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高考化学反应历程专项复习.doc

高考化学反应历程专项复习.doc

反应历程一选择题(共16小题)1我国科学家研究出在Sln催化剂上实现高选择性、高活性电催化还原CO2制甲酸。图1表示不同催化剂及活性位上生成H的能量变化,图2表示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ln/S表面更容易生成HBS2与K(H2O)n微粒间的静电作用促进了H2O的活化CCO2经两步转化生成HCOODHOHH2*OH相对能量变化越小,越有利于抑制H复合成H22通过实验与计算机模拟,发现在金催化剂表面上反应CO(g)H2O(g)CO2(g)H2(g)的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经历“过渡态”的过程中HO键发生断裂BCOOHHH2OCOOH2HOH需要吸收能量1.57eVC在金催化剂作用下,CO(g)H2O(g)CO2(g)H2(g)H0D使用金做催化剂,能减小反应CO(g)H2O(g)CO2(g)H2(g)的焓变3科研工作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来研究钌催化剂表面不同位点上合成氨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位点A上合成氨的反应历程,虚线表示位点B上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可以判断合成氨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氮气在位点A上转变成2N*速率比在位点B上的快C整个反应历程中活化能最大的步骤是2N*3H22N*6H*D从图中知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位点可加快合成氨的速率4水煤气变换反应为CO(g)H2O(g)CO2(g)H2(g)。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0B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COOHH2O(g)COOHH2OC步骤只有非极性键HH键形成D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70eV5热催化合成氨面临的两难问题是采用高温增大反应速率的同时会因平衡限制导致 NH3 产率降低。我国科研人员研制了 TiHFe 双温区催化剂(TiH 区域和 Fe 区域的温度差可 超过 100)。TiHFe 双温区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氮气分子被催化剂吸附的过程B在高温区发生,在低温区发生C为 N 原子由 Fe 区域向 TiH 区域的传递过程D使用 TiHFe 双温区催化剂使合成氨反应转变为吸热反应6氢气可将CO2还原为甲烷CO2(g)4H2(g)CH4(g)2H2O(g)科学家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Pt/SiO2催化剂表面上CO2与H2的反应历程,前三步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 Pt/SiO2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表示过渡态)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第一步反应过程断裂氢氢键和碳氧键,形成氧氢键B第三步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最小C第三步的总反应可表示为OHHH2O(g)D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过渡态的过程会释放能量7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在CuZnOZrO2催化剂上CO2加氢制甲醇过程中水的作用机理,其主反应历程如图所示(H2*H*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水能增加甲醇的收率B带*标记的物质是该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C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过程中原子利用率达100D第步的反应式为*H3COH2OCH3OH*HO8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在CuZnOZrO2催化剂上CO2加氢制甲醇过程中水的作用机理;其主反应历程如图所示(H2H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过程中原子利用率达100B带*标记的物质是该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C向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水能增加甲醇的收率D第步的反应式为H3COH2OCH3OHHO9我国科学家利用催化剂Ti/BNT实现低温合成氨,反应历程如图,物种吸附态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BH元素以原子形式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参与反应CNH3在催化剂表面一次性生成并脱附DaTi/BNNT的催化效果比bTi/BNNT好10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其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如图是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过程需吸收能量,过程则放出能量B常温下该反应难以进行,是因为常温下反应物的化学键难以断裂C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的H变小而使反应变得更容易发生D该过程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11电化学固氮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氮气的还原合成氨,某课题组提出一种全新的电化学固氮机理表面氢化机理示意图如图,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表面氢化机理中,第一步是H的还原反应B在表面*H原子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N2与表面*H原子反应生成*N2H4中间体C电化学固氮法较传统工业合成氨法,具有能耗小、环境友好的优点D若竞争反应(析氢反应)的活化能显著低于固氮反应,则析氢反应的速率要远远高于固氮反应12中国科学家在合成氨(N23H22NH3H0)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报道了LiH3d过渡金属这一复合催化剂体系,并提出了“氮转移”催化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过程中有非极性键断裂与形成B复合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复合催化剂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焓变D低温下合成氨,能提高原料转化率13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特尔以表彰其对于合成氨反应机理的研究,氮气和氢气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部分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2(g)3H2(g) 2NH3(g)H92 kJ/molA升高温度不能提高一段时间内NH3的产率B图过程吸热,图过程放热CN2在反应过程中三键均发生断裂D反应过程中存在NH、NH2等中间产物14我国科研人员使用催化剂CoGa3实现了H2还原肉桂醛生成肉桂醇,反应机理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肉桂醛分子中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B苯丙醛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还原反应过程发生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D该催化剂实现了选择性还原肉桂醛中的醛基15我国科研人员使用催化剂CoGa3实现了H2还原肉桂醛生成肉桂醇,反应机理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肉桂醇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缩聚反应B苯丙醛、肉桂醛、肉桂醇都是芳香族化合物C还原反应过程发生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D该催化剂实现了选择性还原肉桂醛中的醛基二多选题(共2小题)16电催化N2还原制NH3的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2生成NH3是通过多步还原反应实现的B两个氮原子上的加氢过程同时进行C析氢反应(H*H*H2)不会影响NH3的生成DNH3的及时脱附有利于增加催化剂活性位17乙炔在Pd表面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Pd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吸附反应为放热反应B该正反应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85 kJmol1CPd为固体催化剂,其表面积大小对催化效果无影响DC2H2H*C2H3只有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三解答题(共6小题)18化学环分解氯化铵的纯碱和氯乙烯集成清洁工艺如图(1)“释氨反应”步骤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NH4ClNH3(g)HCl(g)H163.57 kJ/molMgO(s)HCl(g)MgOHCl(S)H102.23 kJ/mol则总反应NH4Cl(s)MgO(s)NH3(g)MgOHCl(s)H kJ/mol(2)“释氯反应”可能的化学反应有iMgOHCl(s)MgO(s)HCl(g)H97.50 kJ/moliiMgOHCl(s)HCl(g)MgCl2(s)H2O(g)H2.89 kJ/moliiiMgCl2(s)H2O(g)MgO(s)2HCl(g)H94.61 kJ/mol如图为“释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各组分的平衡组成,回答下列问题应选择的最佳反应温度是 520C时,释氯反应器的压强为P,计算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Kp (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原料气增加水蒸气的目的是 (3)“氯乙烯反应”中,CHCH(g)HCl(g)CH2CHCl(g)的反应机理如图,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碳碳叁键的键能M1 HCCH(填“”或“”)“M2M3”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决速步骤为 (4)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A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NH3、MgO、HClB“石灰窑”和“纯碱反应”的副产物可实现资源化利用C利用MgO作为吸附剂可有效实现NH3与HCl分离D减少了从氯碱工业的产品获取HCl的电能消耗19合成氨是目前最有效工业固氮的方法,解决数亿人口生存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研究利用铁触媒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ad”表示。由图可知合成氨反应N2(g)H2(g)NH3(g) 的H kJmol1该历程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当进料体积比V(N2)V(H2)13时平衡气体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500时,反应平衡常数Kp(30MPa) Kp(100MPa)。(填“”、“”、“”)500、30MPa时,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为 (保留2位有效数字),Kp (MPa)2(列出计算式)。(3)科学家利用电解法在常温常压下实现合成氨,工作时阴极区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其中电解液为溶解有三氟甲磺酸锂和乙醇的惰性有机溶剂。阴极区生成NH3的电极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A三氟甲磺酸锂的作用是增强导电性B该装置用金(Au)作催化剂目的是降低N2的键能C选择性透过膜可允许N2和NH3通过,防止H2O进入装置20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1)德国化学家FHaber从1902年开始研究N2和H2直接合成NH3在1.01105Pa、250时,将1 moIN2和1 mol H2加入aL刚性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NH3体积分数为0.04;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至450,测得NH3体积分数为0.025,则可判断合成氨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在1.01105Pa、250时,将2 mol N2和3 mol H2加入a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H2平衡转化率可能为 (填标号)。A4B4C.47D8(3)我国科学家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铁掺杂W18049纳米反应器催化剂表面上实现常温低电位合成氨,获得较高的氨产量和法拉第效率。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需要吸收能量最大的能垒(活化能)E ev,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通入H2体积分数过大,可能造成 。(4)T时,在恒温恒容的密闭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过程中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表示N2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填“A”、“B”或“C”,)。与(1)中的实验条件(1.01105Pa、450)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在025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在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mol2L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1将二氧化碳还原转化为有用的化学产品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1945年 Ipatieff等首次提出可在铜铝催化剂上用CO2加氢合成甲醇。已知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O2(g)H2(g)CO(g)H2O(g)H141.17 kJmol1CO23H2(g)CH2OH (g)H2O(g)H249.47 kJmol1CO(g)2H2(g)CH3 OHO(g)H3H3 kJmol1CO2和H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通入某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气体的总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p1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2;为提高CO2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和压强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2)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可将CO2转化为甲烷(如图2所示)。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是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氢气可将CO2还原为甲烷,反应为CO2(g)4H2(g)CH4(g)2H2O(g)。Shyam Kattel等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Pt/SiO2催化剂表面上CO2与H2的反应历程,前三步历程如图3所示,其中吸附在Pt/SiO2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表示过渡态。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过渡态的过程会 (填“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反应历程中最小能垒(活化能)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格哈德埃特尔建立了合成氨反应机理,T673K时,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的能量单位为kJmol1(注图中“吸”表示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请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氨反应的机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2N2吸2N2N吸 ;NH吸H吸NH2吸;NH2吸H吸NH3吸NH3(2)T673K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为 (3)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3v正(N2)v逆(H2) b.3v正(N2)v正(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4)液氨与水颇为相像,它能溶解多种无机及有机分子,其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2NH3NH4NH2(某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1030)液氨中的pNH4与水中的pH类似,则该温度下液氨的pNH4 (5)盐酸肼(N2H6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原理与NH4Cl类似写出盐酸肼第一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盐酸肼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填序号) ac(Cl)c(N2H62)c(H)c(OH) bc(Cl)c(N2H5H2O)c(H)c(OH) c2c(N2H62)c(N2H5H2O)c(H)c(Cl)c(OH) dc(N2H62)c(Cl)c(H)c(OH)23催化剂是化工技术的核心,绝大多数的化工生产需采用催化工艺。(1)催化剂的选择性指在能发生多种反应的反应系统中,同一催化剂促进不同反应的程度的比较,实质上是反应系统中目的反应与副反应之间反应速度竞争的表现。右图所示为一定条件下1mol CH3OH与O2发生反应时,生成CO、CO2或HCHO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O2(g)和生成物H2O(g)略去在有催化剂作用下,CH3OH与O2反应主要生成 (选填“CO或CO2或HCHO”)。(2)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国科学家哈德埃特尔,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进行的反应,开创了表面化学的方法论。埃特尔研究的氮气和氢气分子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发生的部分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以提高一段时间内NH3的生产效率B图示中的一以及后面几个过程均是放热过程C此图示中存在HH键断裂和NN键断裂,以及NH键的形成过程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Cu(NH3)2Ac(醋酸二氨合亚铜,Ac代表醋酸根)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中的CO,其反应是Cu(NH3)2AcCONH3Cu(NH3)3AcCOH0 生产中必须除去原料气中CO的原因是 ;Cu(NH3)2Ac溶液吸收原料气中的CO的生产适宜条件应是 。氮循环是指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存在较多蓝、绿藻类的酸性水体中存在如有图所示的氮循环,请回答相关问题。(3)NH4硝化过程的方程式是2NH43O22HNO32H2O2H,恒温时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发生该反应,能说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A溶液的pH不再改变BNH4的消耗速率和H的生成速率相等C溶液中NH4、NH3H2O、HNO3、NO2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实验测得在其它条件一定时,NH4硝化反应的速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A所示,温度高于35时反应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4)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对人和动植物都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因此要对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的废水进行处理。处理亚硝酸盐的方法之一是用次氯酸钠将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反应方程式是ClONO2NO3Cl在25和35下,分别向NO2初始浓度为5103 mol/L的溶液中按不同的投料比加入次氯酸钠固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平衡时NO2的去除率和温度、投料比的关系如图B所示,a、b、c、d四点ClO的转化率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3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反应历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我国科学家研究出在Sln催化剂上实现高选择性、高活性电催化还原CO2制甲酸。图1表示不同催化剂及活性位上生成H的能量变化,图2表示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ln/S表面更容易生成HBS2与K(H2O)n微粒间的静电作用促进了H2O的活化CCO2经两步转化生成HCOODHOHH2*OH相对能量变化越小,越有利于抑制H复合成H2【解答】解A能量越低,反应越易进行,更容易生成H,由图可知Sln/S催化效果更好,故A正确;BS2与K(H2O)n微粒间的静电作用,可促进了H2O的活化,利于水的电离,反应容易进行,故B正确,C由图可知,CO2经三步转化生成HCOO,故C错误;D相对能量变化越小,活化能越低,反应较剧烈,反应越易进行,故D正确。故选C。2通过实验与计算机模拟,发现在金催化剂表面上反应CO(g)H2O(g)CO2(g)H2(g)的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经历“过渡态”的过程中HO键发生断裂BCOOHHH2OCOOH2HOH需要吸收能量1.57eVC在金催化剂作用下,CO(g)H2O(g)CO2(g)H2(g)H0D使用金做催化剂,能减小反应CO(g)H2O(g)CO2(g)H2(g)的焓变【解答】解A、由图可知,经历“过渡态”的过程为CO*H2O*H2O(g)CO*H*OH*H2O(g),即H2O*H*OH*,所以经历“过渡态”的过程中HO键发生断裂,故A正确;B、COOHHH2OCOOH2HOH的过程中,能量变化为0.16eV1.41eV,即吸收1.57eV能量,故B正确;C、金催化剂作用下,总反应为总反应为CO(g)H2O(g)CO2(g)H2(g),能量变化00.72eV,即H0.72eV0,故C正确;D、使用金作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途径、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移动方向,所以不能化学反应的焓变,故D错误;故选D。3科研工作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来研究钌催化剂表面不同位点上合成氨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位点A上合成氨的反应历程,虚线表示位点B上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可以判断合成氨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氮气在位点A上转变成2N*速率比在位点B上的快C整个反应历程中活化能最大的步骤是2N*3H22N*6H*D从图中知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位点可加快合成氨的速率【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合成氨反应反应物始态*N23H2其相对能量为0eV,生成物为*2NH3的相对质量约为1.8eV,前者的相对能量比后者高,属于放热反应,故A正确;B图中实线标示出的位点A最大能垒低于图中虚线标示出的位点B最大能垒约1.3eV,活化能越低,有效碰撞几率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故B正确;C图象分析得到整个反应历程中2N*3H22N*6H*活化能几乎为0,为最小,故C错误;D图象可知氮气活化在位点A上要快,故D正确;故选C。4水煤气变换反应为CO(g)H2O(g)CO2(g)H2(g)。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0B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COOHH2O(g)COOHH2OC步骤只有非极性键HH键形成D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70eV【解答】解A图象分析可知水煤气的生成过程经过了过渡态1和过渡态2,最后生成产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反应的焓变小于0,故A错误;B结合图分析判断,对照COOHHH2O(g),COOHHH2O,可知步骤发生的反应COOHH2O(g)COOHH2O,故B正确;C步骤除非极性键HH键形成,还有HO键的断裂,故C错误;D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86eV(0.16eV)2.02eV,E逆1.41eV(0.83eV)2.24eV,故D错误;故选B。5热催化合成氨面临的两难问题是采用高温增大反应速率的同时会因平衡限制导致 NH3 产率降低。我国科研人员研制了 TiHFe 双温区催化剂(TiH 区域和 Fe 区域的温度差可 超过 100)。TiHFe 双温区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氮气分子被催化剂吸附的过程B在高温区发生,在低温区发生C为 N 原子由 Fe 区域向 TiH 区域的传递过程D使用 TiHFe 双温区催化剂使合成氨反应转变为吸热反应【解答】解A经历过程之后氮气分子被催化剂吸附,并没有变成氮原子,过程中氮氮三键没有断裂,故A正确;B为催化剂吸附N2的过程,为形成过渡态的过程,为N2解离为N的过程,以上都是吸热反应,需要在高温时进行,而为了增大平衡产率,需要在低温下进行,故B正确;C由题中图示可知,过程完成了TiHFe*N到TiH*NFe两种过渡态的转化,N原子由Fe区域向TiH区域传递,故C正确;D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不会因加入催化剂而改变反应热,故D错误;故选D。6氢气可将CO2还原为甲烷CO2(g)4H2(g)CH4(g)2H2O(g)科学家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Pt/SiO2催化剂表面上CO2与H2的反应历程,前三步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 Pt/SiO2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表示过渡态)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第一步反应过程断裂氢氢键和碳氧键,形成氧氢键B第三步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最小C第三步的总反应可表示为OHHH2O(g)D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过渡态的过程会释放能量【解答】解A由图分析可知,第一步反应过程为CO2(g)4H2(g)HOCOH2(g),则反应过程断裂氢氢键和碳氧键,形成氧氢键,故A正确;B由图分析可知,第三步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最小,故B正确;C由图分析可知,第三步反应过程为OHHH2O(g),故C正确;D物质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形成过渡态的过程第三步吸收能量,故D错误;故选D。7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在CuZnOZrO2催化剂上CO2加氢制甲醇过程中水的作用机理,其主反应历程如图所示(H2*H*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水能增加甲醇的收率B带*标记的物质是该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C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过程中原子利用率达100D第步的反应式为*H3COH2OCH3OH*HO【解答】解A反应历程第步需要水,所以向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水能增加甲醇的收率,故A正确;B根据图知,带*标记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最终被消耗,所以带*标记的物质是该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故B正确;C根据图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中除了生成甲醇外还生成水,所以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过程中原子利用率不是100,故C错误;D第步中H3CO、H2O生成CH3OH和HO,反应方程式为H3COH2OCH3OHHO,故D正确;故选C。8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在CuZnOZrO2催化剂上CO2加氢制甲醇过程中水的作用机理;其主反应历程如图所示(H2H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过程中原子利用率达100B带*标记的物质是该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C向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水能增加甲醇的收率D第步的反应式为H3COH2OCH3OHHO【解答】解A根据图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中除了生成甲醇外还生成水,所以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过程中原子利用率不是100,故A错误;B根据图知,带*标记的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最终被消耗,所以带*标记的物质是该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故B正确;C反应历程第步需要水,所以向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水能增加甲醇的收率,故C正确;D第步中H3CO、H2O生成CH3OH和HO,反应方程式为H3COH2OCH3OHHO,故D正确;故选A。9我国科学家利用催化剂Ti/BNT实现低温合成氨,反应历程如图,物种吸附态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BH元素以原子形式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参与反应CNH3在催化剂表面一次性生成并脱附DaTi/BNNT的催化效果比bTi/BNNT好【解答】解A图象分析可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前后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故A正确;B反应过程中氮气和氢离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参与反应,H元素以原子形式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参与反应,故B正确;C图象分析可知,NH3在催化剂表面多次性生成并脱附,故C错误;DaTi/BNNT的催化过程中,能量低,aTi/BNNT的催化效果比bTi/BNNT好,故D正确;故选C。10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其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如图是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过程需吸收能量,过程则放出能量B常温下该反应难以进行,是因为常温下反应物的化学键难以断裂C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的H变小而使反应变得更容易发生D该过程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解答】解A过程为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生成原子需吸收能量,过程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需放出能量,故A正确;B因为氮气中含氮氮叁键,键能大,所以常温下该反应难以进行,是因为常温下反应物的化学键难以断裂,故B正确;CH与反应条件无关,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该反应的H仍然不变,故C错误;D该过程表明,在化学反应中首先是旧化学键的断裂,然后是新化学键的形成,故D正确;故选C。11电化学固氮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氮气的还原合成氨,某课题组提出一种全新的电化学固氮机理表面氢化机理示意图如图,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表面氢化机理中,第一步是H的还原反应B在表面*H原子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N2与表面*H原子反应生成*N2H4中间体C电化学固氮法较传统工业合成氨法,具有能耗小、环境友好的优点D若竞争反应(析氢反应)的活化能显著低于固氮反应,则析氢反应的速率要远远高于固氮反应【解答】解A在表面氢化机理中,第一步是H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BN2与2表面*H原子反应生成*N2H4中间体,质量不守恒,故B错误;C传统工业合成氨需要高温高压下实现,电化学固氮在常温常压下实现,具有能耗小、环境友好的优点,故C正确;D反应的能垒越高,反应速率越小,若竞争反应(析氢反应)的势垒显著低于固氮反应,则决定了析氢反应的速率要快,活化能表示势垒的高度,活化能的大小可以反映化学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越小则速率越快,故D正确;故选B。12中国科学家在合成氨(N23H22NH3H0)反应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报道了LiH3d过渡金属这一复合催化剂体系,并提出了“氮转移”催化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过程中有非极性键断裂与形成B复合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复合催化剂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焓变D低温下合成氨,能提高原料转化率【解答】解A由图可知,转化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存在单质,单质中存在非极性键,所以有非极性键断裂与形成,故A正确;B催化剂通过降低了反应活化能而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复合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故B正确;C催化剂能不改变反应的焓变,所以复合催化剂不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焓变,故C错误;DN23H22NH3H0为放热反应,则低温促进反应正向进行,能提高原料转化率,故D正确;故选C。13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特尔以表彰其对于合成氨反应机理的研究,氮气和氢气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部分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2(g)3H2(g) 2NH3(g)H92 kJ/molA升高温度不能提高一段时间内NH3的产率B图过程吸热,图过程放热CN2在反应过程中三键均发生断裂D反应过程中存在NH、NH2等中间产物【解答】解A反应未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可促进反应的进行,加快反应速率,可提高氨气的产率,故A错误;B图为化学键的断裂过程,为吸热过程,图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为放热过程,故B正确;C反应时,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存在三键的断裂,故C正确;D由流程可知为中间产物,则反应过程中存在NH、NH2等中间产物,故D正确。故选A。14我国科研人员使用催化剂CoGa3实现了H2还原肉桂醛生成肉桂醇,反应机理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肉桂醛分子中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B苯丙醛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还原反应过程发生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D该催化剂实现了选择性还原肉桂醛中的醛基【解答】解A肉桂醛分子中碳碳双键连接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具有顺反异构,故A错误;B由结构简式可知苯丙醛分子中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B正确;C还原反应过程中HH、CO键断裂,分别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C正确;D肉桂醛在催化条件下,只有醛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在说明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故D正确。故选A。15我国科研人员使用催化剂CoGa3实现了H2还原肉桂醛生成肉桂醇,反应机理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肉桂醇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缩聚反应B苯丙醛、肉桂醛、肉桂醇都是芳香族化合物C还原反应过程发生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D该催化剂实现了选择性还原肉桂醛中的醛基【解答】解A肉桂醇分子中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不能发生缩聚反应,故A错误;B都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B正确;C还原反应过程中HH、CO键断裂,分别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C正确;D肉桂醛在催化条件下,只有醛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在说明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故D正确。故选A。二多选题(共2小题)16电催化N2还原制NH3的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2生成NH3是通过多步还原反应实现的B两个氮原子上的加氢过程同时进行C析氢反应(H*H*H2)不会影响NH3的生成DNH3的及时脱附有利于增加催化剂活性位【解答】解AN2生成NH3的过程中氮原子结合氢原子,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N2生成NH3是通过多步还原反应实现的,故A正确;B两个氮原子上的加氢过程是分步进行的,故B错误;C析氢反应(H*H*H2),减少H*,会影响NH3的生成,故C错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