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画图片大全浇水机器人_首都科学讲堂丨科幻电影中的科学(上)

如何通过科幻电影在孩子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如何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创造力?

本期首都科学讲堂之极简科学课,邀请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科普中国 2019 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王元卓,和大家一起分享跨越 30 多年的科幻电影对他的科学启蒙、科学研究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流浪地球》《星际穿越》《火星救援》中的天文学知识,用“科学家奶爸的宇宙手绘”告诉你如何轻松看懂科幻大片中科学知识的小“秘密”,与您共话培养孩子科学兴趣的经验之谈。让我们跟着“网红奶爸”一起遨游宇宙吧! 384ffafaea99b51cf27b59dc19891ec4.png

摄影/张星海

主讲嘉宾:

王元卓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学与技术协会秘书长,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科普中国2019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信息技术新工科联盟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工作委员会主任

科幻电影中的科学(上)

科幻为孩子播下科学种子

科幻跟科学有什么关系呢?科学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是非常写实的;而科幻通常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非常写意。

科幻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把一些科学的理论向未来延伸,是对未来自然界产生的幻想。二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比如:科学幻想对科学发展有着预言和推动作用,它是科学发展的助燃剂。而科学的不断发展也会带动科学幻想的升华,它是科幻作品创作灵感的燃料库。 e7151f3df2d9750a640d7a7b2236d439.png

大家都熟悉科幻电影,那么什么是科幻电影呢?我的回答是:科幻电影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人们的科学幻想情节和假设场景。科幻电影有虚构、幻想成分,但是它的基础是人类的科学技术,并且遵循自然定律,与真实生活密不可分。值得大家观看的经典科幻电影有《霹雳五号》《月球旅行记》《2001太空漫游》,等等。

1986年上映的《霹雳五号》,对我走上科研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霹雳五号》讲述了一个被雷击中的机器人,拥有了人类的情感、意识和超强能力的故事。我记得,当时我和同学们都希望拥有那样呆萌可爱而又非常先进的机器人,并且非常想和“霹雳五号”成为朋友。

1991年,正在上中学的我对科幻动画片《变形金刚》到了痴迷的程度,在兴趣的驱使下,我使用200多个易拉罐制作了一个高达一米、可以变形的“擎天柱”,这个放置在自己床头的“擎天柱”伴我度过了中学时代。

2008年,科幻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的全球票房累计超过了5.3亿美元,片中名叫瓦力和伊娃的机器人,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可见机器人题材的科幻影片多么受人喜欢,也正是因为喜爱和兴趣,才让科幻电影在很多人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2014年,为了我的大女儿,仅耗时一周,就用极其简单的材料做了一个可以简单对话的小机器人——瓦力。读幼儿园的大女儿总把“瓦力”带到学校,因为这个机器人让她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

2015年、2016年,我又使用废旧铁皮和网络上购买的元器件,为小女儿制作了性能更加强大的“瓦力二号”和“瓦力三号”。可以通过脑电波互动,可以双足跳舞和做复杂动作,可以智能对话的“瓦力三号”已经成为我家重要一员。 e509aa7d35ba5e70e746ef444b02f36e.png 左为大女儿月月,中为“瓦力三号”机器人,右为小女儿心心

我特别想和家长们分享的是:我并不是研究机器人的,只是一个机器人爱好者,我做机器人的技能和很多家长一样,所以只要大家想做,就可以实现。而且我和孩子们制作的机器人,是任何地方见不到的、买不到的,是独一无二的。

从1991年的“擎天柱”到2016年的“瓦力三号”,这25年里,我心里面的那颗种子一直都在,直到它生根发芽。我认为,一旦科学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就有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开花结果。

所以我想和大家说,“曾经的梦想,现在就可以用如此简单的方式出现在普通人的生活当中,必须要向在我们心中埋下科学种子的科幻电影致敬!”

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很多家长朋友们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不远的将来哪些职业有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我的回答是: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会被取代,比如超市的收银员、安全监控员,等等。还有就是可以用一个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的职业会被取代,比如翻译。

我们的孩子们应当重点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我的答案很简单: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作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向的科研人员,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首先要设定目标,然后是要制定简单可行的方案,而且方案要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最关键的第三步是动手实施。

按照我的经验,以上三个步骤,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创新意识,又可培养、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创造力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它可以从国家层面体现出来,比如神舟系列飞船、量子计算机,等等。它还可以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创意画、剪纸、科技作品,等等。

在我看来,创造力可能无法带给我们财富,但它可以让我们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成就感、新鲜感,甚至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个人觉这些远比财富和名声更重要。

如何更好地发挥或者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呢?我非常认同美国著名积极心理学专家米哈提出的“心流”理论,“心流”能驱动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某一项工作中,并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当然,激发孩子们创造力、创新意识最好的动力要算好奇心和兴趣了。我们可以不断寻找让自己感到新奇的事情,还可以通过参与、体验和感受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我的大女儿月月五岁的时候想亲手做个蝴蝶风筝。在我的启发下,她决定做一个用棉线和竹子就能搞定的传统风筝。月月手绘了风筝图案,而且全程参与了风筝的捆扎、粘贴。

2019年月月十岁了,她的风筝依然可以在蓝天飞舞。女儿自豪地说,“爸爸,天上只有我们这一个风筝是我们自己做的。”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孩子们享受成果的过程,也就是激发他们好奇心和兴趣的过程。

4205e5058a3f83186d7a063aafb6e1aa.png

大女儿月月和爸爸王元卓做了一个传统的棉线、竹子风筝,

月月还亲自手绘了风筝的蝴蝶图案 我两个女儿的动手能力是在不断训练、反复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每年的腊月二十五,我都会和孩子一起画葫芦。腊月二十八,我都会和女儿们剪窗花,她们的每一笔、每一剪都是创造力、动手能力的体现。 947405322ebe4765af7d6c195b0a50a3.png 两个女儿动手画葫芦

其实,孩子们的创造力离不开模仿。我的大女儿模仿我的手绘,制作了包括鬼谷子、苏秦、张仪、庞涓在内的战国人物手绘,并且描绘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大女儿的手绘在微博上,竟有了100多万的阅读量和互动。小女儿看到我的手绘,也有了创作的念头。六岁时,她模仿着我的作品写了她自己的小说并配图,起名《The Island of Treasure》。

当然,家长要留给孩子试错的空间,还要搭建培养孩子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试错平台。孩子画错了、剪坏了、作品作废了没关系,我们重新开始。我在家里面给孩子们做了黑板墙,在这面墙上,孩子们可以尽情地乱写乱画,可以绘制她们想要的各种图案。

我从事科研最真切的感受是:创造和创新有时是一种情怀,而非急功近利。孩子们的创造力正在拥抱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很有可能孩子们的创新想法会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而且不会像我从“擎天柱”到“瓦力三号”那样一等就是25年。所以,拥有创造力就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乐趣,让我们享受更多的幸福。

内容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c4e799a6e2b7ba42fb8f056b189af614.gif

    点击下方 “近期文章” 回顾更多资讯

  • 首播 | 科学教育馆 《展品中的科学》系列节目

  • 应急科普丨遇到城市内涝该如何科学避险?

  • 突然被隔离,或者正焦急等待隔离结束?这段期间也要关注自己和家人的精神健康

  • 关于征集科学教育馆能力提升 系列学术沙龙的通知

  • 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2020年第二批招聘公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