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bbon整合Eureka组件,以实现负载均衡

1整体框架的说明

    在本案例的框架里,我们将配置一个Eureka服务器,搭建三个提供相同服务的Eureka服务提供者,同时在Eureka服务调用者里引入Ribbon组件,这样,当有多个url向服务调用者发起调用请求时,整个框架能按配置在IRule和IPing中的“负载均衡策略“和“判断服务器是否可用的策略”,把这些url请求合理地分摊到多台机器上。

    在下图里,我们能看到本系统的结构图,在其中,三个服务提供者向Eureka服务器注册服务,而基于Ribbon的负载均衡器能有效地把请求分摊到不同的服务器上。

    为了让大家更方便地跑通这个案例,我们将讲解全部的服务器、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调用者部分的代码。在下表里,列出了本架构中的所有项目。

项目名

说明

EurekaRibbonDemo-Server

Eureka服务器

EurekaRibbonDemo-ServiceProviderOne

EurekaRibbonDemo-ServiceProviderTwo

EurekaRibbonDemo-ServiceProviderThree

在这三个项目里,分别部署着一个相同的服务提供者

EurekaRibbonDemo-ServiceCaller

服务调用者

    

2 编写Eureka服务器    

    第一,在pom.xml里编写本项目需要用到的依赖包,在其中,是通过如下的代码引入了Eureka服务器所必需的包,关键代码如下。

1        <dependency>
2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3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eureka-server</artifactId>
4        </dependency>

    第二,在application.yml这个文件里,指定了针对Eureka服务器的配置,关键代码如下。   

1    server:
2      port: 8888
3    eureka:
4      instance:
5        hostname: localhost
6      client:
7        serviceUrl:
8          defaultZone: http://localhost:8888/eureka/

    在第2和第5行里,指定了本服务器所在的主机地址和端口号是localhost:8888,在第8行里,指定了默认的url是http://localhost:8888/eureka/。

    第三步,在RegisterCenterApp这个服务启动程序里编写启动代码。    

1    //省略必要的package和import代码
2    @EnableEurekaServer
3    @SpringBoot
4    Application
5    public class RegisterCenterApp 
6    {
7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8        { SpringApplication.run(RegisterCenterApp.class, args); }
9    }

    启动该程序后,能在http://localhost:8888/看到该服务器的相关信息。

3 编写Eureka服务提供者

    这里有三个服务提供者,它们均是根据之前博文中的案例EurekaBasicDemo-ServiceProvider改写而来。我们就拿EurekaRibbonDemo-ServiceProviderOne来举例,看下其中包含的关键要素。

    第一,同样是在pom.xml里,引入了服务提供者程序所需的jar包,不过在其中需要适当地修改项目名。

    第二,同样是在ServiceProviderApp.java里,编写了启动程序,代码不变。

    第三,在application.yml里,编写了针对这个服务提供者的配置信息,关键代码如下。    

1    server:
2      port: 1111
3    spring:
4      application:
5        name: sayHello
6    eureka:  
7      client:
8        serviceUrl:
9          defaultZone: http://localhost:8888/eureka/

    在第2行里,指定了本服务是运行在1111端口上,在另外的两个服务提供者程序里,我们分别指定了它们的工作端口是2222和3333。

    在第5行里,我们指定了服务提供者的名字是sayHello,另外两个服务器提供者的名字同样是sayHello,正因为它们的名字都一样,所以服务调用者在请求服务时,负载均衡组件才能有效地分摊流量。

    第四,在Controller这个控制器类里,编写了处理url请求的逻辑,关键代码如下。    

1    //省略了必要的package和import的代码
2    @RestController
3    public class Controller {    
4        @RequestMapping(value = "/sayHello/{username}",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
5        public String hello(@PathVariable("username") String username) {
6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ServerProvider1");        
7            return "Hello Ribbon, this is Server1, my name is:" + username;
8        }
9    }

    在第2行里,我们通过@RestController注解来说明本类承担着“控制器”的角色。在第4行里,我们定义了触发hello方法的url格式和Http请求的方式。在第5到第8行的hello方法里我们返回了一个字符串。请大家注意,在第6行和第7行的代码里,我们能明显看出输出和返回信息是来自于1号服务提供者。

    EurekaRibbonDemo-ServiceProviderTwo和EurekaRibbonDemo-ServiceProviderOne项目很相似,改动点有如下三个。

    第一,在pom.xml里,把项目名修改成EurekaRibbonDemo-ServiceProviderTwo。

    第二,在application.yml里,把端口号修改成2222,关键代码如下所示。

          1      server:

          2        port: 2222

    第三,在Controller.java的hello方法里,在输出和返回信息里,打上出“Server2“的标记,关键代码如下。    

1    @RequestMapping(value = "/sayHello/{username}",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
2        public String hello(@PathVariable("username") String username) {        
3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ServerProvider2");        
4            return "Hello Ribbon, this is Server2, my name is:" + username;
5        }

    在EurekaRibbonDemo-ServiceProviderThree里,同样在EurekaRibbonDemo-ServiceProviderOne基础上做上述3个改动。这里需要在application.yml里,把端口号修改成3333,在Controller类中,同样需要在输出和返回信息中打上“Server3”的标记。    

4 在Eureka服务调用者里引入Ribbon

    EurekaRibbonDemo-ServiceCaller项目是根据第三章的EurekaBasicDemo-ServiceCaller改写而来,其中的关键代码如下。

    第一,在pom.xml里,只是适当地修改项目名字,没有修改其它代码。

    第二,没有修改启动类ServiceCallerApp.java里的代码。

    第三,在application.yml了, 添加了描述服务器列表的listOfServers属性,代码如下。     

1    spring:
2      application:
3        name: callHello
4    server:
5      port: 8080
6    eureka: 
7      client:
8        serviceUrl:
9          defaultZone: http://localhost:8888/eureka/
10    sayHello:
11      ribbon:
12        listOfServers: 
13    http://localhost:1111/,http://localhost:2222/,http://localhost:3333

    在第3行,我们指定了服务调用者本身的服务名是callHello,在第5里,指定了这个微服务的是运行在8080端口上。由于服务调用者本身也能对外界提供服务,所以外部程序能根据这个服务名和端口号,以url的形式调用其中的hello方法。

    这里的关键是在第12和13行,我们通过ribbon.listOfServers,指定了该服务调用者能获得服务的三个url地址,请注意,这里的三个地址和上文里服务提供者发布服务的三个地址是一致的。

    第四,在控制器类里,用RestTemplate对象,以负载均衡的方式调用服务,代码如下。    

1    //省略必要的package和import的代码
2    @RestController
3    @Configuration
4    public class Controller {        
5        @Bean
6        @LoadBalanced
7        public RestTemplate getRestTemplate()
8        { return new RestTemplate();  }
9        //提供服务的hello方法     
10        @RequestMapping(value = "/hello",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
11        public String hello() {        
12            RestTemplate template = getRestTemplate();
13            String retVal = template.getForEntity("http://sayHello/sayHello/Eureka", String.class).getBody();
14            return "In Caller, " + retVal;
15        }
16    }

    在这个控制器类的第7行里,我们通过getRestTemplate方法返回一个RestTemplate类型对象。

    RestTemplate是Spring提供的能以Rest形式访问服务的对象,本身不具备负载均衡的能力,所以我们需要在第6行通过@LoadBalanced注解赋予它这个能力。

    在第11行的hello方法里,我们首先在第12行通过getRestTemplate方法得到了template对象,随后通过第13行的代码,用template对象提供的getForEntity方法,访问之前Eureka服务提供者提供的“http://sayHello/sayHello/Eureka“服务,并得到String类型的结果,最后在第14行,根据调用结果返回一个字符串。

    由于在框架里,我们模拟了在三台机器上部署服务的场景,而在上述服务调用者的代码里,我们又在template对象上加入了@LoadBalanced注解,所以在上述第13行代码里发起的请求会被均摊到三台服务器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们没有重写IRule和IPing接口,所以这里是采用了默认的RoundRobbin(也就是轮询)的访问策略,同时将默认所有的服务器都处于可用状态。

    依次启动本框架中的Eureka服务器,三台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器调用者的服务之后,在浏览器里输入http://localhost:8888/,我们能看到如下图所示的效果。

    在其中,我们能看到有三个提供服务的SAYHELLO应用实例,它们分别运行在1111,2222和3333端口上,同时,服务调用者CALLHELLO则运行在8080端口上。

    

    如果我们不断在浏览器里输入http://localhost:8080/hello,那么能依次看到如下所示的输出。    

1    In Caller, Hello Ribbon, this is Server2, my name is:Eureka
2    In Caller, Hello Ribbon, this is Server1, my name is:Eureka
3    In Caller, Hello Ribbon, this is Server3, my name is:Eureka
4    In Caller, Hello Ribbon, this is Server2, my name is:Eureka
5    In Caller, Hello Ribbon, this is Server1, my name is:Eureka
6    In Caller, Hello Ribbon, this is Server3, my name is:Eureka
7    …

    从上述输出来看,请求是以Server2,Server1和Server3的次序被均摊到三台服务器上。在每次启动服务后,可能承接请求的服务器次序会有所变化,可能下次是按Server1,Server2和Server3的次序,但每次都能看到“负载均衡”的效果。

5 重写IRule和IPing接口

    这里,我们将在上述案例的基础上,重写IRule和IPing接口里的方法,从而实现自定义负载均衡和判断服务器是否可用的规则。

    请注意,由于我们是在客户端,也就是EurekaRibbonDemo-ServiceCaller这个项目调用服务,所以本部分的所有代码是写在这个项目里的。

    步骤一,编写包含负载均衡规则的MyRule.java,代码如下。    

1    package com.controller; //请注意这个package路径
2    省略必要的import语句
3    public class MyRule implements IRule {//实现IRule类
4        private ILoadBalancer lb;
5         //必须要重写这个choose方法
6        public Server choose(Object key) {
7            //得到0到3的一个随机数,但不包括3
8            int number = (int)(Math.random() * 3);
9            System.out.println("Choose the number is:" + number);
10            //得到所有的服务器对象
11            List<Server> servers = lb.getAllServers();
12            //根据随机数,返回一个服务器
13            return servers.get(number);        
14        }
15         省略必要的get和set方法
16    }

    在上述代码的第3行里,我们实现了IRule类,并在其中得第6行里,重写了choose方法。

    在这个方法里,我们在第8行通过Math.random方法,得到了0到3之间的一个随机数,包括0,但不包括3,并用这个随机数在第13行返回了一个Server对象,以此实现随机选择的效果。在实际的项目里,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逻辑choose方法,以实现其它的“选择服务器”的策略。

    第二步,编写判断服务器是否可用的MyPing.java,代码如下。   

1    package com.controller; //也请注意这个package的路径
2    省略import语句
3    public class MyPing implements IPing { //这里是实现IPing类
4        //重写了判断服务器是否可用的isAlive方法 
5        public boolean isAlive(Server server) {
6            //这里是生成一个随机数,以此来判断该服务器是否可用 
7            //还可以根据服务器的相应时间等依据,判断服务器是否可用
8            double data = Math.random();
9            if (data > 0.6) {
10                System.out.println("Current Server is available, Name:" + server.getHost() + ", Port is:" + server.getHostPort());
11                return true;
12            } else {
13                System.out.println("Current Server is not available, Name:" + server.getHost() + ", Port is:" + server.getHostPort());
14                return false;
15            }
16        }
17    }

    在第3行里,我们是实现了IPing这个接口,并在第5行重写了其中的isAlive方法。

    在这个方法里,我们是根据一个随机数,来判断该服务器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返回true,如反之则返回false。请注意,这仅仅是个演示的案例,在实际项目里,我们基本上是不会重写isAlive方法的。

    第三步,改写application.yml,在其中添加关于MyPing和MyRule的配置,代码如下。

    

1    spring:
2      application:
3        name: callHello
4    server:
5      port: 8080
6    eureka: 
7      client:
8        serviceUrl:
9          defaultZone: http://localhost:8888/eureka/
10    sayHello:
11      ribbon:
12        NFLoadBalancerRuleClassName: com.controller.MyRule
13        NFLoadBalancerPingClassName: com.controller.MyPing
14        listOfServers: 
15    http://localhost:1111/,http://localhost:2222/,http://localhost:3333

    改动点是从第10行到第13行,请注意这里的SayHello需要和服务提供者给出的“服务名”一致,在第12和13行里,分别定义了本程序(也就是服务调用者)所用到的IRule和IPing类,配置时需要包含包名和文件名。

    第四步,改写Controller.java和这个控制器类,代码如下。    

1    省略必要的package和import代码
2    @RestController
3    @Configuration
4    public class Controller {
5        //以Autowired的方式引入loadBalanceerClient对象    
6        @Autowired  
7        private LoadBalancerClient loadBalancerClient; 
8        //给RestTemplate对象加入@LoadBalanced注解
9        //以此赋予该对象负载均衡的能力 
10        @Bean
11        @LoadBalanced
12        public RestTemplate getRestTemplate()
13        { return new RestTemplate();   }
14            @Bean //引入MyRule
15        public IRule ribbonRule()
16        { return new MyRule();}
17        @Bean //引入MyPing
18        public IPing ribbonpIng() 
19        {  return new MyPing();}
20        //编写提供服务的hello方法
21        @RequestMapping(value = "/hello",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
22        public String hello() {
23             //引入策略,这里的sayHello需要和application.yml
24             //第10行的sayHello一致,这样才能引入MyPing和MyRule
25            loadBalancerClient.choose("sayHello");
26            RestTemplate template = getRestTemplate();
27            String retVal = template.getForEntity("http://sayHello/sayHello/Eureka", String.class).getBody();
28            return "In Caller, " + retVal;
29        }
30    }

    和之前的代码相比,我们添加了第15行和第18行的两个方法,以此引入自定义的MyRule和MyPing两个方法。

    而且,在hello方法的第15行里,我们通过choose方法,为loadBalancerClient这个负载均衡对象选择了MyRule和MyPing这两个规则。

    如果依次启动Eureka服务器,注册在Eureka里的三个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调用者之后,在浏览器里输入http://localhost:8080/hello,那么能在EurekaRibbonDemo-ServiceCaller的控制台里看到类似于如下的输出。    

1    Choose the number is:1
2    Choose the number is:0
3    Current Server is not available, Name:192.168.42.1, Port is:192.168.42.1:2222
4    Current Server is available, Name:192.168.42.1, Port is:192.168.42.1:3333
5    Current Server is not available, Name:192.168.42.1, Port is:192.168.42.1:1111

    第1和第2行是MyRule里的输出,而第3到第5行是MyPing里的输出,由于这些输出是和随机数有关,所以每次输出的内容未必一致,但至少能说明,我们在MyRule和MyPing里配置的相关策略是生效的,服务调用者(EurekaRibbonDemo-ServiceCaller)的多次请求在以“负载均衡”的方式分发到各服务提供者时,会引入我们定义在上述两个类里的策略。

 

本文所给出的代码均可运行,此外,本文内容摘自本人所写的专业书籍,转载时请同时引入该版权申明,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