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人民日报:触摸互联网“下一代”

2004年3月19日,中国启动了首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采用IPv6技术。随着IPv4地址的耗尽,中国在短短10年内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IPv6网络,尽管IPv4地址预计在2007年前分配完毕,但中国网民人均IP地址匮乏,推动了互联网大厦的‘二期工程’——IPv6的发展。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2004年3月19日,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正式开通。这个光纤长度达6000多公里的网络将北京、上海、广州的数十所高校连在一起,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由此全面从IPv4到IPv6:

世界上的事情似乎从来都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1983年,当网络设计师们开始为因特网定制“门牌号”的时候,他们不会想到:43亿个编号这么快就被分配殆尽;1994年4月20日,当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因特网的国家时,人们也很难想象,这个迟到了近30年的国家(因特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1969年建立的阿帕网)会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就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采用纯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

第一代互联网已力不从心

———地址危机催生互联网大厦“二期工程”

阿帕网最初只有4个节点,一经诞生就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发展到1983年,科学家们迫切地感到,亟须制定一个互联互通的统一规则,把全世界大大小小的类似网络连接起来。这个规则被命名为TCP/IP,其中的“IP”,叫做网络互联协议。

在当时看来,这个修改了4版的IPv4协议足够先进,互联网的大厦在其奠定的基础上节节升高。然而事实证明,大厦设计师们对自己制定的规则太乐观了,而对大厦的建设速度则太过保守了。

“就像计算机的‘千年虫’问题,谁料到它会在新世纪来临时带来如此巨大的隐患呢?”清华大学网络中心王继龙博士边说边摇头,“IPv4的地址危机比捉住‘千年虫’还要复杂和棘手。”

到2003年,43亿个IP地址已经分配掉约70%,剩下的地址预计在2007年前也将被瓜分干净。由于地址分配的权力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他们占有的资源非常丰富,而其他国家的情况就差远了。“目前大约每3.5个中国网民才共用一个IP地址。全中国的IP地址加起来,还没有美国一所大学的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