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学习笔记

一、要点:
数据库简介
概念模型
数据模型
数据库规范化
 
二、数据库简介
数据库是信息系统设计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设计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开发的成败和优劣。在信息系统中,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业务需求、信息需求和处理需求,确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一致性约束的过程。数据库设计分为概念设计(概念结构设计)和模型设计(逻辑结构设计)

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仅仅是一个概念,是对这种数据集合的统称。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统一管理,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提供多用户共享。因此,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这一类软件的统称,如Access、SQL Server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类似的Foxpro、Mysql、Oracle等都分别是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
2、数据模型
  从数据库对数据管理的模式分类,数据库有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较常见的是关系模型。
3、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数据管理指的是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四、概念模型
      即数据库概念设计,它是针对现实世界,通过对其中信息实体的收集、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数据库概念结构的过程。概念结构也叫概念数据模型,它应该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组织的业务模式、信息结构和信息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对信息的加工、存储和查询要求等。概念数据模型是对数据的抽象描述,它应该独立于具体的数据处理细节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1、实体、信息和数据
      分别描述了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记录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三个不同范畴的概念。现实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事物都以其固有的特征和行为客观地存在和运动着,这些内容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形成了信息,要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以便被加工和利用,就必须利用数据这一载体形式。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被管理的对象就是客观事物,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记录就分别表现为信息和数据的形式。分清这三个相互映射的范畴的对应概念非常重要。
2、实体-关系模型
     概念模型,即“实体-关系”模型。它具有三种基本成分:实体、关系和属性。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常用“E-R图”来表示。
(1)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如图9.3中的“学生”、“课程”,在管理信息系统中,这些实体对应的事物就是被管理的对象。实体不仅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有形的物本,也可以是我们思维过程中的一个概念,如“定额”、“职称级别”、“工资等级”、“学生类别”、“学科性质”等。
(2)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一些特性,一般使用一组属性来描述一个实体的特征,即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如图9.3所示,学生可由学号、姓名、系别等组成。课程可以用课程编号、课程名、主讲老师等属性来描述。
(3)域是属性的取值范围。例如,性别的域为“男”、“女”,月份的域为1~12的整数。

4)关系是实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如学生与老师间的授课关系、学生与学生间的班长关系。关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三种不同类型。关系也可以有属性,如学生与课程之间有选课联系,每个选课联系都有一个成绩作为其属性。
(5)关系的元或度,参与关联的实体集的个数称为关系的元。图9.3中,学生选修课程是二元联系。
(6)能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称为主码。一个实体集中任意两个实体在主码上的取值不能相同。如学号是学生的实体主码。注意:主码对应数据库中的关键字域,但在实体-关系图中称码为“主码”,而不是叫关键字,关键字是数据库中的概念。

3.E-R图的画法
    我们在考察了客观事物及其联系之后,即着手建立E-R模型。在模型设计中,首先根据分析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利用分类、聚集、概括等方法抽象出实体,并一一命名,再根据实体的属性描述其间的各种关系。E-R模型中,用矩形表示实体,实体间的关系用菱形表示,用无向边把实体和关联连接起来,在边上标明联系的类型。实体的属性可以用椭圆表示,并用无向边把实体和属性联系起来。
用E-R图来表示某个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的概念模型。对日常教学管理进行认识分析,日常教学管理涉及的实体有: 
    学生: 属性有学号、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 
    教师: 属性有教师编号、姓名、学历和专长 
    课程: 属性有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
    院系: 属性有院系编号、院系名称、联系电话
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1)一个院系可以容纳若干个教师和学生,而一个教师或学生只能隶属于一个院系,因此院系和教师之间以及院系与学生之间是一对多的联系。 
(2)一个院系可以开设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只能由一个院系提供,因此院系和课程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的。 
(3)一个教师可以教授多门课程,而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位教师主讲。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和课程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 
(4)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被若干个学生选修。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多对多的。 
4、设计E-R图应遵循的原则
E-R图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它抽取了客观事务中人们所关心的信息,忽略了非本质的细节,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精确地描述。设计E-R图应以下原则遵循的原则:
(1)首先针对特定用户的应用,确定实体、属性和实体间的联系,作出反映该用户视图的局部E-R图。 
(2)综合各个用户的局部E-R图,产生反映数据库整体概念的总体E-R图。在综合时,删掉局部E-R图中的同名实体,以便消除冗余,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3)在综合局部E-R图时,还要注意消除那些冗余的联系,冗余信息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使维护工作复杂化,但有时也要折中考虑,有时必要的冗余会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4)综合时也可以在总体E-R图中增加新的联系。 

五、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相对概念模型而言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在数据库系统中,对现实世界中数据的抽象、描述以及处理等都是通过数据模型来实现的,关于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关系,可以说数据模型在数据库系统设计中是用来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架构,是数据库系统实现的基础。
目前,主要的数据模型是关系模型。
用关系(二维表格数据)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关系数据模型。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型由一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现在以学生登记表为例,介绍关系模型中的一些术语。
(1)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如学生登记表;
(2)元组(Tuple):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3)属性(Attribute):表中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如这张表中对应6列,对应6个属性(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名和年级);
(4)码(Key):也称为码键。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如学生登记表中学号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学生,也就成为本关系的码; 
(5)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如人的年龄一般在1-100岁之间,性别的域是(男,女),系别的域是一个学校所有系别的集合;
(6)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六、数据库规范化
      在关系模式设计时,经常存在的数据存储异常现象:数据冗余、修改异常、插入异常、删除异常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关系数据库规范化。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就是关系数据库中的每一个关系(二维表)都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awking-520/p/8648197.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