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症”、“证”、“病”等概念的含义。

2.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熟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1.“诊断”的含义,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的。

2.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案,介绍症、病、证的概念。   

3.中医诊断的基本法则是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重点难点】

“症”、“证”、“病”、概念辨析。

 

绪论

【目的要求】

1、   掌握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2、   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熟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含义】

1、   诊断:通过察看、询问、检查病人,掌握病情资料(诊:诊察了解),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情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况性判断(断:分析判断)。

2、   中医诊断学: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主干课)


(一)、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症状、体征和病史)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一、主要内容:诊法、诊病、辨证、病案

☻四诊内容

         望诊——指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断病的方法。

         闻诊——医生运用听觉听病人的语言、呼吸等声音;医生运用嗅觉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等以断病的方法。

         问诊——医生询问病人有关病情资料,如病史、自觉症状等以断病的方法。

         切诊——脉诊和按诊。医生通过触觉切按动脉脉搏和触按病人肌肤、手足、胸腹、腧穴等有关部位以断病的方法。

☻症状、体征的含义与关系

症状:病人自觉的不适、痛苦。

(主观的)(如头痛、咳嗽、胸闷)

 

统称为症状

简称“症”。

体征:检测而发现的异常征象。

(客观的)(如面色白、舌质红、脉弦滑)

※  症(症状):疾病所反映的具体现象(也就是病情资料),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

(二)、诊(辨)病: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即判断病种,确定病名)

※  病(病名):对具体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与抽象,即该具体疾病的代名词。

(三)、辨证: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  证:中医学特有概念。是对疾病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以及病势等所作的概括。

☻ “证”的几个概念

         证名:如痰热壅肺、脾肾阳虚等,为证的代名词,是对证的本质的概括。

         证候:如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为证所表现的有内在联系症状、体征,即证的外候。

         证型:临床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

☻ “症”与“证”的区别

         “症”:是疾病的表象、具体的概念。

         “证”:是疾病的本质,抽象的概念。

“证”

证候(证的外候)

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本质(抽象的)

证型(规范的证名)

(四)、病案:即病历、诊籍。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病案是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及司法的重要资料。

二、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一)、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外部的现象,推测内在的变动情况。认识了内在的病理变化,便可解释显现于外的征候。“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二)、见微知著: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状况。

三)、以常衡变: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三、基本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一)、整体审察——整体的病理联系与所处环境结合,综合判断病情。

1、 疾病中存在着整体的影响。

2、 中医诊断中整体审查的要求:

         全面了解局部与全身的病情表现,了解病史、体质、环境等情况;

         对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认识病变的因果关系、演变发展趋势等。

(二)、诊法合参(四诊并用)——四诊并重,方法参用,病情资料的综合收集。

1、 四诊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诊察病情,方法各异,不能互相取代。

2、 在临床上是四诊参合运用,而不一定按固定的诊法顺序进行,常常是四诊互用,边诊边辨,诊断交替进行。

(三)、(辨)病(辨)证结合——辨病与辨证虽均为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证反映的侧重面有所不同,故既要辨证,又要辨病,不能互相取代。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对疾病的本质的全面认识。

1、 先辨病后辨证:如果通过辨病而确定了病种,便可根据该病的一般演变规律而提示常见的证型,因而是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

2、 先辨证后辨病:当疾病的本质尚未反映不够充分时,先辨证不仅有利于当前的治疗,并且通过对证的变化的观察,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揭示,从而确定病名。

☻ “病”与“证”的区别

         “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

         “证”是对疾病所处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以及病势等所作的概括。

☻ “辨病”与“辨证”的区别

         “辨病”重点从疾病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病为全过程的基本矛盾。

         “辨证”侧重从疾病当前表现中判断病位与病性,证为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

阴阳学说:

1 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

2 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对立是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等。

阴阳互根是指对立的阴阳双方互相依存,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阴阳消长是指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

阴阳转化时指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3 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来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阐释人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人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因其功能以静为主;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属阳,因其功能以动为主。五脏之中又可根据其位置分为阳脏(心、肺)和阴脏(肝、脾、肾),每一脏腑之中又可将其功能归为阳,而其物质归为阴。此外,经络亦可分为阳经、阴经等等。

⑵概括人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人体的物质基础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属阳,二者互相依存。生理活动以物质为基础,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如果人体的阴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的生命就会中止,所以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06144312_CLIy.png

⑶说明人的病理变化

阴阳学说还被中医学用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阴阳失衡所致。阴阳失调的表现形式很多,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以及对另一方的累及等,这些可统称为“阴阳不和”。许多情况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正邪抗争,各有胜负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作以概括性的解释。

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邪气作用下(或本身机能病理性亢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06144312_1OmX.png

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由于阳虚,不能制约阴寒,可出现虚寒征象,即阳消阴长,阳虚则寒;阴虚,无力制约阳,可出现虚热征象,即阴消阳长,阴虚则热。

06144312_gN7O.png

阴阳互损指体内的正气,特别是阴液与阳气之间的病理关系,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阴阳互损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阴阳互损的最终表现为“阴阳俱损”、“阴阳两虚”。

06144312_Ik9X.png

06144312_FeRW.png

阴阳转化指阴阳失调所表现出的病理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就是说明这类病理情况。

4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中医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对于任何疾病,无论其病情如何复杂多变,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诊断。中医诊断疾病首先要分清阴阳,既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证型,又可以用阴阳来分析四诊。如望诊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声音洪亮者属阳,语声低微者属阴;脉象浮、数、洪大者属阳,沉、迟、细小者属阴等等。从证型来看,病位在表属阳,实证属阳,热证属阳;而病位在里属阴,虚证属阴,寒证属阴等。

 

在决定治疗原则和临床用药时,中医学也是以阴阳学说作为指导的。

阴阳偏胜的实证的治疗原则:“损其有余”,即“实者泻之”

如对于阳邪过盛所致的实热证,以“热者寒之”的原则用寒凉药物清热;

对于阴盛所致的寒实证,则应以“寒者热之”的原则用温热药来祛寒。

 

阴阳偏衰的虚证的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即“虚者补之”

如对于阴虚所致的虚热证,要以滋阴药以补虚;

对于阳虚引起的虚寒证,则要以温阳药以补阳。

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就必须阴阳两补。

 

阴阳学说还可用来概括中药的性味,并用以指导临床使用。一般来说,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味酸、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具有收敛、沉降作用者属阴,而具发散、升浮作用者属阳。在临床用药时,应当根据疾病的阴阳性质决定治疗原则,再根据药物的阴阳属性来决定用药。

二 五行学说

1 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根据五行学说,五行的特性分别为:

“木曰曲直”,是指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是指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是指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金曰从革”,是指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是指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2 五行的归类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按照五行学说,自然界及人体等可分别归类如下:

自然界


  行

人体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小肠

湿

长夏

西

大肠

皮毛

膀胱

3 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06144558_AEKy.png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4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⑴ 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火克金。中医学还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及气候、饮食等的关系。

⑵ 说明机体的病理变化

由于脏腑分属五行,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依据五行学说的规律的。如肝病传脾,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间的相互病理影响,则为木郁土虚或土雍木郁。肝病影响到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即木侮金;影响肾,即子病及母。

⑶ 用于诊断疾病

依靠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归属,据此,可以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比如,患者面色发青,喜食酸食,脉弦,则可诊为肝病;面色红,口中苦,脉洪大,可诊断为心火旺。又如,痉挛拘急抽风,根据五行归类属木病,从人体脏腑来看,可诊断为肝病;全身水肿,小便不利,五行归类属水病,而病位可定为肾。

根据五行学说,治疗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发生病变的脏腑本身,还应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控制疾病的传变。正如《难经》所论述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脾。”

⑷ 用于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中医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

①补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虚证,可以补其所属的母经或母穴,如治疗肝虚证时,选取肾经合穴阴谷。此即虚则补其母,补母则子安。

②泻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实证,可泻其所属的子经或子穴。如肝实证可取心经荥穴少府,或本经荧穴行间治疗。此即实则泻其子,泻子则母安。

根据母子相生的关系确定的治疗方法常见以下几种:

①滋水涵木法,即滋养肾(水)阴以养肝(木)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导致的肝阴不足之证。

②益火补土法,即温肾阳(火)以补脾(土)阳的方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导致的脾阳不振之证。在五脏配属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门学说兴起,对机体的温煦多指为命门之火的作用,即肾阳的作用。

③金水相生法,即滋养肺(金)肾(水)阴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④培土生金法,即补脾(土)益气而达到补益肺(金)气的方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而致肺虚脾弱之证。

中医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提出“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

①抑强,主要用于相克太过。如肝气横逆,犯胃克脾,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和之证。称为木旺乘土,用疏肝平肝为主,抑制肝的强势,则被乘的脾胃的机能自然容易恢复。

②扶弱,主要用于相克不及。如肝之虚,影响脾胃健运,称为木不梳土,治宜和肝为主,兼顾健脾,以加强双方的机能。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常见以下几种:

①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土和水,指脾肾两脏,培土制水,指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又称温肾健脾法。若肾阳虚不能温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治当以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②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之证。木和土,乃肝脾两脏。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以治疗肝旺脾虚,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③泻南补北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

④佐金平木法,适用于肺失清肃,肝火偏盛之证。金和木,乃肺肝两脏。佐金平木,即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又称清肺泻肝法。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3127489/blog/1529899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