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涯没有陆桥山那样圆滑。要不是最终被李涯暴出吃里爬外的嘴脸,整天西装笔挺笑容可掬的陆处长还是很得站长喜欢的,至少彼此和睦相安无事。陆桥山的扮演者功力相当不俗,虽然剧本没有给陆桥山安排大段的台词和激烈的剧情,但他用一张一团和气的笑脸和富于表现力的声线,把陆桥山看起来可亲,接触起来可怕,想起来可厌的灵魂演绎得跃然银幕,入木三分。作为最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运筹帷幄的情报处长,陆桥山遇到事情,经常是一副茫然无措,什么主意也没有的样子。一听见别人说点什么,又立刻化为一脸灿烂,忙不迭地恭维捧场。和同事错身一过,回过头来立刻就从幽暗的眼角射出工于算计的凌厉眼风。他的资历应该比李涯老,也不比李涯笨,是他的思维焦点都放在自己的官运财路上。李涯琢磨的是“事”,他有底气直视站长说出:“我可以接受任何人的监视”问心无愧。发现一个可疑点,他立刻就毫无顾忌地调查监视自己的上司。就算是最后对陆痛下杀手,也是因为抓到他情报外泄,出于对这类不学无术小人的不屑。陆桥山不是这样,他琢磨的是“人”。心思放的地方不一样,所以李涯比陆桥山有能力,有想法。
李涯没有谢若林那样赤裸裸的现实。“嘴上全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这是谢若林说别人,他自己则更进一步,更直白更彻底,连嘴上装装主义,他都不用。他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简单明了。评判任何人的准则是“只——要价格公道”,就能跟他做买卖。评判一切事的标准是金条不分龌龊高尚,“没人在乎清规戒律”。而李涯怎么说呢?——“钱是很重要,精神意志更重要。” 李涯比谢若林有信仰有精神。
李涯比余则成有味道。余则成当然是全剧着力歌颂的正面人物。编导还给他安排了三段感情经历,三位不同性格类型的女主角,可还是感觉缺少一点味道。也许是孙红雷的个人气质使得这个人物给人感觉正面人物的味道不那么纯。特别是那佯装憨厚的露齿一笑,看得人心里发毛。(这么明显虚情假意的笑居然没有引起军统的戒备,真不可思议!)李涯的扮演者很会用眼睛说话:被交换时临上车前那个环顾四周复杂幽怨的眼神,初到天津站面对站长和余则成时探究游移的眼神,面对谢若林“挤牙膏”似的给一张钞票说一句时不屑轻蔑的眼神,被余则成抽一记耳光后在办公室独处时黯然泪下委屈无处倾诉的眼神,还有一次次派遣、查抄、监听、审讯时他那种不顾一切咄咄逼人的眼神。可以说李涯的悲剧和他的恃才自信、锋芒毕露不无关联,毕竟他不是余则成,他不是潜伏卧底,他用不着掩盖伪装。正是李涯眼睛里毫不遮掩的锋芒和失落、进取和无奈,糅合成李涯打动人的味道。知道他站在敌对阵营里,但还是忍不住地喜欢他,甚至很多人在他的性格和命运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不知道结局,一集一集看电视的时候,一面一次一次地心都被揪起来,不晓得李涯又要给余则成找什么麻烦,一面又期待敬业勤奋的李队长施展才智,再次有精彩的出击,和余则成上演高手间的对决。直到廖三民奋然一跃和李涯同归于尽才松了一口气。然而,这个人物死了,又让人心里怅然若失。李涯是个前所未有的反面人物,让人盼着他死,却又对他怎么也恨不起来。他丰富、立体,有性格有魅力,可以说“任是无情也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