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vSAN6.0中引入了全闪存架构,与混合架构相比,全闪存架构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本文就将这两种架构的做一个对比。

  全闪存架构与混合架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在容量层的存储设备是闪存设备,因而它能够为各种工作负载提供更为可靠、强大的性能。

  不论是混合架构还是全闪存架构,在vSAN群集中都推荐使用“10%的已消耗空间容量(10% of consumed capacity)”的大小作为Cache层的容量,然而这些Cache在两种架构中的用途稍有差异。

  在混合架构中,cache算法会最大化的保证整个vSAN群集的读和写的性能。70%的可用cache会被分配用于存储有频繁读操作的磁盘块,尽量减少读操作发生在低速的普通磁盘上。另外30%的可用cache会被分配用于写操作,为了最大化磁盘性能,会尽可能地将多个写操作合并后再写入磁盘。

  在全闪存架构中,闪存设备被分成了两类:一种是持久快速的闪存设备用于写Cache,另一种是空间较大而且相对廉价的闪存设备作为容量设备。在这种架构中,由于直接从容量层的闪存设备读数据会有更好的性能,因此100%的Cache层容量会被用于写cache。然而,为了尽量延长容量层闪存设备的使用周期,多数的需要写入会被置放于cache层,只有当需要写入到容量层时才会将数据写入容量层的闪存设备。

  下面是部署全闪存架构的几点考虑:

  • 全闪存架构只有在vSAN6.0以后才支持

  • 要求万兆网络,不支持千兆

  • 最大的vSAN群集节点数为64

  • 闪存设备即被用于cache层,也被用于容量层的存储设备

  • 在cache层不会预留空间用于读cache

  • 需要将闪存设备标识后才能用于容量层的存储设备

  • 无论是cache层还是容量层,闪存设备的耐用性都必须纳入考虑中


OK,not the end,continu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