究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无论其将来如何,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多元智力理论永远改变了世界对学习,教育和智力的看法。

 15 心中的地图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托尔曼用实验证明,即使是老鼠也有着极其复杂的内部认知活动,而且人们不必借助直接观察就可以研究这些心理过程。由于其研究的重大意义,托尔曼被公认是‘认知---行为主义’这一学习理论流派的奠基人。

  关键字:心理表征

  有机体所形成的认知地图不是一种从A点到B点到C点的序列地图,而是一种更广泛,更综合化或概念化的地图,它使生物有机体在大脑中形成了一种认知‘地貌’。(lay of the land)

  托尔曼构建了这样的理论:对社会环境所形成的综合地图对人类而言是有益的,而内涵单一的序列地图则可能会使人陷入消极状态之中,如心理疾病或偏见和歧视等。他的推论是建立在与上述研究有关的一些发现的基础上的。他发现,当老鼠有过分强烈的动机(如过于饥饿)或者都到过多挫折(盲巷太多)时,它们倾向于形成内涵单一的序列地图而不是如前所述的综合认知地图。

16 感谢记忆!

  华盛顿大学的伊丽莎白.罗夫特斯发现,当人们回忆意见事情时,并不是准确的再现它;相反,回忆是一种对实际发生事件的一种重构。她的研究证明,重构式记忆是你用新信息和现存信息去填补你回忆某种经历是所出现的遗漏的结果。她指出,人的记忆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么稳定,一段时间以后,它们是会调整和改变的。

 

第五章 人的发展

  心理学的这一分支学科关注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的发展变化,这是行为科学研究中最庞杂的课题之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最终成长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但是我们的成长过程还是大致相似的,并且是科预测的,而且按照相对固定的进程发展着。

17 爱的发现

   哈洛的理论认为,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要外,它们一定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要。

  接触安慰在幼猴对母猴产生依恋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

  缺少母亲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

  事实上,对于幼猴而言,接触安慰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

  哈洛说,成功养育的关键是接触安慰,而不仅仅是妇女的哺乳能力,美国男性也能在养育婴儿方面起到相同的作用。今天,这种观点广为接受。

 

  哈洛的早期研究最后对虐待儿童问题进行了一些解释。令人惊讶的是,几乎在所有案例中,那些被虐待的孩子似乎很爱甚至依恋那些施虐的父母。对严格的行为主义者而言,这是难以理解的。哈洛解释说,如果依恋是最强烈的基本需要,那么它的作用将远远超过施虐行为。

 

18 眼不见,不一定心不烦

  你是如何从一个仅有基本思维能力的婴儿,发展成现在能使用语言,符号和逻辑等众多复杂方法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成人的?对于这个问题,你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这样的:‘嗯,我是通过学习获得这些智能的。这是我在成长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从成人那里接受教育的过程’。

  仅凭直觉,大多数人对于这个解释会持肯定态度,但许多发展心理学家认为,智力的获得不仅仅只是通过学习,还有许多其他的渠道。人们普遍认为,智力的发展是一个成熟的过程,就像身体的成熟一样,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它始终是可以预测的方式进行的。

  让.皮亚杰是心理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回答问题时表现出的一些有趣的模式开始引起他的注意,即同一个年龄段的儿童出现的错误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他们用同样的推理得到同样的答案。深深吸引他的不是正确答案,而是导致这些错误答案的思维。他认为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使用的认知策略是不同的。

 

  关键智力技能 ‘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

  客体永久性的意思是即时物体不在我们的感知范围之内,我们也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这种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倘若没有它,我们就无法进行问题解决和内部思维。

  皮亚杰认为,客体永久性这种认知能力是真正思维的开始,是运用洞察力和符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而是。换句话说,客体永存概念是所有智能的基础。

 

20 让你愉快的控制力

  我们在这儿所谈论的控制力并不是控制别人的那种能力,而是之你所拥有的,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和事件的个人力量。

  也许你未曾认真的思考过这些,事实上你在生活中所作的选择比你想到的要多得多,你每天都在选择或决定自己的行为。

  所有这些归结起来就是,当我们拥有控制力时,我们便是更快乐和更有成就感的人。

 

  对于一个被迫放弃控制力和自我决策权的人,如果我们给他一种较强的自我责任感,那么他的生活质量便会提高,生活态度会变得越发积极。

  另一方面,一个人的选择太多了,好吗?事实上,被试报告指出当其原本的选择被限制时,对自己的选择更加满意。

 

  可见,个人力量和控制力不仅影响着人的愉快力量,而且还影响人的健康。在绝大数的生活情境中,提高个人行为的选择程度的确是一个值得追求人生目标。

 

第六章 情绪和动机

  人们普遍认为,情绪和动机只是偶然发生的,我们不能对其进行完全的控制,而且它们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然而,心理学家一直对情绪的产生以及让人的行为动机怀有浓厚的兴趣。

  

21 性动机

  你或许不会认同人类的性行为和心理有密切关系的说法。很多人可能从逻辑上把性行为的研究划入生物学或生理学的学科范畴。然而就人类而言,性,毫无以为是一种心理事件。仔细想想,性吸引,性欲,以及性功能都主要取决于人的心理。如果你对此存有疑问,请考虑一下一下几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你知道大多数人发生性行为的原因不仅仅是繁衍后代,更多的是心理方面的。此外,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一个受性问题困扰的物种,这些问题有性欲的压抑,性快感缺乏,阳痿,早泄,性高潮缺乏,阴道痉挛等。它们都通常涉及心理方面的原因。

  马斯特斯和约翰森出现了,这两个名字已经成为人类性行为研究的同义词。

  维多利亚式价值观: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统治者。在这个时期,英国社会普遍讲求对于宗教的信仰,对于道德价值观的追求,反对伤风败俗的行为,形成了总体而言比较压抑的社会气氛。

  伴随着人们开始公开承认我们是具有性感受和性欲望的个体,社会也需要这种研究。

  当男性和女性对有效的性刺激有反应时,他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当男性和女性对有效的性刺激作出反应时,为什么他们会作出这样的反应?

 

  他们从被试那里所得到的研究数据几乎适用于每一个人。

  人类性反应周期。兴奋期,持续期,高潮期,消退期。

  

  有史以来,男性最常见的性担忧便是阴茎的大小问题。他们称这种困扰为‘性器误解’(phallic fallacies)。男性通常为这两个问题所困扰:1)阴茎越大才越满足女性的需求;2)怀疑自己的阴茎太小。

  研究这发现,在80名男性被试中,松弛状态下阴茎长度的正常范围是从2.8英寸到4.3英寸,其平均长度大约为3英寸。在勃起状态下,阴茎长度的正常范围是从5.5英寸到7英寸,其平均长度大约为6英寸。

  比以上这些阴茎的测量更重要的是女性的性快感和性满足取决于阴茎大小的概念,研究发现,这种观念是毫无根据的。他们得出结论,阴道是一种足以容纳不同大小阴茎的极富弹性的器官。“不管阴茎的大小如何,阴道总能在阴茎最初的几次抽动中是阴茎充满阴道”。因此,作者的结论是:‘显而易见,阴茎的大小在对女性的性刺激上通常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因素’。

 

  整体情况是,与女性生理反应障碍相比,在性交过程中缺乏幸福感和负性情绪体验会对女性的性困扰起到更加决定性的作用。

 

22 我能读懂你的脸!

  基本情绪的特定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23 生活,变化和应激

  应激,是情绪的极端形式。

  健康心理学家所作的很多研究已证明,在生活中,当人们必须做出某种重大的内在心理调整,以使用某种外部变化是,其患病几率将相应的上升。我们称这些外部变化为生活应激。

  尽管应激确实与疾病有关,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24 认知失调

  当你的行为和你的态度发生矛盾时,你的态度将会有所改变,为了与行为保持一致。

  为了做进一步的推论,对作出与其自身所持观点相悖却令人信服的讲演的测试,研究者给予了金钱奖励。人们预测,被测所得到的奖励越多,他自己的观点将越容易改变。(这似乎很符合逻辑,不是吗?)然而,这又一次证明常识不能很好的预测人类行为。因为这些研究发现事实与人们的预期的相反,即给被试的奖励越多,他们的态度改变的越少。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延格提出了至今闻名于世的认知失调理论。一旦出现了认知失调,它将导致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和紧张感,其程度取决于该认知对你的重要程度。进而,这种不适感会促使你做出某些改变以使它减弱。既然你不能改变你的行为(因为你已经这样做了,或者因为环境的压力太大了),你只能改变你的态度。

  

  地震发生了一次。更可怕的谣言传遍了整个印度。其内容是,会有范围更广的地震发生。这些谣言没有任何科学证明。但丁费斯延格不接的是,人们为什么会散步这种灾难性的,令人不安的谣传呢?不久,他恍然大悟:谣传不是用来增加不安的,而是用来为不安辩护的。也就是说,即使他们在灾区外,这些人还是感到非常害怕。这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虽然缺乏科学证据,他们的这种害怕却无法调适。因为,他们散布这种谣传以证明他们的害怕是事出有因的,进而也就降低了他们的认知失调。他们使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与自身的感受和行动相一致。

  

  费斯延格的理论观点是:通常情况下在我们的社会里,个人所公开表达的看法与其私下里的观点或信仰是相一致的。因此,如果你相信X,但你却空开主张非X,那么你将会体验到这种有认知失调引起的不适感。不过,如果你识别到,自己之所以公开主张非X是由于某种不得以的原因,如压力。奖励,或者惩罚,那么你的认知失调将大大降低或者消失。因此,越将不一致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选择,你的认知失调就会越严重。

  因此,在钱较少的情况下,你真正的观点将会有更大的改变。

  引起撒谎行为的压力越大,则改变原有观点的倾向越弱。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有两个基本过程足以使我们改变自己原有的观点和态度:其一是劝说,即其他人不遗余力的说服你改变自己的观点;其二就是认知失调。(我个人感觉很关键,很贱)

 

  阿诺松坚信认知失调在改变现实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他解释说:‘我们大多数人经常会有言行不一的时候,这是因为我们会对这样的行为熟视无睹。但是如果有人站出来而且迫使你正视它,你可能就不会再对其置之不理了’

 

第七章 人格

  有时候你会问自己:‘我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人格心理学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任何特征不会每天,每周抑或每天都有变化。相反你的人格特征总有一些是恒定且可预测的。

  

25 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

  当人们把自己的行为后果归因为运气,命运或是他人力量的影响时,罗特认为这种人持有外空点(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的信念,与之相反,如果人们把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行为和人格特征,则他们就具有一种内控点(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的信念。

  斯特里克兰发现,内控型个体一般对自己的健康更加负责,且更可能采取健康的行为方式(如不吸烟以及养成更合理的营养他陪习惯等),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更加关心如何避免意外事故。顺便提及的是,研究已经发现内控型个体一般应激水平较低,而且很少患有压力有关的疾病。

  当你身处困境,感觉事情并没有按照你想象的方式发展时,会不会觉得自己有些可怜?心理学家把这种反应称作‘自怜’。

  对控制点的信念,自怜倾向得分高的个体,普遍表现出外控倾向,认为他们自己会受到运气和其他力量的控制。

  

  隐含在罗特的控制点概念中的一个假设是,内控水平高的人可以更好的自我调节并适应生活。但罗特在他后期的著作中告诫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内控水平高的人,必须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如果一个人打算改变一种不可能改变的情景的话,那么挫折,沮丧和抑郁很可能随之而来。当存在于个体以外的力量确实控制着行为的后果时,最现实也是最健康的行为方式使采取外控点的态度。

 

27 和心脏赛跑

  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有人向你提出这一问题,你很可能会把自己较为明显的主导特征作为对该问题的回答。这些人格特征通常被称为‘特质’,他们在使你称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格特质具有跨情境和跨时间的一致性,

  简单的说,A型人格是指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个体的整个人格面貌。(比如说,长时间处于疲劳驾车,竞争性环境,心脏病人。)

  

  个体的某些特殊行为模式能大大增加某些严重生理疾病患病几率。

 

第八章  精神病理学

  习得性无助 这一现象之所以与精神病理学有关,是因为其拓展了对人类抑郁的理论解释。

30 你再次获得防御!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针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大量的批评。特别是近40年,他的工作受到了来自科学界兖州的质疑。批评家们认为,他的许多理论要么不能被科学检验,要不就是被证明为不可信。因此,尽管没有人怀疑弗洛伊德的历史重要性,但当今绝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对他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的性欲发展阶段理论和人们心里问题的根源理论持否定态度。然而,他的某些方面的工作多年来一直得到了积极的评价,目前已被相对广泛的接收,其中之一就是他的‘防御机制’的概念。

  为了检验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的观点,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假设,人格是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按照‘快乐原则’行动。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行动。

  防御机制的基本工鞥呢是改变现实以避免焦虑。压抑,退行,投射,反向作用,升华作用。

 

31 习得性无助

  当一个人控制特定时间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他将停止这种尝试。如果这种情形出现的太过频繁,这个人就会把这种控制缺失的知觉泛化到所有的情景中,甚至泛化到实际上能够控制的情况。于是,他开始感到自己像一颗‘命运的棋子’任人摆布,无助而抑郁。赛里格曼吧这种抑郁的产生原因成为习得性无助。

  无助的狗和抑郁的人都从以往的特殊经历中习得自己的行为是徒劳的。无论狗做什么,它都无法逃脱点击。而人也有无法控制的事件,如爱人的去世,父母的粗暴。失业或严重的疾病等。

  研究发现,面对生活袭击或核战争时,人们的无助感倾向于产生反应不足(如拒绝做任何事或坐以待毙)或反应过度(如盲目恐慌)。面对这样的危险时,这两种反应都是完全无效的。

  预期焦虑,就像谚语中描述的那样一直在等待另外一只鞋掉下来。

  以下来源于百度百科:

  预期性焦虑在生活中很常见。对未来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担心.其担心和烦恼的程度与现实不相称。

  预期性焦虑在生活中很常见。通常,这类患者会非常担心即将发生的事件会出现最坏的结局,他们会时刻等待不幸的到来,从而表现出很消极的心态。患有这类焦虑症的人,总是有很强的挫折感,会认为某些尚未发生的事存在威胁,从而对其产生紧张不安,担忧害怕的情绪。同时,他们还会对引起焦虑的事难以适应,而且愈演愈烈。甚至对事情的细枝末节也极为敏感,以至于因此终日烦躁而难以自拔。

  预期性焦虑只是一种心理障碍,经过适当的调整和治疗完全可以治愈。首先,要减少自我关注,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用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例如运动,音乐等;其次,要增强自信心,用成功的经历激励自己;再次,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只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就可以了,不要过分注重结果;最后,要避免自尊心过强。自尊心太过强就容易患得患失,从而为尚未发生的事情担忧不已。

 

32拥挤导致行为失常

 

第九章 心理治疗

  

34 缓解你的恐惧心理

  神经症目前是一个过时的概率,它过去常用于描述以极端焦虑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心理障碍。现在这些问题统称为‘焦虑障碍’。最常见的与焦虑有关的障碍是恐惧症,惊恐障碍和强迫症。

  恐惧症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恐惧。换句话说,它是一种与实际危险不相称的恐惧反应,是非理性的。

  记住,恐惧症是你通过联想产生的,因此,你将以同样的方式消除恐惧症。

 

第十章 社会心理学

37 言行不一

  人们的‘社会行为’与他们口头表达的社会态度很少具有一致性。换句话说,人们的言行并不一致。(比如,你喜欢养猫吗?你愿意在自己的旅馆中接待亚洲人吗?)

39 你会伸出援手吗?

  纽约大学的约翰.达利 和 哥伦比亚的比伯.拉塔内吧这种在突发事件中的帮助行为称为‘旁观者介入’行为,反之,叫‘未介入’行为。

  他们认为没人去帮助凯迪的原因是存在一种他们称为‘责任扩散’的现象。

 

  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被试行为结果的不同于被试认为的在场人数的不同有关。别人的在场改变了你的行为,这叫‘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很明显,社会影响在本研究中扮演者一个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仍然有疑问,为什么其他人的出现会对我们有如此巨大的影响?

  达利和拉塔声称,已有证据支持他们的‘责任扩散’理论。随着团体内人数的增多,被试在突发事件中采取行动的个人责任就减少了。对于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被试来说,他们很可能认为有人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与此相关的是,不仅是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了,反过来因不提供帮助而受到的良心责备和内疚也扩散了。在我们的文化中,帮助别人是积极的行为,拒绝和不肯帮助别人会带来羞愧感。

 

40 无条件服从?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研究在整个心理学史上极负盛名,并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性,即时这个命令违背他们自己的道德和伦理原则。

 

  命令1:请继续

  命令2:实验需要你继续

  命令3:继续进行是绝对必要的

  命令4:你别无选择,你必须继续。

  

  米尔格拉姆指出,从童年开始。他们就知道昧着良心去伤害别人是不道德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呢?主试是一个处于权威地位的人,但是你仔细想想,他到底有多少权利呢?他没有任何权利发号施令,被试若拒绝执行命令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很显然,是 情境 本身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得服从倾向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想。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654321cc/p/9185609.html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