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之教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教之道如水,水无处不在,教育无处不在。教育无处不在一方面是指教育的终身性,就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终身教育;教育的本质是满足人学习和成长的需求。学习行为不是人类独有的行为,但学习行为却是人类能够生存发展的必需行为。当然,这里所说的教育都是指“大教育”,而另一方面是小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无处不在这里是指教育和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适合孩子的教育应是因势利导,水乳交融。教育它是孩子的必需过程,但它本身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教育和学习本身取代了孩子的天性需求和发展,就如同水取代万物。即使“道”本身很完美,重要,但“道”不通过其它东西展现,也就不能真正展现它自己。更不要说教育与水一样,只是“几于道”,还不是“道”本身。所以教育本身应该利于孩子的真正天性发展,即身体,心灵,精神的发展,是“不争”——不争先,不逞强。我从来不认为每一个人都能上好大学,都能考好分数。这是教育虚幻主义的错误假设,表面公平的分数化考试助长了这个错误。我们且不说上好大学是否就人生风调雨顺,吉祥如意,也不说好大学是否就是大学,或是这些大学能收多少人——如果你稍稍留心一下,考上这种好大学的机率绝对是“小概率事件”。我们只是说每个孩子的禀赋和环境就是不同,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观已经揭示了这个问题,当然,还仅仅揭示的是可以评估和测定的智能方面。

孩子本身有各种各样的天性和才能。我们没有必要要他们齐扑扑成为一个模子倒出来的。恰恰是孩子的个性所展示的多样性给与社会和宇宙间一种生态感,一种生态平衡。就像森林中物态的正向分布一样,草,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草,灌木,乔木,水生植物等等这是一种能力的互补关系,是和谐,是“一”。

教育也应该是“处众人之所恶”。孩子的天性里面有善的部分,也有恶的部分,就如同“阴”和“阳”,并且,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讲,没有好坏之分。说孩子的天性有善和恶,是因为孩子也是人,只不过是成人的前奏,人内心中有这两个东西。先哲们早就看到这个问题,所以中西方都有“性善论”与“性恶论”。只不过中国太多的“人之初,性本善”,西方有太多的“逐出伊甸园”。在小学三年级之前,我们开始带给孩子的可以更多的是鲜花和美景,给他们完美的童话,因为他们自身的发展还不足以应付那些“恶”,有的甚至是摧毁性的恶。特别是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就像华德福教育和维果茨基所提出的。即使是在低段的童话寓言中,大灰狼和狐狸也是一种原型。这种原型对应的是人类意识的不同发展阶段。可以说是集体无意识之类。甚至在人类意识中,这些都是使人类醒察的东西,同时也是人类本性里面的东西。

教之道如水,因为水是最智慧又是最艺术的东西,它是一种节奏和韵律,连续的流淌。更是一种最高境界的自由。整体。离又不弃,滋养,生成,为我所用,顺势而为。水滋养万物,“不争”,容纳。滋养是春风时雨,润物无声。启人之智,育人之好,成人之美。以前不明白老师作为园丁的概念,后来才慢慢醒悟:孩子的未来是不可预期的,孩子的天性是不可泯灭的。只要教育和社会给他们一点的土壤,一点的自由,一点支撑。

一部经典好就好在于它既是理论,又是方法。教育上用好七善之法,也是功莫大焉。“昔孟母,择邻处其实就是在讲居善地”。环境对人作用,环境也是人作用的结果。环境对人的作用是很大的,特别是对小孩子。因为人越年幼,感官越向环境开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几乎是完全的接纳。一个窗明几净的环境本身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教育。校园本身就是孩子的花园、乐园,学园,也是他们的家园,特别是心灵家园。符合自然生态的校园,是华德福教育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一种交融。经济的发展,使很多学校成为暴发户似的建筑,地砖、瓷砖、塑胶无处不在。老年人都有沾地气一说。这是对人与自然最质朴最本质的解释。在很多学校里,除了运动场,有多少学校给孩子提供“doll house”(玩耍屋)、“treehouse”(树屋)、秋千之类的东西?勤有功,戏无益。中国古代学校的天地君亲师里,有自然,有精神,有敬畏,或者敬畏太多。因为太多的道德精神,社会结构。对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灵还没有成长到这一步。更多的是卢梭所谓的自然天性。道德精神,社会结构对孩子来讲是另外一种东西,另一个年龄所必须面对的东西。真正的敬畏是由内而外的。中国社会以前学校教育孩子自然天性太少,成熟太早。现在也是这个样子。学堂里面的设计都是成人设计,鲜有为孩子天性而造的建筑。我们作为学校之居,除了安全,自然而外,还应该有孩子的特性,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当然,孩子也有不同阶段。从建筑物的外形,到墙的颜色,都应该围绕孩子来考虑,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居善地,让学校的教育功用尽可能发挥。

但是,不要忘记,人,哪怕是小孩子,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我们不应该是环境决定论者,就像汤因比或马克斯·韦伯所反对的一样。事物有它自己的内在天性,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仁与义,这些谈到的都是内在天性,当然可以有不同的诠释。德国华德福青年卢安克的书名是《与孩子的天性合作》,道破教育的秘密。如果在教育中,能够带动孩子去按自然法则改变环境,让孩子看到这个改变的效果,当然远非完美,就是了不起的成功。因为环境和人发生作用才有意义。并且人必须和环境发生作用他自己也才有意义。这就是马克思所谓自然的人化吧。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古人的精神追求中早就道出了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一点。固然有古者文人雅士的自命自赏,但也有一种对环境品味的追求。我们追求一种平衡目标。

“心善渊”,教育中应考量深远。孩子的发展不仅仅是现在,过去,更有将来。人们总想飞快地把握现在和未来,但常常没有注意到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很多人都知道揠苗助长这个古老的智慧,但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又常常违背这样一个训诫。“十年树树,百年树人”,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考虑孩子的成长的长期目标。知识传授,技能培养,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智力和意识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是,知识和技能之上还有没有东西呢?审美情感和实践意志,以及道德精神。专注力,想象力,自信心。美感,道德感,实践感。实践感里面包含社会责任感。我们要看到的是这些长期目标。

“言善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我们不能保证我们句句话都是真理,但我们可以保证都是我们真心想说的。老师的笃信和真实,不知不觉中在影响着孩子。这不仅仅只是现代社会的诚信问题,而是老师自己对世界和社会的一种理解,一种做人的底线。

“政善治”,孩子的成长和班级建设对老师和学校来说有引导和管理的问题。孩子是需要引领的,成人对他们就是引领者。那种认为孩子与成人完全平等的看法是有害的,肤浅的。平等只能孩子和成人作为生命存在的平等,作为人个体存在的平等。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榜样权威是孩子天性中具有的内在学习动能,因为成人的自我是高于孩子的,以及我们的体验和人生经历。我们作为成人应该好好运用它们。但是切记,我们应该是一个自我生命饱满的引领者。

“事善能”,作为教师,应当选择你所擅长的,避开你的弱项。“金无足金,人无完人”,老师不可能事事都会,都行。作为老师,要努力学习,真正发挥自己的主动,这是其一。其二,多用你所能,善画者多画,善写者多写。

“动善时”,选择教育的机会。我们称之为“教机”。抓住教育的机会,对老师来讲要求是相当高的,需要你的教育“修”和“为”——教育理解和教育实践。要知道事情本身的前因后果,另一方面,要了解孩子的真实状况,就像华佗给相似症状的人开不同的处方一样。同一个行为,比如说上课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有可能是你讲的内容跟他没有什么联系,也可能他昨天没有休息好,或是他有注意力缺失这个现代孩童的“时髦病”。对这三者的处理也是截然不同。前者需要你调整讲授内容和方式,次者需要给他休息的时间和机会,最后那种情况需要给与一些特定的帮助。动善时本身看重的是变化。变化是绝对的,“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教育就是,从大的方面来说,不言之教,不教之教。但从小的方面来说,又是教育无处不在,教育的机会无处不在。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慧眼”,“法眼”。

我们教育的目标是成就每一个孩子,我们滋养孩子,养成他。他的感觉,他的生命力,他的自信心,想象力,创造力。我们用色彩、质地、形式、声音;用语言,数字,音符。用环境、行为、心灵。教育就应该是滋养,养成,教育应当是一种顺应、一种激发、一种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