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跳楼事件”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我不敢确定跳楼事件的真正原因,也不能查明跳楼事件的真正真相。当我看了《傻了也去爱》这个电视剧的时候,我对媒体报道的真实性抑或事情的真相有点疑虑了。人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生命,当一个人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都放弃的时候,他需要多大的勇气、承受多大的压力、面对多大的艰难啊。我没有勇气舍弃自己的生命,我相信他们也不会轻易的去放弃自己的生命,哪怕有一点“生命”的希望。无论是“自杀”还是“他杀”,可是这种跳楼事件已经不间断的出现了,并且还有延续的可能。那么这种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问题,尽管“富士康”把这些归结于员工本人不愿意归结于企业管理、制度的问题。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从“富士康跳楼事件”涉及的人员名单来看,多是8090后,换句话说“富士康”所面临的问题是不是归纳为8090后的管理问题呢?因为跳楼事件人员的年龄段是涉及到且唯一涉及到80、90后的地方。谈到管理问题,我们看下两个实例来阐述8090后的管理问题。企业规定上班不许迟到,迟到一次扣50块钱。结果有一次扣到一个20岁出头的小女孩儿,她当时就给公司领导一百,说不用找了,那个老大气的,怎么回事儿,“扣五十你给一百”?她说,“我觉得这周还是会迟到的,所以不用找了”。 企业总经理秘书,上班四个月的时候,在老板的报告中的关键部分写了几个错别字,老板是50多岁男的,就训她,“你是干什么吃的”,这女孩就觉得不爽了,然后写了辞职信扔老板脸上。看这就是8090后被职业人士称为,“自我、浮躁、叛逆的性格特征”。

  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不能更好的去应用于现在企业管理。难怪连张瑞敏也曾经在2005年末的一次中国企业家的高峰论坛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感觉越来越不会做企业了,以前那些有效的方法,甚至成功的方法,今天看来,都必须抛弃了,要采取新的策略”。当“富士康跳楼事件”在延续的时候,富士康并没有采取新的策略预防类似的情况发生,不肯正视和改善工人的工作和生存状况,而是请一些五迷三道的“佛法大师”和“心理专家”做所谓的辅导,声称尊重习俗“改运”、“减压”,运用科学进行“心理干预”,根本上是在回避和掩盖问题的实质。8090后生长在红旗下,信奉唯物主义能信哪些“佛学大师”的妖言惑众么。

  富士康管理流程具有严密性与高效性,只是企业在追求这种严密与高效的同时,员工被成为了流水线上的一环,管理的优势与弊病同时显现。这时,有名富士康的现任员工曾说,“公司对我们很好,上班的衣服都专门找了公司给我们洗,我们自己不能洗。但是我想说,多洗一件衣服会不会把我累死?不会。但是,我没有权力和自由来洗我的衣服,这种没有自由和尊严的感觉会不会让我去找死?可能会的”。知道员工需要什么了么,他们需要,“劳动、睡眠、娱乐、休闲、社会交往、情感交流、社会网络”等,还有尊重和自由。富士康在今天所发生的事件,对每家企业、每个企业人都是很好的提醒。事件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深思,富士康今天所面对的问题是不是所有中国企业所要面对的问题?

  在富士康,8090后的打工者已经超过85%,如果孤立地看“富士康跳楼事件”,很容易会被归结到员工个人的身上。“富士康跳楼事件”让我一直在寻找员工轻生的理由,已经不能用简单的粗暴管理、待遇来解释。因为富士康并没有用铁链子捆着自己员工,如果工作不顺心,你仍然有放弃这份工作的权利,这并不能成为导致大量员工轻生的合理理由。所以网络上有这样的说法,在富士康,安管经常打人,员工见了他们都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称,他们把保安称为安管。安管拿的工资也许没有普通员工多,但权势却很大,经常打骂员工,员工多是敢怒不敢言。该员工说,在门禁处被保安骂过。他的朋友晚回宿舍,被安管拉到一个屋子打了一顿,关了一晚上,员工们敢怒不敢言也未报警。如果这样的说法得到证实,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富士康跳楼事件”是自杀抑或是他杀。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不仅仅是流水线上的劳动力,更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他们远离家乡和父母,每天艰辛劳作于工厂车间,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他们不只需要企业付给劳动报酬,还有超出物质利益的追求——例如鼓励、支持和关怀。企业不管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还是当前效率提高,都应该重视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让全体员工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以及明确自己的主要职责,所担负的职责对整个企业工作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这样,就能把全体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越来,成为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让 每一个人都能有所归属、有所寄托,为每一个生命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