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进入软件测试工作了 好恐慌,测试人员的危机感,你能感觉到了么?

作为一名软件测试从业者,如果以下几点能引发您的共鸣,那么你就应该在读完这篇文章的那一刻起,树立起强烈的危机意识。

一、长期处于舒适区,不愿突破瓶颈。

美国心理学家Noel

Tichy(诺尔·迪奇)曾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行为改变理论,即把个人行为改变等级分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3大区,事实上,这个理论适用于任何行业的工作者。

舒适区:即自己擅长、干起来没那么费劲的事情,心里感到舒适。

学习区: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的事,需要整合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外的资源。

恐慌区: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感到恐惧及焦虑,可能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行为改变理论

走出舒适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处于学习区,大多数人也很难拥有十年如一日的求知欲。学习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只有长期让自己处于学习区,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并把一部分恐慌区也变为相应的学习区,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成为“牛逼”的人物。

就软件测试行业而言,功能测试员的舒适区是更多是业务方面的黑盒测试、案例编写、提交bug等,学习区就是灰盒测试或业务深广度的积累,恐慌区可能就是白盒测试、测试环境搭建了。同理,对于测试开发角色,舒适区是常用框架及技术的运用,学习区可能更多是偏向于业务的理解或技术的深度探究。仔细想想,如果功能测试人员及测试开发人员每天的工作都是游离于舒适区,短期内可能不会有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也很难有好的发展。

当然,笔者并没有完全否定舒适区,任何一个区间状态都有其价值,我们潜意识需要一个有较少焦虑和压力的空间,这样当离开它的时候我们才能有所获益。

二、身处稳定安逸的工作环境,却长时间都在原地踏步。

其实第一点的行为改变理论也可以很好的阐述以上话题,但作者还是想跟单列出来跟同行们聊聊。

说到稳定安逸,曾身处大型国有企业多年的笔者感触尤为深刻。不可否认大国企的许多优势是中小企业望尘莫及的,以下仅列出笔者的几点愚见。

1、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研发流程。

2、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

3、强大的产品支撑,行业标杆。

4、不错的福利。时不时发点油盐、生活用品、服装费等。

5、员工归宿感更强(可能也是因为第3点的福利吧,哈哈)。

好了,今天小编的分享就到这了,希望能帮到大家。

eb423fcfa0dc2b35c9acb68ad2ee6bf8.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