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俄语:река Аму?р,阿穆尔河),总长度约4444公里(以 海拉尔河为源头计算),发源于 蒙古国 肯特山东麓,在 石勒喀河额尔古纳河交汇处形成。经过 中国 黑龙江省北界与 俄罗斯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南界,流入 鞑靼海峡。黑龙江本是 中国的内河, 19世纪中后期 沙俄强行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之后,才成为中俄界河。黑龙江是中国三大河流之一、 世界十大河之一(有些资料计为第六),黑龙江沿线曾盛产沙金,在清朝达到繁荣,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4年×××俄罗斯联邦签署最后边界协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基本界限划清。
编辑] 历史
黑龙江在 汉代 时被称为 弱水南北朝时,黑龙江上游称完水, 松花江及两江汇流后被称为难水。 时始称黑龙江下游为黑水,完水改作望建水、难水改作那河。《 辽史》第一次以“黑龙江”来称呼这条河流。 元代明代多称为混同江。至 清代,黑龙江一名成为官方名称。 满语音“萨哈连乌拉”,其中“萨哈连”意为“黑”,“ 乌拉” 意为“水”。 蒙古语则称“哈拉穆连”。 俄文称为“阿穆尔”或“阿母”(Аму?р)。
黑龙江流域在 金朝被完全纳入领土范围内,成为金国内河。自 1858年中俄《 瑷珲条约》签订后,江北土地被割让给俄国,黑龙江开始成为中俄大部分地区的边界。 1900年 八国联军向中国开进时,俄国以保护中俄铁路为由出兵越过黑龙江,放火烧毁当时属于 清朝瑷珲城,并制造了 海兰泡惨案,并深入清朝国境约40公里。不久战事结束,并将原属清政府管辖的 江东六十四屯以武力占领。
×××成立后, 苏联与×××一直以黑龙江为基本边界,搁置了沿岸土地的主权争议。但自 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两国军队开赴黑龙江沿岸,导致黑龙江地区局势危急。自20世纪 80年代末才有所缓和。
×××与 俄罗斯联邦在20世纪 90年代21世纪初相继确定了东端边界的走向。×××方面放弃了自19世纪中叶被俄国取得的大量土地的主权要求,以及被强占的 江东六十四屯。同意将两国边界以实际控制线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为主要依据进行划分。目前边界走向已确定完毕。但中华民国方面对俄国占领江东六十四屯的合法性从未予以承认。
20世纪 70年代,随着中国大陆 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签订大量贸易协定,并将 黑河市绥芬河市等数个沿江城市与俄罗斯的 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 哈巴罗夫斯克等远东城市辟为边境互贸城市,其中 绥芬河等地还建有跨江大桥方便出行。利用互补的资源优势带动黑龙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
编辑] 地理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源头 石喀勒河额尔古纳河的交汇处。
黑龙江作为中国北方边界的界河,×××边界的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大小支流约有950余条(包括 时令河),其中黑龙江最长的支流是约1657公里的 松花江。在支流边,中国大约有大小港站160个。中国黑龙江省省会 哈尔滨位于松花江岸边。俄罗斯远东地区在这里最大的城市是 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黑龙江上也有众多岛屿分布,包括著名的 珍宝岛大黑河岛以及 黑瞎子岛等岛屿分属中、俄两国。其中大黑河岛已发展成为贸易中转站,设施较为齐全。
由于黑龙江两岸土壤多为具有大量腐殖质的黑土,流经黑龙江的水流冲刷岸边的土壤,使黑土沉入江中,沉积在江底。故在水体清澈的地方看黑龙江水往往是黑色的。黑龙江流域内森林资源分布不一,中国方面自 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地区多受损害,自 漠河县至黑河市很少见到树龄20年以上的树木。俄罗斯方面林业资源极为丰富,一般在冬季黑龙江封冻时中国经常进口俄罗斯的木材进行加工。沿河流域也生产黄 ,自漠河县至 爱辉古城曾被称为“黄金之路”。
黑龙江的冻期长。受河岸解冻及雨季降水的影响,汛期多集中于春、夏两季。靠近黑龙江的最有名的生物是住河谷的 黑龙江豹,只剩大约50只。黑龙江也以盛产 大马哈鱼而闻名。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畔中国最北端岗哨。
河畔主要城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