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 深入解析Pod对象:基本概念(二)

作为 Kubernetes 项目里最核心的编排对象,Pod 携带的信息非常丰富。其中,资源定义(比如 CPU、内存等),以及调度相关的字段、在本篇,我们就先从一种特殊的 Volume 开始,来帮助你更加深入地理解 Pod 对象各个重要字段的含义。

这种特殊的 Volume,叫作 Projected Volume,你可以把它翻译为“投射数据卷”。 (备注:Projected Volume 是 Kubernetes v1.11 之后的新特性)

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 Kubernetes 中,有几种特殊的 Volume,它们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存放容器里的数据,也不是用来进行容器和宿主机之间的数据交换。这些特殊 Volume 的作用,是为容器提供预先定义好的数据。所以,从容器的角度来看,这些 Volume 里的信息就是仿佛是被 Kubernetes“投射”(Project)进入容器当中的。这正是 Projected Volume 的含义。

到目前为止,Kubernetes 支持的 Projected Volume 一共有四种:

  • Secret;
  • ConfigMap;
  • Downward API;
  • ServiceAccountToken。

Secret

我首先和你分享的是 Secret。它的作用,是帮你把 Pod 想要访问的加密数据,存放到 Etcd 中。然后,你就可以通过在 Pod 的容器里挂载 Volume 的方式,访问到这些 Secret 里保存的信息了。 Secret 最典型的使用场景,莫过于存放数据库的 Credential 信息,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test-projected-volume.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test-projected-volume 
spec:
  containers:
  - name: test-secret-volume
    image: busybox
    args:
    - sleep
    - "86400"
    volumeMounts:
    - name: mysql-cred
      mountPath: "/projected-volume"
      readOnly: true
  volumes:
  - name: mysql-cred
    projected:
      sources:
      - secret:
          name: user
      - secret:
          name: pass

  

在这个 Pod 中,我定义了一个简单的容器。它声明挂载的 Volume,并不是常见的 emptyDir 或者 hostPath 类型,而是 projected 类型。而这个 Volume 的数据来源(sources),则是名为 user 和 pass 的 Secret 对象,分别对应的是数据库的用户名和密码。

这里用到的数据库的用户名、密码,正是以 Secret 对象的方式交给 Kubernetes 保存的。完成这个操作的指令,如下所示:

cat ./username.txt
admin
cat ./password.txt
c1oudc0w!

kubectl create secret generic user --from-file=./username.txt
kubectl create secret generic pass --from-file=./password.txt

其中,username.txt 和password.txt 文件里,存放的就是用户名和密码;而 user 和 pass,则是我为 Secret 对象指定的名字。而我想要查看这些 Secret 对象的话,只要执行一条 kubectl get 命令就可以了:  

kubectl get secrets
NAME           TYPE                                DATA      AGE
user          Opaque                                1         51s
pass          Opaque                                1         51s

删除secret

kubectl delete secret user

  

当然,除了使用 kubectl create secret 指令外,我也可以直接通过编写 YAML 文件的

my-secret.yaml

apiVersion: v1
kind: Secret
metadata:
  name: mysecret
type: Opaque
data:
  user: YWRtaW4=
  pass: MWYyZDFlMmU2N2Rm

  

可以看到,通过编写 YAML 文件创建出来的 Secret 对象只有一个。但它的 data 字段,却以 Key-Value 的格式保存了两份 Secret 数据。其中,“user”就是第一份数据的 Key,“pass”是第二份数据的 Key。

需要注意的是,Secret 对象要求这些数据必须是经过 Base64 转码的,以免出现明文密码的安全隐患。这个转码操作也很简单,比如:

$ echo -n 'admin' | base64
YWRtaW4=
$ echo -n '1f2d1e2e67df' | base64
MWYyZDFlMmU2N2Rm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像这样创建的 Secret 对象,它里面的内容仅仅是经过了转码,而并没有被加密。在真正的生产环境中,你需要在 Kubernetes 中开启 Secret 的加密插件,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关于开启 Secret 加密插件的内容,我会在后续专门讲解 Secret 的时候,再做进一步说明 接下来,我们尝试一下创建这个 Pod:

my_pod.yaml 

kind: Pod
metadata:
  name: my-pod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container
    image: busybox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stdin: true
    tty: true
    volumeMounts:
    - name: my-pod-vol
      mountPath: "/mypod-vol"
      readOnly: true
  volumes:
  - name: my-pod-vol
    projected:
      sources:
      - secret:
          name: mysecret

  

执行一下命令

kubectl apply -f my-secret.yaml

kubectl apply -f my_pod.yaml 

kubectl exec -it my-pod /bin/sh

cat /mypod-vol/user

cat /mypod-vol/pass

  

 

 从返回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保存在 Etcd 里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已经以文件的形式出现在了容器的 Volume 目录里。而这个文件的名字,就是 kubectl create secret 指定的 Key,或者说是 Secret 对象的 data 字段指定的 Key。

更重要的是,像这样通过挂载方式进入到容器里的 Secret,一旦其对应的 Etcd 里的数据被更新,这些 Volume 里的文件内容,同样也会被更新。其实,这是 kubelet 组件在定时维护这些 Volume。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更新可能会有一定的延时。所以在编写应用程序时,在发起数据库连接的代码处写好重试和超时的逻辑,绝对是个好习惯。 与 Secret 类似的是 ConfigMap,它与 Secret 的区别在于,ConfigMap 保存的是不需要加密的、应用所需的配置信息。而 ConfigMap 的用法几乎与 Secret 完全相同:你可以使用 kubectl create configmap 从文件或者目录创建 ConfigMap,也可以直接编写 ConfigMap 对象的 YAML 文件。

ConfigMap 

比如,一个 Java 应用所需的配置文件(.properties 文件),就可以通过下面这样的方式保存在 ConfigMap 里:

 

# .properties 文件的内容
$ cat example/ui.properties
color.good=purple
color.bad=yellow
allow.textmode=true
how.nice.to.look=fairlyNice

# 从.properties 文件创建 ConfigMap
$ kubectl create configmap ui-config --from-file=example/ui.properties

# 查看这个 ConfigMap 里保存的信息 (data)
$ kubectl get configmaps ui-config -o yaml
apiVersion: v1
data:
  ui.properties: |
    color.good=purple
    color.bad=yellow
    allow.textmode=true
    how.nice.to.look=fairlyNice
kind: ConfigMap
metadata:
  name: ui-config
  ...

  

kubectl get -o yaml 这样的参数,会将指定的 Pod API 对象以 YAML 的方式展示出来。

 Downward API

接下来是 Downward API,它的作用是:让 Pod 里的容器能够直接获取到这个 Pod API 对象本身的信息。 举个例子: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test-downwardapi-volume
  labels:
    zone: us-est-coast
    cluster: test-cluster1
    rack: rack-22
spec:
  containers:
    - name: client-container
      image: busybox
      command: ["sh", "-c"]
      args:
      - while true; do
          if [[ -e /etc/podinfo/labels ]]; then
            echo -en '\n\n'; cat /etc/podinfo/labels; fi;
          sleep 5;
        done;
      volumeMounts:
        - name: podinfo
          mountPath: /etc/podinfo
          readOnly: false
  volumes:
    - name: podinfo
      projected:
        sources:
        - downwardAPI:
            items:
              - path: "labels"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labels

 

在这个 Pod 的 YAML 文件中,我定义了一个简单的容器,声明了一个 projected 类型的 Volume。只不过这次 Volume 的数据来源,变成了 Downward API。而这个 Downward API Volume,则声明了要暴露 Pod 的 metadata.labels 信息给容器。

通过这样的声明方式,当前 Pod 的 Labels 字段的值,就会被 Kubernetes 自动挂载成为容器里的 /etc/podinfo/labels 文件。

而这个容器的启动命令,则是不断打印出 /etc/podinfo/labels 里的内容。所以,当我创建了这个 Pod 之后,就可以通过 kubectl logs 指令,查看到这些 Labels 字段被打印出来,如下所示:

$ kubectl create -f dapi-volume.yaml
$ kubectl logs test-downwardapi-volume
cluster="test-cluster1"
rack="rack-22"
zone="us-est-coast"

目前,DownwardAPI支持的字段已经非常丰富了,比如:  

1. 使用 fieldRef 可以声明使用:
spec.nodeName - 宿主机名字
status.hostIP - 宿主机 IP
metadata.name - Pod 的名字
metadata.namespace - Pod 的 Namespace
status.podIP - Pod 的 IP
spec.serviceAccountName - Pod 的 Service Account 的名字
metadata.uid - Pod 的 UID
metadata.labels['<KEY>'] - 指定 <KEY> 的 Label 值
metadata.annotations['<KEY>'] - 指定 <KEY> 的 Annotation 值
metadata.labels - Pod 的所有 Label
metadata.annotations - Pod 的所有 Annotation

2. 使用 resourceFieldRef 可以声明使用:
容器的 CPU limit
容器的 CPU request
容器的 memory limit
容器的 memory request

  

上面这个列表的内容,随着 Kubernetes 项目的发展肯定还会不断增加。所以这里列出来的信息仅供参考,你在使用 Downward API 时,还是要记得去查阅一下官方文档。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Downward API 能够获取到的信息,一定是 Pod 里的容器进程启动之前就能够确定下来的信息。而如果你想要获取 Pod 容器运行后才会出现的信息,比如,容器进程的 PID,那就肯定不能使用 Downward API 了,而应该考虑在 Pod 里定义一个 sidecar 容器。

其实,Secret、ConfigMap,以及 Downward API 这三种 Projected Volume 定义的信息,大多还可以通过环境变量的方式出现在容器里。但是,通过环境变量获取这些信息的方式,不具备自动更新的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我都建议你使用 Volume 文件的方式获取这些信息。

Service Account

在明白了 Secret 之后,我再为你讲解 Pod 中一个与它密切相关的概念:Service Account。 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想法:我现在有了一个 Pod,我能不能在这个 Pod 里安装一个 Kubernetes 的 Client,这样就可以从容器里直接访问并且操作这个 Kubernetes 的 API 了呢?

这当然是可以的。不过,你首先要解决 API Server 的授权问题。 Service Account 对象的作用,就是 Kubernetes 系统内置的一种“服务账户”,它是 Kubernetes 进行权限分配的对象。比如,Service Account A,可以只被允许对 Kubernetes API 进行 GET 操作,而 Service Account B,则可以有KubernetesAPI的所有操作的权限。像这样的ServiceAccount的授权信息和文件,实际上保存在它所绑定的一个特殊的Secret对象里的。

 

这个特殊的Secret对象,就叫作ServiceAccountToken。任何运行在Kubernetes集群上的应用,都必须使用这个ServiceAccountToken里保存的授权信息,也就是Token,才可以合法地访问APIServer。所以说,Kubernetes项目的ProjectedVolume其实只有三种,因为第四种ServiceAccountToken,只是一种特殊的Secret而已。另外,为了方便使用,Kubernetes已经为你提供了一个的默认“服务账户”(defaultServiceAccount)。并且,任何一个运行在Kubernetes里的Pod,都可以直接使用这个默认的ServiceAccount,而无需显示地声明挂载它。

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当然还是靠ProjectedVolume机制。如果你查看一下任意一个运行在Kubernetes集群里的Pod,就会发现,每一个Pod,都已经自动声明一个类型是Secret、名为default-token-xxxx的Volume,然后自动挂载在每个容器的一个固定目录上。比如:

$ kubectl describe pod nginx-deployment-5c678cfb6d-lg9lw
Containers:
...
  Mounts:
    /var/run/secrets/kubernetes.io/serviceaccount from default-token-s8rbq (ro)
Volumes:
  default-token-s8rbq:
  Type:       Secret (a volume populated by a Secret)
  SecretName:  default-token-s8rbq
  Optional:    false

  

这个Secret类型的Volume,正是默认Service Account对应的Service AccountToken。所以说,Kubernetes其实在每个Pod创建的时候,自动在它的spec.volumes部分添加上了默认Service AccountToken的定义,然后自动给每个容器加上了对应的volumeMounts字段。这个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这样,一旦Pod创建完成,容器里的应用就可以直接从这个默认ServiceAccountToken的挂载目录里访问到授权信息和文件。这个容器内的路径在Kubernetes里是固定的,即:/var/run/secrets/kubernetes.io/serviceaccount,而这个Secret类型的Volume里面的内容如下所示:

$ ls /var/run/secrets/kubernetes.io/serviceaccount 
ca.crt namespace  token

  

所以,你的应用程序只要直接加载这些授权文件,就可以访问并操作KubernetesAPI了。而且,如果你使用的是Kubernetes官方的Client包(k8s.io/client-go)的话,它还可以自动加载这个目录下的文件,你不需要做任何配置或者编码操作。这种把Kubernetes客户端以容器的方式运行在集群里,然后使用defaultServiceAccount自动授权的方式,被称作“InClusterConfig”,也是我最推荐的进行KubernetesAPI编程的授权方式。

当然,考虑到自动挂载默认ServiceAccountToken的潜在风险,Kubernetes允许你设置默认不为Pod里的容器自动挂载这个Volume。除了这个默认的ServiceAccount外,我们很多时候还需要创建一些我们自己定义的ServiceAccount,来对应不同的权限设置。这样,我们的Pod里的容器就可以通过挂载这些Service Account对应的Service AccountToken,来使用这些自定义的授权信息。在后面讲解为Kubernetes开发插件的时候,我们将会实践到这个操作。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Pod的另一个重要的配置:容器健康检查和恢复机制。在Kubernetes中,你可以为Pod里的容器定义一个健康检查“探针”(Probe)。这样,kubelet就会根据这个Probe的返回值决定这个容器的状态,而不是直接以容器进行是否运行(来自Docker返回的信息)作为依据。这种机制,是生产环境中保证应用健康存活的重要手段。我们一起来看一个Kubernetes文档中的例子。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labels:
    test: liveness
  name: test-liveness-exec
spec:
  containers:
  - name: liveness
    image: busybox
    args:
    - /bin/sh
    - -c
    - touch /tmp/healthy; sleep 30; rm -rf /tmp/healthy; sleep 600
    livenessProbe:
      exec:
        command:
        - cat
        - /tmp/healthy
      initialDelaySeconds: 5
      periodSeconds: 5

 

在这个 Pod 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有趣的容器。它在启动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 /tmp 目录下创建了一个 healthy 文件,以此作为自己已经正常运行的标志。而 30 s 过后,它会把这个文件删除掉。 与此同时,我们定义了一个这样的 livenessProbe(健康检查)。它的类型是 exec,这意味着,它会在容器启动后,在容器里面执行一句我们指定的命令,比如:“cat /tmp/healthy”。这时,如果这个文件存在,这条命令的返回值就是 0,Pod 就会认为这个容器不仅已经启动,而且是健康的。这个健康检查,在容器启动 5 s 后开始执行(initialDelaySeconds: 5),每 5 s 执行一次(periodSeconds: 5)。 现在,让我们来具体实践一下这个过程。 首先,创建这个 Pod:  

$ kubectl create -f test-liveness-exec.yaml

然后,查看这个 Pod 的状态:  

$ kubectl get pod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test-liveness-exec   1/1       Running   0          10s

可以看到,由于已经通过了健康检查,这个 Pod 就进入了 Running 状态。 而 30 s 之后,我们再查看一下 Pod 的 Events:

$ kubectl describe pod test-liveness-exec

  

你会发现,这个 Pod 在 Events 报告了一个异常:  

FirstSeen LastSeen    Count   From            SubobjectPath           Type        Reason      Message
--------- --------    -----   ----            -------------           --------    ------      -------
2s        2s      1   {kubelet worker0}   spec.containers{liveness}   Warning     Unhealthy   Liveness probe failed: cat: can't open '/tmp/healthy':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显然,这个健康检查探查到 /tmp/healthy 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它报告容器是不健康的。那么接下 来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不妨再次查看一下这个 Pod 的状态:

 

$ kubectl get pod test-liveness-exec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liveness-exec   1/1       Running   1          1m

  

这时我们发现,Pod 并没有进入 Failed 状态,而是保持了 Running 状态。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如果你注意到 RESTARTS 字段从 0 到 1 的变化,就明白原因了:这个异常的容器已经被 Kubernetes 重启了。在这个过程中,Pod 保持 Running 状态不变。 需要注意的是:Kubernetes 中并没有 Docker 的 Stop 语义。所以虽然是 Restart(重启),但实 际却是重新创建了容器。 这个功能就是 Kubernetes 里的Pod 恢复机制,也叫 restartPolicy。它是 Pod 的 Spec 部分的一个 标准字段(pod.spec.restartPolicy),默认值是 Always,即:任何时候这个容器发生了异常,它 一定会被重新创建。

但一定要强调的是,Pod 的恢复过程,永远都是发生在当前节点上,而不会跑到别的节点上去。事 实上,一旦一个 Pod 与一个节点(Node)绑定,除非这个绑定发生了变化(pod.spec.node 字段 被修改),否则它永远都不会离开这个节点。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这个宿主机宕机了,这个 Pod 也 不会主动迁移到其他节点上去。 而如果你想让 Pod 出现在其他的可用节点上,就必须使用 Deployment 这样的“控制器”来管理 Pod,哪怕你只需要一个 Pod 副本。

即一个单 Pod 的 Deployment 与一个 Pod 最主要的区别。 而作为用户,你还可以通过设置 restartPolicy,改变 Pod 的恢复策略。除了 Always,它还有 OnFailure 和 Never 两种情况: 在实际使用时,我们需要根据应用运行的特性,合理设置这三种恢复策略。 比如,一个 Pod,它只计算 1+1=2,计算完成输出结果后退出,变成 Succeeded 状态。这时,你 如果再用 restartPolicy=Always 强制重启这个 Pod 的容器,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而如果你要关心这个容器退出后的上下文环境,比如容器退出后的日志、文件和目录,就需要将 restartPolicy 设置为 Never。因为一旦容器被自动重新创建,这些内容就有可能丢失掉了(被垃圾 回收了)。 值得一提的是,Kubernetes 的官方文档,把 restartPolicy 和 Pod 里容器的状态,以及 Pod 状态 的对应关系,

实际上,你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这些对应关系,只要 记住如下两个基本的设计原理即可:

  • 1. 只要 Pod 的 restartPolicy 指定的策略允许重启异常的容器(比如:Always),那么这个 Pod 就会保持 Running 状态,并进行容器重启。否则,Pod 就会进入 Failed 状态 。
  • 2. 对于包含多个容器的 Pod,只有它里面所有的容器都进入异常状态后,Pod 才会进入 Failed 状 态。在此之前,Pod 都是 Running 状态。此时,Pod 的 READY 字段会显示正常容器的个数, 比如:
$ kubectl get pod test-liveness-exec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liveness-exec   0/1       Running   1          1m

  

所以,假如一个 Pod 里只有一个容器,然后这个容器异常退出了。那么,只有当 restartPolicy=Never 时,这个 Pod 才会进入 Failed 状态。而其他情况下,由于 Kubernetes 都可 以重启这个容器,所以 Pod 的状态保持 Running 不变。

而如果这个 Pod 有多个容器,仅有一个容器异常退出,它就始终保持 Running 状态,哪怕即使 restartPolicy=Never。只有当所有容器也异常退出之后,这个 Pod 才会进入 Failed 状态。 其他情况,都可以以此类推出来。

现在,我们一起回到前面提到的 livenessProbe 上来。 除了在容器中执行命令外,livenessProbe 也可以定义为发起 HTTP 或者 TCP 请求的方式,定义格 式如下:

...
livenessProbe:
     httpGet:
       path: /healthz
       port: 8080
       httpHeaders:
       - name: X-Custom-Header
         value: Awesome
       initialDelaySeconds: 3
       periodSeconds: 3

  

    ...
    livenessProbe:
      tcpSocket:
        port: 8080
      initialDelaySeconds: 15
      periodSeconds: 20

  

所以,你的 Pod 其实可以暴露一个健康检查 URL(比如 /healthz),或者直接让健康检查去检测 应用的监听端口。这两种配置方法,在 Web 服务类的应用中非常常用。

在 Kubernetes 的 Pod 中,还有一个叫 readinessProbe 的字段。虽然它的用法与 livenessProbe 类似,但作用却大不一样。readinessProbe 检查结果的成功与否,决定的这个 Pod 是不是能被通 过 Service 的方式访问到,而并不影响 Pod 的生命周期。这部分内容,我会留在讲解 Service 时再 重点介绍。 在讲解了这么多字段之后,想必你对 Pod 对象的语义和描述能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感觉。

Pod 预设置

这时,你有没有产生这样一个想法:Pod 的字段这么多,我又不可能全记住,Kubernetes 能不能 自动给 Pod 填充某些字段呢? 这个需求实际上非常实用。比如,开发人员只需要提交一个基本的、非常简单的 Pod YAML, Kubernetes 就可以自动给对应的 Pod 对象加上其他必要的信息,比如 labels,annotations, volumes 等等。而这些信息,可以是运维人员事先定义好的。

这么一来,开发人员编写 Pod YAML 的门槛,就被大大降低了。 所以,这个叫作 PodPreset(Pod 预设置)的功能 已经出现在了 v1.11 版本的 Kubernetes 中。 举个例子,现在开发人员编写了如下一个 pod.yaml 文件:

pod.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website
  labels:
    app: website
    role: frontend
spec:
  containers:
    - name: website
      image: nginx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作为 Kubernetes 的初学者,你肯定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最擅长编写的、最简单的 Pod 嘛。没 错,这个 YAML 文件里的字段,想必你现在闭着眼睛也能写出来。

可是,如果运维人员看到了这个 Pod,他一定会连连摇头:这种 Pod 在生产环境里根本不能用啊! 所以,这个时候,运维人员就可以定义一个 PodPreset 对象。在这个对象中,凡是他想在开发人员 编写的 Pod 里追加的字段,都可以预先定义好。比如这个

preset.yaml

apiVersion: settings.k8s.io/v1alpha1
kind: PodPreset
metadata:
  name: allow-database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role: frontend
  env:
    - name: DB_PORT
      value: "6379"
  volumeMounts:
    - mountPath: /cache
      name: cache-volume
  volumes:
    - name: cache-volume
      emptyDir: {}

在这个 PodPreset 的定义中,首先是一个 selector。这就意味着后面这些追加的定义,只会作用于 selector 所定义的、带有“role: frontend”标签的 Pod 对象,这就可以防止“误伤”。

然后,我们定义了一组 Pod 的 Spec 里的标准字段,以及对应的值。比如,env 里定义了 DB_PORT 这个环境变量,volumeMounts 定义了容器 Volume 的挂载目录,volumes 定义了一 个 emptyDir 的 Volume。 接下来,我们假定运维人员先创建了这个 PodPreset,然后开发人员才创建 Pod:  

$ kubectl create -f preset.yaml
$ kubectl create -f pod.yaml

  

这时,Pod 运行起来之后,我们查看一下这个 Pod 的 API 对象:

$ kubectl get pod website -o 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website
  labels:
    app: website
    role: frontend
  annotations:
    podpreset.admission.kubernetes.io/podpreset-allow-database: "resource version"
spec:
  containers:
    - name: website
      image: nginx
      volumeMounts:
        - mountPath: /cache
          name: cache-volume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env:
        - name: DB_PORT
          value: "6379"
  volumes:
    - name: cache-volume
      emptyDir: {}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 Pod 里多了新添加的 labels、env、volumes 和 volumeMount 的定义,它们的配置跟 PodPreset 的内容一样。此外,这个 Pod 还被自动加上了 一个 annotation 表示这个 Pod 对象被 PodPreset 改动过。 需要说明的是,PodPreset 里定义的内容,只会在 Pod API 对象被创建之前追加在这个对象本身 上,而不会影响任何 Pod 的控制器的定义。 比如,我们现在提交的是一个 nginx-deployment,那么这个 Deployment 对象本身是永远不会被 PodPreset 改变的,被修改的只是这个 Deployment 创建出来的所有 Pod。这一点请务必区分清 楚。 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你定义了同时作用于一个 Pod 对象的多个 PodPreset,会发生什么呢?

实际上,Kubernetes 项目会帮你合并(Merge)这两个 PodPreset 要做的修改。而如果它们要做 的修改有冲突的话,这些冲突字段就不会被修改。

总结

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我和你详细介绍了 Pod 对象更高阶的使用方法,希望通过对这些实例的讲解, 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Pod API 对象的各个字段。 而在学习这些字段的同时,你还应该认真体会一下 Kubernetes“一切皆对象”的设计思想:比如应 用是 Pod 对象,应用的配置是 ConfigMap 对象,应用要访问的密码则是 Secret 对象。 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 PodPreset 这样专门用来对 Pod 进行批量化、自动化修改的工具对 象。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会为你讲解更多的这种对象,还会和你介绍 Kubernetes 项目如何围绕着 这些对象进行容器编排。 在本专栏中,Pod 对象相关的知识点非常重要,它是接下来 Kubernetes 能够描述和编排各种复杂 应用的基石所在,希望你能够继续多实践、多体会。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razymagic/p/10559243.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