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 博士,18岁华裔博士颠覆量子计算,《科学》:他“杀了”量子计算的发展...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门捷列夫

古往今来,每一位在学术界做出过巨大成就的科学家,无不在一方面强调天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勤奋的不可或缺。

天赋可遇而不可求,有些人生来便有,有些人穷尽一生也只是资质平平。不过勤奋却是大部分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只要在平时多注意花一些时间在学习上,少花一些时间在娱乐上,便能够取得让很多人震惊的成就。

0c9dfa38aad98eaaac009f129ea3a070.png

进入21世纪,量子力学成为各国科学界都在努力发展的领域,美国就有一位华裔少年,他在量子力学领域上得出过惊人的发现,他是谁呢?

他就是Ewin Tang(唐乙文),他的发现被《科学》杂志认为是“杀死了”量子计算发展的可能,不过现在来看,其实他更多的是促进了量子计算的发展。

一、华裔科学天才

唐乙文小的时候就有着非凡的学术天赋,或许是出身亚裔的关系,唐乙文对学习非常的用心,他经常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想要弄清楚其中的缘由。

在他13岁的时候,他拿到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极高的成绩,4.0的GPA,美国学校的GPA就相当于中国的各科成绩,唐乙文的这个成绩相当于是门门满分。

其实在这个学校,每门都得满分的学生非常多,不过唐乙文还是打破了记录,他是该校有史以来拿到4.0GPA的学生中最为年轻的一个。

14岁的时候,唐乙文便不再满足于其所在的学习阶段,他直接跳级进入德州奥斯汀分校学习,在这里他不用再受到升学的烦恼,可以一心一意的从事自己热爱的科研活动。

bdec6b6d38bf4eff07ffeeace662c72f.png

他在这里学习的主要专业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数学是所有理科与工科科目的基础,而计算机学在未来有着很强大的发展潜力,唐乙文的这个选择也为他后来惊人的发现埋下了伏笔。

唐乙文是一位少年天才,他的父亲同样非常出色。根据记录,唐乙文的父亲名字叫做唐力平,他是一位台湾的生物工程教授,这位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纳米技术、干细胞。有这样的父亲引领,唐乙文从小针对科研感兴趣。

为了促进唐乙文更好的发展,唐乙文其实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便学习了大学的课程。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参加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和其他的一些综合素质项目,比如足球和越野等。

这让唐乙文可以说是能文能武,不仅在科研方面十分突出,科研以外的生活也非常的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唐乙文的父亲还刻意的培养他与中国的联系,他学习中文,学习传统乐器二胡,他从骨子里认可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8c1511d413e30f75ac4dd940e1bb0545.png

就在三年前,唐乙文选择了量子信息相关的课程,其实在这之前他已经在自己父亲的引领之下发表过4篇与生物材料相关的论文。

而这一次的量子信息领域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量子领域当中,最为著名的一个应用就是量子计算了,国内经常看见的那些超级计算机使用的便是量子计算的方法。

传统的计算机使用图灵机来作为理论模型,在速度与准确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而根据量子力学规律操控量子信息单元进行计算,能够将这个上限提高非常多的倍数。

网络上经常将量子力学调侃为薛定谔的猫,其实这只是量子力学一个比较出名的方面罢了。量子力学的确存在叠加,不过没有网络上传的那么神乎其神,其背后蕴含的是科学道理。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假如说普通的计算机能在一定时间内输入一个二进制的数字,那么,量子计算机就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将4个二进制的数字输入进去,这也就是说,提高了4倍的上限,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如此一来,量子计算机便能够更加迅速精准的进行运算。唐乙文本来学习的就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在量子力学与他的知识被发挥到了最大。

56c59c4336a7e3abc7b5b7e40c8452f8.png

在这个领域当中,18岁的唐乙文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个发现是什么呢?

唐乙文发现存在一种算法,能够用来拒绝量子领域当中的推荐问题,经过好几轮的答辩,唐乙文这才让那些专家教授们信服。

二、惊人的发现

唐乙文在学校当中的老师是量子计算机领域十分优秀的学者,这位学者非常欣赏唐乙文的才华,他给了唐乙文一些题目,要求他从中选择一个进行解答。

唐乙文选择了量子计算当中经典的推荐问题进行研究,在他的一番研究之下,他发现其实这个问题并非无解,存在一种算法可以拒绝这样一个推荐问题。他将自己的这个发现告诉了自己的导师。

但是,这种算法并不被他的导师所承认,为了说服导师,唐乙文与老师一同寻找这个算法。终于,借着量子算法的启发,唐乙文与自己的导师找到了一个使用幂对数时间运行的算法,而这个算法确实能够给解答唐乙文面对的那个难题。

得出这个算法之后,唐乙文的导师也不是很确定,他不知道这个算法究竟是不是正确的,于是邀请唐乙文参加了一场量子计算的研讨会,会上有非常多量子计算方面的专家,他们共同来对唐乙文进行问询。

da170592d96d0709c1f9c06d3412a18a.png

在学术界中,这种研讨会其实经常会有,主要是为了让一些学术界大佬将自己的最新成果展示出来,以供其他专家的评论。

对于学术专家而言,是否正确同样没有把握,只有在思想激烈的碰撞之中,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同时确认自己发现的正确性。

参与讨论会的专家们认真的倾听了唐乙文这一算法的由来,同时又看着唐乙文将这样一个算法进行了初步的展示,虽然一切都十分的顺利,但是专家们依然秉持着严谨的态度,经过两天的讨论和问答,这才确认唐乙文的发现确实是正确的。

得到了专家们的承认之后,发表自然不在话下了。唐乙文将这一发现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这本杂志为这一发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评语,认为唐乙文的这一发现“杀死”了量子计算的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推荐问题是量子计算的基础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算法,而拒绝这个问题也就意味着之前的量子计算极有可能走了弯路,因此才会有“杀死”量子计算发展的这一说法。

这一发现同样受到了我国科学家的关注,我国对于这一发现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一发现可能会对量子计算造成巨大的挑战,有人则认为其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5923ddffeffc162c6bc1ada2945ce347.png

南科大有一位副教授就认为,唐乙文的发现虽然惊奇,但是也并不是惊天动地式的发现,即便今后运用到量子计算的实践当中,恐怕也不会对量子计算带来什么挑战,更多的是促进相关领域的专家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而已。

如今,唐乙文已经是一名准博士生了,18岁的他,人生道路还很长,今后的前途无可限量。

18岁的年纪,国内的孩子大部分才经历过高考,刚刚踏入大学的校门,唐乙文走在他们的前面,成就也更加突出。这对于国内的教育制度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相信进入博士生的阶段之后,唐乙文依然能够再接再厉,继续提出令人震惊的科学发现。18岁的他未来依然有着无限的可能,未来说不定他会成长为量子计算领域的大佬,或许我们以后使用产品就有唐乙文的一份功劳。这样的人才若是能够被吸引进入中国,那一定能够极大的促进中国量子计算领域的发展。

f519dc07b8262e2aa6f45aff604e1eaf.png

总结

量子计算领域是目前各国都在加大力气发展的一个领域,唐乙文年纪轻轻便在这个领域内做出了极高的成就,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他一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唐乙文这样的少年,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成长是离不开家庭的培养的。中国要想培育出人才,一方面需要依靠高校,另一方面也需要家庭的努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探索智慧旅游的新纪元中,一个集科技、创新与服务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旅行方式。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分支,旨在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游客、旅游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无缝对接、高效互动的旅游体验与管理模式。这一方案不仅重新定义了旅游行业的服务标准,更开启了旅游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 智慧旅游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它不仅仅关注技术的革新,更注重游客体验的提升。从游前的行程规划、信息查询,到游中的智能导航、个性化导览,再到游后的心情分享、服务评价,智慧旅游通过构建“一云多屏”的服务平台,让游客在旅游的全过程中都能享受到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轻松定制专属行程,利用智能语音导览深入了解景点背后的故事,甚至通过三维GIS地图实现虚拟漫游,提前感受目的地的魅力。这些创新服务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也让旅游变得更加智能化、趣味化。 此外,智慧旅游还为旅游企业和政府部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管理变革。通过大数据分析,旅游企业能够精准把握市场动态,实现旅游产品的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而政府部门则能利用智慧旅游平台实现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和质量。例如,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政府可以迅速应对旅游高峰期的客流压力,有效预防景区超载,保障游客安全。同时,智慧旅游还促进了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合作,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之,智慧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潜力,正引领着旅游业迈向一个更加智慧、便捷、高效的新时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大模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尤其聚焦于DeepSeek这一创新应用。文章首先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历程,指出从摩尔定律到知识密度提升的转变,强调了大模型知识密度的重要性。随后,文章深入探讨了DeepSeek的发展路径及其核心价值,包括其推理模型、思维链技术的应用及局限性。此外,文章展示了DeepSeek在多个行业的应用场景,如智能客服、医疗、金融等,并分析了DeepSeek如何赋能个人发展,具体体现在公文写作、文档处理、知识搜索、论文写作等方面。最后,文章展望了大模型的发展趋势,如通用大模型与垂域大模型的协同发展,以及本地部署小模型成为主流应用渠道的趋势。 适合人群:对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感兴趣的从业者、研究人员及希望利用DeepSeek提升工作效率的个人用户。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大模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②掌握DeepSeek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③学习如何通过DeepSeek提升个人在公文写作、文档处理、知识搜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作效率;④探索大模型在特定行业的应用潜力,如医疗、金融等领域。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DeepSeek在各个场景下的应用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大模型技术。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当前大模型技术面临的挑战,如模型的局限性和数据安全问题,鼓励读者关注技术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