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一个变量前有三点,Java一些小知识点

java 中,什么是对象的可达与不可达

Java 中内存泄露, 就是因为对象无用却可达的原因.

这个细分下来有三个

1. 不可用不可达——> 这种情况 GC 会帮我们回收掉, 而 C++ 不会

2. 可用可达 ——> 正常使用

3. 不可用可达 ——> 这种情况会存在内存泄露

释义:

1. 不可用不可达就是我们的变量作用域结束了, 不可用不可达

**3. 不可用可达, 就是我们自己没有将其对象,

举个例子: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循环申请 Object 对象,并将所申请的对象放入一个 Vector 中,如果我们仅仅释放引用本身,那么 Vector 仍然引用该对象,所以这个对象对 GC 来说是不可回收的。因此,如果对象加入到 Vector 后,还必须从 Vector 中删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 Vector 对象设置为 null

Vector v=new Vector(10);

for (int i=1;i<100; i++)

{

Object o=new Object();

v.add(o);

o=null;

}

此时,所有的 Object 对象都没有被释放,因为变量 v 引用这些对象。

这时候这些 Object 就是不可用可达的对象, GC 不会帮我们清理的, 这就存在了内存泄露了.

JVM 怎样确定一个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

比较常被提到的两种垃圾对象判定算法:

列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

可达性分析 (Reachability Analysis)

1. 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ing)

概述:给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有一个地方引用这个对象,计数器值加 1,每有一个引用失效则减 1。

应用实例:Python 中使用了这种算法判定死对象。

优点:实现简单、判定效率高

缺点:难以解决对象之间的循环引用问题

2. 可达性分析 (Reachability Analysis)

概述:从 GC Roots(每种具体实现对 GC Roots 有不同的定义)作为起点,向下搜索它们引用的对象,可以生成一棵引用树,树的节点视为可达对象,反之视为不可达。

应用实例:Java,C#,Lisp 都使用这种算法

JVM 使用 “可达性分析算法” 来判定一个对象是否会可以被回收,有两个细节需要注意:

Java 中 GC Roots 包括以下几种对象:

a. 虚拟机栈(帧栈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b. 方法区中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c.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d. 本地方法栈中 JNI 引用的对象

2. 不可达对象一定会被回收吗不是。

执行垃圾回收前 JVM 会执行不可达对象的 finalize 方法,如果执行完毕之后该对象变为可达,则不会被回收它。

但一个对象的 finalize 方法只会被执行一次。参考资料:《深入理解 Java 虚拟机》周志明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