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学生的第一封信——从诚信谈起(上)<?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李开复

2000 4

今年 5 23 日,比尔·盖茨先生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支持和敦促美

国政府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国待遇。文中,他特别谈到了在清华大学与中国

大学生那次对话的愉快经历以及因此而留下的深刻印象。

这篇文章令我不禁想到,在中国的这两年来,我工作中最大的享受也是到国内各

高校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这些访问和交流使得我有机会与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就

他们所关心的事业、前途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中国学生的聪明、好学和上

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与这些青年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那些

已经获得国外大学奖学金的学生,大都希望我谈一谈应该如何度过自己在美国的

学习生涯;那些决定留在国内发展的学生,非常关心如何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

并以最快的速度在科研和学业方面取得成功;还有那些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

生,则希望我能讲给他们一些学习、做人的经验之谈。最近,更有一些学生关心

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希望了解美国的大学生是如何创业和致富的。

看到这么多双渴求知识、充满希望的眼睛,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那就是给中

国的学生们写一封信,将我与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以及我要对中

国学生的一些忠告写出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留学、工作或者创业的过程中能够

人格更完美、生活更顺利,事业更成功。

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

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

“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

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

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

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现在,他已

经是一个颇为成功的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与之相反,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的出色。但是,

在谈论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甚至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

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

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这一番谈话之后,对于我而言,不论他的能力和

工作水平怎样,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

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如果雇用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

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作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向其它公司讨

好的“贡品”呢?这说明: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

的人的。

在美国,中国学生的勤奋和优秀是出了名的,曾经一度是美国各名校最欢迎的留

学生群体。而最近,却有一些学校和教授声称,他们再也不想招收中国学生了。

理由很简单,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是,一旦找到工作

机会,他们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在一

边。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经使得美国相当一部分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诚信产生了

怀疑。应该指出,有这种行为的中国学生是少数,然而就是这样的“少数”,已

经让中国学生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另外,目前美国有很多教授不理会大多

数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推荐信根本就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

参考性可言。这也是诚信受到损害以后的必然结果。

我在微软研究院也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一位来这里实习的学生,有一次出乎意

料地报告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结果。但是,他做的研究结果别人却无法重复。后

来,他的老板才发现,这个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挑选,只留下了那些合乎最佳

结果的数据,而舍弃了那些“不太好”的数据。我认为,这个学生永远不可能实

现真正意义的学术突破,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员。

最后想提的是一些喜欢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

报销出租车票。也许有人认为,学生以成绩、事业为重,其它细节只是一些小事,

随心所欲地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就是那些身边的所谓“小事”,往

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一些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

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对于这些行

为,一言以敝之,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活在群体之中

与大多数美国学生比较而言,中国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要相对

欠缺一些。这也许是由于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不同而造成的。今天,当我们面

对一个正在走向高度全球化的社会时,生活在群体之中,做出更好的表现,得到

更多的和收获,是尤为重要的。

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

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所以,在学习阶段,你不可以

只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而应当尽量学会与各阶层的人交往和沟通,主动表达

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在公众集会时发表演讲,锻炼自己的表达能

力。

表达能力绝不只是你的“口才”。哈佛大学的 Ambady 教授最近做过一个非常有

趣的实验,他让两组学生分别评估几位教授的授课质量。他把这几位教授的讲课

录像带先无声地放两秒钟给一组学生看,得出一套评估结果。然后与那些已经听

过这几位教授几个月讲课的学生的结果进行对比,两个小组的结论竟然惊人的相

似。这表明,在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中,非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同样重要,有时

作用甚至更加明显。这里所讲的非语言表达方式是指人的仪表、举止、语气、声

调和表情等。因为从这些方面,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判断你为人、做事的

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从而获得十分重要的“第一印象”。

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性的。微软

公司在美国以特殊的团队精神著称。象 Windows 2000 这样产品的研发,微软公

司有超过 3000 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 5000 万行代码。没有高度

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部参与者的默契与分工合作,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

成的。

相对来说,以前我在别的公司时也曾见到这样的现象。一项工程布置下来,大家

明明知道无法完成,但都心照不宣,不告诉老板。因为反正也做不完,大家索性

也不努力去做事,却花更多的时间去算计怎么把这项工程的失败怪罪到别人身上

去。就是这些人和这样的工作作风几乎把这家公司拖垮。

为了培养团队精神,我建议同学们在读书之余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工作。在

与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的过程中,你们可以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

性。

在学习过程中,你千万不要不愿意把好的思路、想法和结果与别人分享,担心别

人走到你前面的想法是不健康的,也无助于你的成功。有一句谚语说,“你付出

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试想,如果你的行为让人觉得“你的是我的,我的还

是我的”,当你需要帮忙时,你认为别人会来帮助你吗?反之,如果你时常慷慨

地帮助别人,那你是不是会得到更多人的回报?

在团队之中,要勇于承认他人的贡献。如果借助了别人的智慧和成果,就应该声

明。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就应该表示感谢。这也是团队精神的基本体现。

做一个主动的人

三十年前,一个工程师梦寐以求的目标就是进入科技最领先的 IBM 。那时 IBM

对人才的定义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埋头苦干的人。斗转星移,事物发展到今天,

人们对人才的看法已逐步发生了变化。现在,很多公司所渴求的人才是积极主动、

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

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你应该不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

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

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对待自己的学

业和研究项目,你需要以一个母亲对孩子那样的责任心和爱心全力投入不断努

力。果真如此,便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还应该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意见。其实,这也是一种进取心

的体现。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并从中汲取教训,就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

比尔·盖茨曾经对公司所有员工说过:“客户的批评比赚钱更重要。从客户的批

评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汲取失败的教训,将它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除了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你还应该努力寻找一位你特别尊敬的良师。这位良师

应该是直接教导你的老师以外的人,这样的人更能客观地给你一些忠告。这位良

师除了可以在学识上教导你之外,还可以在其它一些方面对你有所指点,包括为

人处世,看问题的眼光,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等等。我以前在苹果公司负责一个

研究部门时,就曾有幸找到这样一位良师。当时,他是负责苹果公司全球运作和

生产业务的高级副总裁,他在事业发展方面给我的许多教诲令我终身受益。如果

有这样的人给你帮助,那你成长的速度一定会比别人更快一些。

中国学生大多比较含蓄、害羞,不太习惯做自我推销。但是,要想把握住转瞬即

逝的机会,就必须学会说服他人、向别人推销自己或自己的观点。在说服他人之

前,要先说服自己。你的激情加上才智往往折射出你的潜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化学反应。一般来说,一个好的自我推销策略可以令事情的发展锦上添花。

例如,有一次我收到了一份很特殊的求职申请书。不同于已往大多数求职者,这

位申请人的求职资料中包括了他的自我介绍、他对微软研究院的向往、以及他为

什么认为自己是合适的人选,此外还有他已经发表的论文、老师的推荐信和他希

望来微软作的课题等。尽管他毕业的学校不是中国最有名的学校,但他的自我推

销奏效了。我从这些文件中看到了他的热情和认真。在我面试他时,他又递交了

一份更充分的个人资料。最后,当我问他有没有问题要问我时,他反问我,:“你

对我还有没有任何的保留?”当时,我的确对他能否进入新的研究领域有疑虑,

于是就进一步问了他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他举出了两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最后,

我们雇用了这名应聘者。他现在做得非常出色。

0

收藏

gauyanm

257篇文章,48W+人气,4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