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的大地震
《十面埋伏》刘德华与章子怡搭挡。刘捕头(刘德华)欲将×××(章子怡)当疑犯捉拿。
呢喃的,不再是缠绵的天籁;飘飞的,早坠成了冈花的青苔,
时光,就这样把真情掩埋。爱,竟也幻化成了伤害
经过一段时间打压,TVB以为刘德华会驯服,会低头。类似的做法,由来已久,虽然多次遇到反抗,但在施加压力之后,一般都能安全渡过。TVB高层忽略了一点,凡事总有例外,世界上的斗士很少,却不会绝迹。像刘德华这种性格的人,是遇强则强,越是打压他,他就越是不会屈服。
最后摊牌的时间到了,刘德华的态度异常坚决,如果只签3年,他会考虑,现在这个5年合同,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签。
公司方面的态度也非常强硬,表示要么就签5年,要么就不签。如果不签,那么公司将会有公司的处理方法。
刘德华并不想和公司闹得太僵,毕竟自己将来还要在这个圈子里混,而TVB又掌握着强大的宣传机器,闹得太僵了,对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处。他再一次做出让步,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他可以签5年,但是,每年他只为TVB工作8个月,另外的4个月,希望能够让他自由支配。
他之所以提出这一方案,是因为他想能多点时间在电影方面发展,同时也不想太累了。电视台拍戏,因为要将预算控制在最低,所以通常都会赶时间,一部三四十集的电视剧,整个拍摄时间,也就控制在3~5月内,每个月都得拍10集左右,每3天就是一集。这种强度,绝大多数演员都受不了。有许多演员,实在受不了,在拍摄现场就哭了起来。其他人为了逃避这种苦役式的工作方式,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对抗。刘德华的方法是装病,以此换取一点点休息时间。
刘德华希望用这种方式,为自己争取一点时间和空间。利用这些时间,他既可以向电影方面发展,也可以让自己能够喘口气。
但是,TVB严词拒绝了他退而求其次的方案。
刘德华见实在没有余地,便横下了一条心,拒绝在那份合约上签字。
公司负责人说:“你要为这件事付出代价的。”
刘德华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自然不会考虑后果,他要争的只是一口气。他说,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不会接受这种不合理的合约。
事情彻底闹僵了。公司方面,是寸步不让,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刘德华不同。刘德华考虑的是个人利益,而公司考虑的则是所有艺员。他们如果给刘德华网开一面,则等于在这项制度上面撕开了一道口子,其他人提出同样要求时,他们就没有理由不答应。如此一来,就不再有人肯和他们签那样一份合约了。同样的事,他们此前并非没有遇到过,大多数都是以艺员最终低头告终。那些艺员心里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人,而对手是一家实力强大的公司,以一己之力和一家公司对抗,任何人都得问一问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实力。
或许,公司也不想将这件事闹得太僵。私下里,有很多人来找刘德华,希望他低头。刘德华说,按现在这样的合同,我无论如何都是不会签的。来人说,其实,公司有公司的苦处难处,他们培养一个人不容易,如果将一个人刚刚捧红,这个人就跳槽到别的公司,反过来对付自己,公司还能办下去吗?
刘德华说:“谁说我要去别的公司?我已经向他们说清楚了。我只想多拍点电影,无论别人出怎样优厚的条件,我都不会再进第二家电视台。”
最终斡旋的结果,刘德华只肯签了一纸不为别家电视台拍电视的合约,无论如何都不肯签那张5年合约。其实,他肯签下这张合约,已经觉得够委屈了。这份合约规定,在未来10年之内,他不能替别的电视台或者公司拍电视剧,作为补偿,TVB公司每年付给他薪金。这份合约从他和TVB的第一份合约期满时算起。
即使如此,此次事件的发展,还是给公司造成了一次强级地震。
艺员们对这种不公平条约的愤怒,由来已久。而那些新×××的艺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在增强,对此事的态度,也就异乎寻常。刘德华成了这股怒气的引爆点,紧跟他之后,一大群艺员开始愤而捍卫自己的权益。
五虎将中,真正和无线签约的只有梁朝伟。当时的梁朝伟,毕竟是新人一个,×××无线时间很短,才刚刚混出点名头。而且,他的性格和刘德华是完全不同的类型,是那种只有内力而不太容易和别人公开冲突的类型。紧跟刘德华之后闹起拒签事件的是张曼玉。张曼玉作为香港×××选美大赛的亚军进入无线电视台,无线台一连给她安排了好几部戏,让她迅速蹿红。可即使如此,舆论却一片叫打之声,直露却丝毫不留情面地送给她一个“花瓶”的称号。即使如此,张曼玉毕竟有观众缘,许多青春少男对她极为迷恋,无线将她列为力捧对象,完全是意料之中。可张曼玉在国外长大,思想意识之中,民主的东西更多一些,她不能容忍这种做法,继刘德华之后,奋起反抗。接下来,五虎将中的黄日华,也只肯签单集剧集,而不肯签长年合约。苗侨伟也站出来支持刘德华,汤镇业则因为翁美玲自杀事件的打击,受到翁美玲影迷的大肆***,声誉受损,基本处于半退隐状态。
这样闹下去,如果处理得不好,很可能形成一次工潮。再如果有竞争对手从中推波助澜,事情可能无法收拾。他们必须采取一切手段,将这次事件的影响缩到最小。为了消弭矛盾,分化闹事的艺员,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对黄日华、苗侨伟等人,只好听之任之,对张曼玉和刘德华,则举起大刀。尤其是刘德华,更是被列为杀鸡儆猴的对象。
拍完《鹿鼎记》,一直忙碌的刘德华,突然闲了下来。
最初,他倒也不太当一回事,正好自己新买的房子竣工了,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装修一下自己的房子。再有时间,看看书,打打保龄球,倒也悠哉乐哉。
朋友劝他说,你得当心点,你的合约还有两年呢,他们不会就这样放过你的。刘德华说,他们想怎样,放马过来好了,我早做好了准备。朋友说,你做好了准备?你做好了什么准备?你知道他们会怎样出牌?
刘德华不知道。不过他想,他们能把自己怎样?大概也就是让他少上点戏吧。完全不上戏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自己可以为他们赚钱呀,难道他们愿意承受这样的损失?就算是不让自己上戏,那也没什么,自己还可以做别的事,比如向唱歌方面发展,那是他们的合约上所没有的。总之,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对于这个社会,他了解的还确实是太少了。接下来那一年多时间所发生的一切,令他终生难忘,更令他始料未及。
周润发第二次救华仔
剑神剑圣立在紫禁之巅,叶孤城最终死在西门吹雪的剑下,但世人的眼睛都看见:这是一种英雄的死法。
TVB要处罚刘德华这件事,外人比刘德华本人看得更清楚,也更了解刘德华接下来会遇到的难题。毕竟,这些人和TVB打交道多年,对于他们的一套做法十分了解。
周润发是对此看得最清楚的人之一。他本人就曾和TVB发生过矛盾,也曾经因为类似的抗争,被打压过。当他听说刘德华拒签合同时,立即意识到,未来的几年中,刘德华的日子将会异常难过。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周润发认识了李小麟,当时,李小麟正和张国忠合作,经营一家制作公司,主要从事艺员的演出等业务。1983年,周润发和TVB闹翻之后,转而和张国忠、李小麟合作,共同组建了“影舞者制作公司”,由张国忠和李小麟帮他处理演出、广告等事务,后来又渐渐涉及一些电影事务。当时歌舞厅正处于全盛时期,艺员“炒更”成为最容易赚钱的一项兼职。周润发正如日中天,市场行情非常好,每个星期都有大量的演出,公司的经营情况相当好。后来,由于公司经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周润发本人也受到情感等因素的困扰,影舞者公司的经营状况,有每况愈下之势。周润发因此决定退出公司的股份,并且决定从此以后,不再经商,只是专心演戏。
同时,周润发又分别向张国忠和李小麟建议,可以趁此机会,将刘德华签下来,他认定不用多久,刘德华一定会红。此时和他签约,正是最好时机。
此前,影舞者公司主要从事的是演出经纪而不是艺员经纪,而且,主要做的是东南亚生意,他们将香港的艺员介绍到东南亚去演出,业务还算是火爆。现在,如果要改过来,做艺员经纪,就等于要做艺员的保姆,除了私生活的事不管,吃喝拉撒都要过问。香港的艺员经纪还处于起步阶段,成功的例子并不多。华星公司的陈淑芬,算是比较成功的经纪人,她也是从演出经纪干起的。最初,负责将一些香港艺员介绍到欧美等地演出,慢慢签了张国荣、梅艳芳等几名艺员。她确实是成功了,却也因为集妈妈、保姆、管家、联系人等众多角色于一身,累得半死。周润发说,最近,华仔正和TVB闹矛盾,你应该听说了吧?如果有经纪人,艺员就不需要直接和公司打交道,中间有一个缓冲,事情也不至于会闹到目前这种局面。不错,今后几年,华仔的处境恐怕不妙,如果那时再签他,价格一定很低。可你如果现在就签他,帮他渡过最困难时期,将来,他会感恩你。
找过李小麟,周润发又找张国忠。张国忠说,我和华仔是好朋友,能帮得上他,我自然会帮。只是,目前他和TVB的那个合同太死,我们能做的不多。和华星方面,我们倒是可以出面谈判。但那又怎样?华仔根本不是唱歌的人才。
周润发说,你看我是唱歌的人才吗?如果让我看,华仔唱歌比我还好。我不也一样在台上又唱又跳?
影舞者结束之后,张国忠和李小麟等人又创建了“艺能动音”。他们果然听信了周润发的话,签下刘德华,并且签下了梅艳芳,担任他们的经纪人,全权为他们处理演艺方面的事务。
刚刚签约时,艺能动音能为刘德华做的事很少,一切都因为刘德华和TVB所签的那份未到期合同。这纸合同等于将正常的上班时间全部签给了TVB,所以,艺员在演出方面的事务,便完全受到公司的掣肘。没有公司在时间方面的通融,艺员根本不可能自己接拍别的戏。所以,初期,李小麟能做的,就是安排刘德华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临时性的演出活动。
即使如此,也还存在一个问题。刘德华和华星公司签有一纸合约,由华星公司代理他唱歌以及唱片制作方面的业务。然而,这份合约签下之后,只是一纸空文,基本没有履行。因此,李小麟开始担任刘德华的经纪人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和华星洽商,解除那一纸合同,并且为他寻找新的唱片公司,结果签下了EMI。
《鹿鼎记》之后,公司不再给刘德华角色,刘德华被闲置了。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不给他安排任何工作。半年之后,又突然给他安排了一大堆活,目的就是要他疲于奔命,想借机对他进行疲劳轰炸,目的就是想让华仔低头屈服。
对于那段经历,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经纪公司的几位职员。他们在经纪公司工作了几年,替艺员们安排日常行程,面前总是有一张由他们自己安排好的日程表,若是存在任何冲突,他们会强硬地说:“不行,这个时间他已经有了安排,你们只能排别的时间。”突然之间,在刘德华的名目下,出现了一大堆演出,那些为他安排这些演出的人,就是希望他出错,以便要求他赔偿巨额损失,或者是让他名声尽毁。经纪公司的工作人员手忙脚乱,结果将刘德华的时间安排得一团糟。
部门负责人拿到这份安排表,见上面的时间安排完全是乱的,大发脾气。负责这项工作的职员心中大为委屈,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工作根本无法安排。恰在此时,刘德华来了。他得知大家闹得不愉快的原因之后,拿过了那份安排表,自己动手,将时间进行了调整。部门负责人看了刘德华重新安排的日程之后,十分惊讶地说:“这样安排,你每天就只有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了。”刘德华反问道:“如果不这样安排,你告诉我,怎么办?就这样定了。睡眠时间不够,我自己想办法。”
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刘德华,心理已经调整得很好了,对于自己即将面临的境遇,已经有了相当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极为成熟的处理态度。
1985年11月,他被调离了话剧组,被安排在一些综合性节目里担任“活力之星”。所谓“活力之星”,只不过一个名目而已,实际上就是在一些综艺节目中跑龙套。
从此,全面封杀开始。
这次封杀对于刘德华来说,后果可说是非常严重。以前,他每次拿到薪水,全都如数上交给父亲。他自己的花销是“炒更”得到的外快。正是用这笔“外快”,他不仅维持了自己日常的开销,也买下了自己的第一份产业。那套两室一厅,他交付首期连带装修,花费才仅仅只有11万港元。这个数字,别说是在香港,就算是在今天内地的一个中等城市,都难以成事。可见刘德华一方面是极为节省,同时在理财方面也颇为出色。自然,还透着另外一些信息,比如当时的他,虽然不大不小已然是个明星了,可经济上实际并不宽裕。
现在,被公司雪藏了,外快完全没有了,薪水又要上交。经济危机,立即就显现出来。
偏偏有些钱是没法省的。比如房屋的按揭贷款,每个月都由银行划付,他的账上如果没有钱,人家立即就会封他的门。再比如和喻可欣之间的“交际费”。回到台湾之后的喻可欣,事业发展很顺,片约不断,并且因为台湾版《倚天屠龙记》的热播,喻可欣也跃升为一线红星,她抽不出时间前往香港看望刘德华。刘德华被公司雪藏,按照合同规定,他如果离开香港,必须向公司申请。为了避免麻烦,刘德华干脆哪里都不去,他和喻可欣之间的交往,便只能寄托在越洋电缆上。
据喻可欣说,她和刘德华之间的电话联络,有一个月,两个人的长途电话费加起来,竟高达8万元之巨。喻可欣没有说明币值,即使是新台币,以今天的币值计算,那也是2万元人民币。
刘德华说,这个时期因为没有了外快,他的经济状况很不好,口袋常常都是空的,所以,基本连门都不出,更是鲜少参加朋友们交际、应酬之类的活动。
为谭咏麟演唱会卖票
错过的爱还在心头,不肯说伴着旧梦,却酿成如酒的回味,迎风叹世事悠悠……
没有过雪藏经历的人,并不清楚那是一种什么滋味。
最初和公司唱反调时,刘德华对于将会发生的一切,也没有太清醒的认识,他相信的是自己,觉得凡事只要挺一挺就过去了。事实上并非如此,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一种看
不见摸不着的压迫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时无刻不感受到那种压抑的气氛。
直到这一切成为现实的时候,刘德华才意识到,作为个人,他的力量实在太弱小了。一家公司以这种方式对待个人,简直可以说是毫无人性的残忍,换个意志力薄弱点的人,精神崩溃都大有可能。
自从被调部门之后,刘德华基本就在虚度时光。所有的演出活动,全都停了下来。他不得不考虑通过其他方式赚取外快,以便维持日常的开销。
作为经纪人,又是好朋友,张国忠对刘德华的经济情况了如指掌。可是,他深知刘德华的为人,就算是再难,他也会咬牙挺着,绝对不会接受朋友的资助。
张国忠和刘德华的友谊,与周润发也有一定关系。
张国忠是谭咏麟的内侄,他的姨妈嫁给了谭咏麟。受谭咏麟影响,对娱乐圈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他最初的工作并不在娱乐圈,而是在一间洋行出口部当职员。这间洋行的老板娘,知道张国忠有志在娱乐圈发展,便大力支持,于是,张国忠便和好友泰迪罗宾等人,组建了珠城电影公司,从此踏入娱乐圈。
后来,许鞍华拍越南三部曲,制片人就是张国忠。三部曲的第一部《胡越的故事》,主演是周润发。张国忠因此和周润发相识,并且很快成为好朋友。其后,他们又合作过《巡城马》,同样取得了极大成功。三部曲的第二部《投奔怒海》,周润发推荐了刘德华,刘德华也因此认识张国忠。刘德华非常喜欢谭咏麟,因为这层关系,又和谭咏麟成了好朋友。
因为张国忠、李小麟的努力,刘德华和华星解约,随后签了EMI公司。新的公司倒是为他录了几张唱片,可是,艺能公司只负责经纪,并不负责制作,制作权掌握在人家手里,他们能够发挥的余地很少。况且,刘德华当时的演唱水平,确实有限,几张唱片推出来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唱片公司便不太愿意再替他出唱片了。
看到刘德华整天无所事事,张国忠心里也急,问他:“华仔,你现在每天都在干些什么?”
刘德华说:“练泰拳。”他从小就是个体育迷,当时,武侠电影又大行其道。
张国忠听了,颇不以为然。他知道,在电影电视上演武林高手,只要有点三脚猫功夫就足够,并不真的要有一流武功。相反,要想在歌坛发展则不一样,凭的是实力。人家唱一首歌,几分钟就完成了,凭什么可以拿几十万?而一个演员,演一集电视剧,有名气一点的,才能拿到几万元,而且绝大多数则只有几千元。这充分说明,歌手吃的是实力饭。
他对刘德华说:“你何不趁这机会,系统地学一学声乐?”
这话倒是提醒了刘德华,他说:“好,你说,我找谁学?林子祥?”他拍《投奔怒海》的时候,就曾跟林子祥学过唱歌。
张国忠说:“戴思聪,我所知道的人中,他的声乐功底最好。而且,他很有一套方法,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这个建议,刘德华欣然接受了。可是,他接着提出第二个建议,却被刘德华拒绝。
张国忠说:“除了学声乐,你还应该充分利用现在的机会,系统地学习舞蹈。”
在艺训班时,刘德华曾学过舞蹈,但严格说来,那只是三脚猫功夫,上不得台面。而且,他也认为,无论是当演员还是当歌星,并不需要跳舞。所以,他反问张国忠:“我为什么要学跳舞?”
张国忠说:“阿梅那么红,你总结过她走红的原因吗?”
刘德华和梅艳芳是好朋友,但论起走红的原因,他还真的从没有想过。
张国忠耐心地说:“如果仅仅说嗓子,比梅艳芳嗓子好的,香港有没有?我不相信没有。如果仅仅论跳舞,比梅艳芳跳得好的有没有?肯定也有。但是,既有一副好嗓子,跳舞又跳得这么好的,全香港,只有一个梅艳芳。”
刘德华立即反驳,说:“关正杰就不会跳舞,他站着唱歌,不一样很红?”
张国忠试图说服刘德华,可是,刘德华异常固执,根本不接受张国忠的这个忠告。
既然刘德华自己不喜欢跳舞,张国忠也没有办法。但作为经纪人和好朋友,他不能不替刘德华的钱袋着想。那时,他正在为自己的姑丈谭咏麟筹备演唱会,他想,刘德华此时正缺钱用,如果能够过来帮一下手,也可以赚点车马费。可这毕竟是一般工作人员所干的工作,刘德华也算是星了,他能够拿得下面子,干这种事吗?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想试一试,却又不好直接开口。经过一番思考,张国忠还是决定试探一下。他没有直接对刘德华提起,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对他说:“华仔,我想找一个人,你有没有人推荐?”
刘德华问:“你想找什么样的人?”
张国忠说,谭咏麟演唱会马上开始卖票了,他想找个人替自己来做这件事。这是一件临时性工作,酬劳很低,每天只有200元。
刘德华正为钱的事犯愁呢,听了此话,便说:“不如我干算了,反正,我闲着也没事。
”
张国忠要的就是这句话,表面上他还假装说:“你?你一个大明星,去卖票?会不会自贬身价呀。”
刘德华说:“贬不贬身价,那是我的事,与你无关。总之就这样说定了,这份工给我了。”
一来,当时的刘德华确实需要钱。二来,刘德华是从最底层上来的,始终保持着普通人的质朴。在他意识深处,从来都不曾将自己当成明星。
坐在窗口后面划票,华仔心中默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处,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此时对于这千古名篇,竟然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胸中积聚的闷气,竟然也能一泻而出。再仔细品味,自然多了一种更为深刻的体会。想想古代诗人那种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境遇,自己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圣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在这种时候,一遍又一遍重读这样的警句,虽然显得有点阿Q,其实是很有用的,至少,能够让他的心静下来。
在这个时期,没有事干的时候,刘德华就去学泰拳,也去跟戴思聪学声乐。从1985年11月到1986年10月,整整一年时间。刘德华说,这一年他是完全虚度了。
那是指演艺事业而言。在这一年中,他没有演任何电视剧,也没有拍任何电影,电视荧屏上,也只是偶尔露一露面,做一些少儿节目,或者是在一些综艺类节目中客串。
所谓虚度,只是他的一种说法,可这次挫折给他带来的心理上以及思想上的成熟,却是不能用时间来计算的。对于那些一帆风顺的人来说,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打击,不可能有深沉的思考,更不可能透悟人生。日后,刘德华重新获得机会,东山再起的时候,他便有了一种全然不同的心境,也有了全然不同的观念。
二十多年过去之后,刘德华仍然是刘德华,有人说他创造了一个神话,也有人说他是永远的偶像。其实,最准确的说法,刘德华是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恰恰是被雪藏的这一年开始初现端倪的。
有关这一点,当时的刘德华,实际上还没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如果说,当时的他已经达到完全的心灵平静,那是不真实的。处于那种环境之中,没有任何人心灵能够绝对平静。正因为不平静,才促使一个人去思考,才有透悟的基础。
挥泪告别第二次爱恋
蛰伏半年以后,刘德华实在耐不住了,决定跑出去透透气。按照合同规定,如果离境,是要通告公司的,可他顾不上那么多了,悄悄地买好机票,跑到了台北。
喻可欣知道刘德华心情不好,便为他安排了一个散心计划,特别请了自己的同学杨岱青和她的男朋友一起,陪刘德华游玩散心。
第一天,四个人一起去了板桥镇大同水上乐园玩云霄飞车,接下来是水上自行车,碰碰车。每次,都是刘德华和喻可欣一对,杨岱青和她的男朋友一对。尤其是玩碰碰船碰碰车的时候,刘德华总是寻找战机向杨岱青他们碰过去,眼看就要撞上了,喻可欣吓得大喊大叫,刘德华则总像是侠士一般,小心地保护着女友。
刘德华的影视虽然在台湾很火,但一般人或许没能想到他会出现在台湾吧,所以没有人认出他来。倒是喻可欣,很快被人认出了,在一旁大声地叫着喻可欣的名字。刘德华便在一旁开玩笑,说:“嗬,有影迷了。”
当天晚上,几个人余兴未消,又去中山纪念馆骑双人自行车。
喻可欣谈到此事时,特别提到刘德华对自己的预算抠得很紧。整个台湾之行,他有一个完整的预算计划,一起出去玩的时候,作为男人,尤其是他这种外向豪爽又带点古代侠士精神的男人,自然是抢着埋单。最终发现,预算严重超出,不得不紧缩开支,减少外出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刘德华,经济状况确实非常紧张。
尽管刘德华保持着谨慎的心理,仍然有影迷认出了他,并且致电报社求证。据喻可欣说,抵台的第三天上午,刘德华还在房间里睡觉,便有一名姓金的记者打电话问她:“刘德华来台北了,对不对?”喻可欣搪塞说:“是吗?我不清楚耶。”记者说,有影迷在中山纪念馆见到了他们。喻可欣仍然不想面对这件事,可那位记者却出言威胁,直接说出:“你是不是不想在影视圈混了?”喻可欣说,她听了这话很害怕,又不会应付记者,只好改变语气,表示帮对方联络一下。
刘德华醒来后,她将此事对他提起。刘德华和那名记者通话后,答应了接受采访。
这件事,后来似乎成了两人分手的×××。有关细节,刘德华本人并未谈起,喻可欣的说法和当时媒体的报道,又存在很大的出入。据喻可欣说,由她和他一起去接受采访,是刘德华单方面决定的,事前,她并不知道。听说由两人一起面见记者,喻可欣便认为自己应该好好打扮一番。可她自己不会打扮,便出门去找自己的化妆师。这件事可能让刘德华产生了误会,以为一切都是喻可欣安排的,存在有意借他的台湾之行炒作的意思。
接受采访时,刘德华开宗明义,对记者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接受访问。”
由这话可以看出,当时的刘德华,对于这次采访,确实存有疑问,而且已经有些恼火了。因为其间的一些细节,并没有公开的报道,是否还存在喻可欣没有提到的事情,以及还有其他细节加深了刘德华的这种印象?外人不得而知。
这件事出现在香港媒体时,调子就变成了“喻可欣出卖刘德华,爆料给记者”。性质完全变了。喻可欣当即给刘德华打长途电话,质问他:“你认为我是这样的人吗?你心里如果真的这样想,为什么没有表示出来?你可以说出来。”刘德华只好对她说,他没有说过这种话,可能是经纪公司这样说的。
客观地分析当时的形势,刘德华的尴尬和恼怒可以想象。
这是一次授人以柄的事件,他未经同意离境,已经是违约了。其后又在台北有意公开行踪,有自我炒作之嫌,可以认为其目的是针对签约公司的。签约公司完全可以认定他的做法损害了本公司的声誉,追究他的违约以及其他责任。真发生那样的事,他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刘德华的经纪公司确实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缩小影响,他们以此帮刘德华过关的可能性确实存在。
刘德华的经纪公司里,对此事最恼火的,大概要算张国忠。
一开始,张国忠就不看好这段感情。问他为什么?原因显而易见,就是门不当户不对。许多人认为门当户对是一种要不得的观念,他并不这样认为。门当户对仅仅只是四个字,里面包含的并非仅仅只是经济上的观念,更有生活哲学的观念。两个不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环境造就的性格特点是截然不同的,心理上的不对等和观念上的不平衡,会引发一系列矛盾,最终损害的不仅仅是两人间的感情,甚至是事业和对人生的信念。
刘德华处于雪藏期时,由于经济上的困境,不得不压缩自己的一切开支。作为朋友和经纪人,张国忠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身在优裕环境中长大的喻可欣,自然不能理解这一点。她趁着拍片的间隙来香港看望刘德华,那时,因为缺钱,刘德华的房子一直没有装修完成,可算完好的,只有厨房,卧室里仅仅只有一张床垫。喻可欣见状,坚持不肯住在这里,一定要住酒店,而且要住香港最高档的新世界酒店。刘德华自然不会让她掏钱埋单,自己只得背着她四处筹措喻可欣在香港的大笔开支。
张国忠听说此事时,心都疼了。多次在当面背面说刘德华:“你哪根筋犯了毛病,竟然相信白雪公主和青蛙王子的故事会在你身上发生?”“爱这种女人是需要成本的,你进行过成本核算没有?”
怀疑喻可欣借刘德华炒作自己,并非由刘德华始。早在此之前,圈内很多人就有过这种想法,黄就曾公开表示过对此段恋情的不看好。文隽也曾说过华仔与喻的感情是他做得最失方寸的事。可是,刘德华是个情痴,迷进了这段感情,便难以自拔,即使常常委屈自己,他也将苦水吞进肚里。
对于刘德华来说,维持这段关系,已经非常不易,但要割舍这段感情,更难。
往后的日子,他处于双重煎熬之中,爱情和事业,同时进入了多事之秋。最终,喻可欣接受不了相互间的不理解和猜疑,提出分手。多年以后,刘德华谈起这次分手,仍然感怀不已。他说,当时,他知道这段感情面临结束的时候,异常痛苦,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哭了起来。
去年年底,喻可欣将自己和刘德华的这段恋情故事写成了一本书。在书中,她开宗明义,表示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炒作自己,而是为了结束一段过去。此前的1999年,她曾出过一本写真集,并且特别托一名记者转赠给刘德华。不知是不是记者有意想制造某种效应,选在刘德华的新电影《去年×××特别多》的首映式上,公开奉送这本书。刘德华一见,顿时面色一凛,转身便走。这一幕,被拍成了大幅照片,登在报刊上。
然后,便是《情海星空》出版前,喻可欣接受香港媒体采访,不仅大谈她和刘德华的第一次,还直露地表示刘德华在性事方面“像一条活龙”。
当时便有媒体指出,喻可欣此举,是想借机推销自己的书,或许希望刘德华作出反应,然后将此书炒热,岂料刘德华无动于衷。接下来,喻可欣因子宫肌瘤住院,出院时有记者采访她,她公开表示,希望刘德华能捐精给她生仔,让她留个爱的纪念。当时便有刘德华的影迷在网上大骂喻可欣,直指她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即将出版的书做宣传。
网友尤其对喻可欣书中写到刘德华失恋后召妓疗伤以及表示自己一直都爱着刘德华,甚至表示自从和刘德华分手至今,这么多年来不曾有过性生活大为不满。有媒体载文指出:2004年,喻可欣接受TVB的采访时,曾提到有个50多岁的富商和她有过一段情。这个富商虽然已经有老婆,仍然答应给她一个名分。可后来富商病死了,她自己难过得想去当尼姑。2005年初,她接受香港某周刊访问时,还曾说过,她在美国的一段时间,曾和一个外国人在一起。
相对于刘德华来说,这段感情毕竟已经成为过去,有关是是非非,他不作任何正面回应,自然是对的,也说明今天的刘德华不再是从前的刘德华了,作为香港人的精神偶像,他当之无愧。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181796968/4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