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本公众号
写在前面
去年的时候,我自己开发运营过一个微信小程序。就在用户数开始起量的时候,被微信封禁了,很可惜。不久前,由于部门业务的需要,我又开始转到小程序开发。到今天,对小程序也渐渐熟悉了,本文谈一谈我对于小程序开发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注:本文仅为个人目前的观点,若有不恰当的地方,欢迎指出、讨论。本文的小程序特指微信小程序。
概况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小程序开发,我觉得是:没什么意思。
关于这一点我也和几个前同事聊过,大部分人的感受也都是:没啥可搞的,没意思,堆业务。而业内对小程序的关注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同构上,即写一套代码,多处运行。比较知名的框架,有taro,uni-app,以及官方推出的kbone等。当然,还有一些处在放弃边缘或不再维护的框架,比如wepy,mpvue等。
关于对官方原生开发方式的关注和最佳实践等,业内谈及得不多。
微信小程序由微信团队推出,有自己的一套封闭的开发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