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如何驱动业务?

用新技术突破“怎么做”,进而推动“做什么”

这种方式就是我们最常说的“技术驱动”。利用更新、更快、更稳定的技术,创新业务的实现方式,从而推动业务的发展、创新和颠覆。

最著名、最具颠覆性的创新,大概当属移动支付。本质上,它只是利用移动互联网、NFC等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然而对“怎样付钱”的创新,催生出了余额宝、网约车、团购、外卖、共享单车等等一系列全新的、颠覆性的业务或行业。

不过,这种“技术驱动”模式并不适合于“业务驱动”的业务、公司或行业。在“业务驱动”下,“做什么”的业务需求是“主动轮”,而“怎么做”往往只能担当“从动轮”。也就是说,技术必须以满足业务需求为先,而将技术上的创新、突破则变得无关紧要、可有可无,更别谈驱动业务了。

那么,在“业务驱动”模式下,技术就无法反客为主了么?不,有办法。


理解业务

任何一项创新,都必须建立在对旧事物了如指掌的基础上。技术想要驱动业务,也必须通过全面、深入的理解业务来构建地基,才能万丈高楼平地起。

当然,技术人员理解业务,与产品人员一定会有不同,也一定要有不同。产品人员从业务的最终结果和表现上来理解业务,技术人员从内部结构、组织和实现方式上来理解。例如,产品人员理解的业务是“一个审批流程”,技术人员的理解则是“状态模式”、“工作流”;产品人员理解的是对某个渠道做某个处理、对另一个渠道做另一种处理,技术人员则会将其理解为策略模式。

从这两个例子上可以看到,设计模式是一种理解业务的不错的方式。设计模式本身就是用于“处理某一类业务问题/场景”的方法,很自然的有助于我们理解业务。此外,不少的技术架构,如工作流、权限、SSO等,也能够为我们理解业务提供帮助。


搭建高扩展性的基础架构

在理解业务的基础上,搭建出一套适合当前业务需求、以及未来业务发展的架构,这是技术真正开始驱动业务的第一步。

“业务驱动”的一大特点,就是业务需求在不断的变化。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技术实现也不断的随之变化,那么技术、技术人员一定会疲于应付——这种困境我们已经遭遇了太多了。

高扩展性的基础架构,能够在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面前,保持技术实现的相对稳定性,从而,一方面提高业务需求的实现效率,使得业务需求及其变化能够尽快的付诸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技术的债务和负担,从而有更多的资源来思考和实践“技术如何驱动业务”。


构建完备的领域模型

“高扩展性的基础架构”只是第一步。只有构建起了领域模型,技术才能够真正开始“驱动”业务。而只有完备的领域模型,才能够全面、深入地刻画出业务的本质属性。

领域模型实际上是“理解业务”与“技术架构”结合后的产物。只有充分理解了业务,才有可能构建起一套领域模型;而只有合理的技术架构才能够把业务完备的表达和实现出来。


突破模型、创新业务

构建领域模型的目的,不仅仅是描述现有业务、容纳新的业务。更重要的是,它勾勒出了已知业务的“边界”。而只有知道“边界”在哪里,才知道创新的“束缚”和目标在哪里,才能够有的放矢,完成业务上的突破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