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pca算法_Python使用三种方法实现PCA算法

本文介绍了PCA(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数据降维中的作用。PCA通过找到最大化方差的特征向量来转换数据。文章对比了PCA与MDA的区别,并详细描述了PCA的算法步骤,包括数据预处理、计算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分解等。文章使用Python实现了三种PCA算法:原始算法、SVD辅助的算法以及Scikit-learn库的PCA类。所有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验证了PCA的正确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主成分分析,即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多元统计中的重要内容,也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和其它领域。它的主要作用是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PCA把原先的n个特征用数目更少的k个特征取代,新特征是旧特征的线性组合,这些线性组合最大化样本方差,尽量使新的k个特征互不相关。关于PCA的更多介绍,请参考: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ncipal_component_analysis.

主成分分析(PCA) vs 多元判别式分析(MDA)

PCA和MDA都是线性变换的方法,二者关系密切。在PCA中,我们寻找数据集中最大化方差的成分,在MDA中,我们对类间最大散布的方向更感兴趣。

一句话,通过PCA,我们将整个数据集(不带类别标签)映射到一个子空间中,在MDA中,我们致力于找到一个能够最好区分各类的最佳子集。粗略来讲,PCA是通过寻找方差最大的轴(在一类中,因为PCA把整个数据集当做一类),在MDA中,我们还需要最大化类间散布。

在通常的模式识别问题中,MDA往往在PCA后面。

PCA的主要算法如下:

组织数据形式,以便于模型使用;

计算样本每个特征的平均值;

每个样本数据减去该特征的平均值(归一化处理);

求协方差矩阵;

找到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对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重新排列(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

对特征值求取累计贡献率;

对累计贡献率按照某个特定比例,选取特征向量集的字迹合;

对原始数据(第三步后)。

其中协方差矩阵的分解可以通过按对称矩阵的特征向量来,也可以通过分解矩阵的SVD来实现,而在Scikit-learn中,也是采用SVD来实现PCA算法的。

本文将用三种方法来实现PCA算法,一种是原始算法,即上面所描述的算法过程,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可以参考:A tutorial on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Lindsay I Smith. 一种是带SVD的原始算法,在Python的Numpy模块中已经实现了SVD算法,并且将特征值从大从小排列,省去了对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重新排列这一步。最后一种方法是用Python的Scikit-learn模块实现的PCA类直接进行计算,来验证前面两种方法的正确性。

用以上三种方法来实现PCA的完整的Python如下:

运行以上代码,输出结果为:

这说明用以上三种方法来实现PCA都是可行的。这样我们就能理解PCA的具体实现过程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用其它语言实现一下哈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服务器之家。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jclian91/p/8024101.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