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
目前自己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上学期在老师的要求下了解并注册了博客园,之后断断续续的写了一些读后感和小小的博客。在课下也只是和舍友玩游戏聊聊天。爱好什么的,好像还真的没发现。可能就是我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比较专注吧,最早还是小的时候喜欢看书,可能会拿一本书看一天不吃不喝。随着年纪的升高,心浮躁起来也没有当初那么坐得住可以看很久了。
现状经验和计划:
最初的原因,是因为少年时代看到了《钢铁侠》,对科技开始着迷。中心时代痴迷于《刀剑神域》,梦想可以研发那么一款游戏,后来结合实际发现根本无法行得通。退而求其次,想要像动漫中的那样,编写出一个属于自己的AL。因而报考大学的时候将所有的志愿都选择了软件工程这门专业。但是步入大学之后才慢慢的醒悟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有多大。因为出生在自治区使得升学更加容易,但容易的副作用也在大学中体现了出来,知识学习思维是自己的,大学生的起跑线早就不再相同。目前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去追赶,说极端点甚至要去补初中留下的一些漏洞。步入大学校门时的梦想慢慢的都被磨灭殆尽,更痛苦的是现在才慢慢醒悟,却已经濒临退学留级,给自己挖了很多坑。
看了下技能调查表,才突然发现还有很多自己从未了解过的东西。原来还有专门测试代码的工具,对于第一部分可能我的分数会一直在0~3波动,太痛苦。找了第二部分的几道题,给自己打打气
1.当你看到不靠谱的设计、糟糕的代码、过时的文档和测试用例的时候,不要想 “既然别人的代码已经这样了,我的代码也可以随便一点啦。"
c) 如果有明确要求,我可以做好
2.主动解决问题。当看到不靠谱的设计,糟糕的代码的时候,不要想“可能别人会来管这个事情” ,或者“我下个月发一个邮件让大家讨论一下”。要主动地把问题给解决了.
c) 如果有明确要求,我可以做好。
3. DRY (Don't Repeat Yourself)——别重复。在一个系统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有一个无异议的、正规的表现形式。
a) 从来没听说过;
4. 在debug的时候,不要惊慌,想想导致问题的原因可能在哪里。一步一步地找到原因。要在实践中运用工具,善于分析日志(log),从中找到bug。同时,在自己的代码里面加 log.
b) 只会printf;
5.自主学习能力 3
6.个人代码管理 5
7.对编程整体理解 4
8.模块实现,接口设计 3
9.处理大数据 2
我希望在课程结束之后,至少可以达到面试标准
我会多阅读一些代码,理解和思考他们的想法。平时也会阅读大牛的书籍,看看大牛是如何理解编程,如何系统化的编写。更重要的就是自己要多多练习,多多思考。和同学也有相互交换思想,了解他们是如何去构造框架。除此之外,就是要和同学搞好关心,培养自己的团队领导能力。
"你为何要来上课并且认真参与",读完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师能站在讲台上授课,必定有过人之处。三人行必有我师,认真听老师讲课既是对老师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谦虚的一种表现。社会节奏已经越来越快,同样人的心也慢慢的开始浮躁,全身心的投入到老师的思想中,也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和放松。认真听课的时候心无旁骛,不会被外界所波及,恰恰也是自己心态最平和的时候,也是一件修身养性的好事。
我在大学中体验到更多的是健身教练和健身学员的关系吧,常说大学就和练武相似,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软件工程的老师尤为如此,很多事情只是点一下,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给我们自己去寻找。虽然说课外负担会变大,但无疑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至少对日新月异的软件工程是这样的。
大学里毫无目标毫无动力整天浑浑噩噩,在寒假和父母沟通了很久之后他们说:"要不你先努力试试考研吧“想了想,这也是大学能让我有动力的唯一方式了。父亲说2019年是变化的一年,国策会变,5G出现,咱们家也要变一变。所有我也在努力让自己跑起来,不停的去填补过去的坑,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希望这学期结束之后会由成果
正如前面所说,已经有了目标,就要为之奋斗,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好好复习,争取让自己可以跑到更快,这样也不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现在的代码量...C语言因为老师让我们将树上的例子都编写一边,所以应该是最多的,有差不多三千行吧,C++和上学期的java相对而言比较少,合起来可能有两千行左右
我打算从每天两到三个小时用来学习,专门用在javaweb上的有一个小时左右,包括上课的话每周会有十五到十六小时用来学习javaweb我的打算是d,比以前的课要多得多,不为什么,因为我太弱了。我要跑起来。
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时间有限,只是拜读了下邹老师《构建之法》的第十六章。十六章将了很多有关创新的例子,也引用了很多互联网。有很多想法邹老师一开始说了创新的产生。创新和很多方面息息相关,用户需求,社会背景,经济实力等。有些很好的创新没人使用,有了很好的构想却没经费去研发或者自己的创新会触及别人的奶酪。这些都会成为个人创新的约束。对于大公司来说,股东希望稳且多得。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公司很难做到这一点。想要多赚钱就要革新,革新肯定会有一些变动。方方面面都在制约着创新。这是我之前所不知道的,之前的我认为只要是好的,就会被推广,只有人力物力才是制约创新的问题。说到创新,不得不提前诺基亚,柯达等曾经的商业巨头,以及苹果等出现颓势的公司。曾经都是行业的领跑者,最后却落得如此。佩服索尼的创始人舌战群儒推行随身听,让随身听风靡全球;也佩服雷总开创新的小米系列,让手机开始主打性价比,可以进入千家万户。
唯一有点小疑惑的可能是书中电报和电话的案例,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绝不少。华为鼓励自己的员工自己去创业并进行补助,如果创新成功华为就会收购该公司。感觉更重要的还是创业者自身的眼光和高度。真正的商人发现商机之后可能会有一些生气,但绝对不会阻碍,他会去收购,努力达到双赢,他会把敌人变成朋友,感觉这样更符合中国人的一些观念,以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