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数据中心设计咨询需求
1.1.1           数据中心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
根据广州地铁信息化发展规划,调研广州地铁数据中心的现状,编制并提交《广州地铁数据中心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报告》,具体要求如下:
1.        建设项目规划要求
提出相关数据中心设计项目、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网络建设项目的关键内容及安排,提出控制数据中心设计及建设质量的保障方案;提出在现有机房中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建设方案,以满足在新数据中心启用前过渡期间现有机房支持未来三年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2.        数据中心搬迁策略
提出数据中心的搬迁策略,按系统重要性、关联性分批次将现有机房的设备搬迁到新数据中心,使整个过程安全可靠,风险可控,满足业务需求。
3.        数据中心管理策略及监控管理咨询
评估现有机房或数据中心的管理现状,提出主数据中心、容灾中心等机房管理的定位,正确处理机房之间的关系,完成旧有机房的整合和调整策略,对广州地铁现有的机房的物理环境监控、网络监控、系统监控、KVM等情况进行评估和规划,进行统一的监控管理。
4.        造价估算
提出相关主数据中心设计及建设、容灾中心设计及建设、建设规划项目、数据中心搬迁方案等等的造价估算及效益分析。
1.1.2           数据中心主中心设计咨询
根据广州地铁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广州地铁数据中心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报告》,编制并提交《广州地铁数据中心主中心设计咨询报告》具体需求如下:
1.        选址与规模规划
进行数据中心的选址或对现有选址进行评估,本次数据中心的设计规模需满足2030年前的IT基础架构发展的要求。进行IT系统可用性要求分析,提出服务器、存储、网络等IT规模计算方法论。提出2030年的IT基础架构规模。
2.        可用性规划
对电源、空调等数据中心的可用性进行研究,根据Uptime或中国国家标准找出适合广州地铁需要的不同模块的级别可用性定义。提出数据中心建设等级的建议:提供的建议标准是依据数据中心拟建场地现有的实际条件及可能改变的条件来实现;对于重点业务的保障,等级标准(UI)参考范围 T3~T4,普通业务的保障:等级标准(UI)参考范围 T2~T3;
3.        功能区划分
合理划分网络区域、服务器存储区域、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功能区,实现功能性和节能的要求。提出概念性数据中心布局图。
4.        综合布线规划
对数据中心的综合布线进行规划设计,满足数据中心的内部要求、外联要求及大厦建筑布线的要求,实现线路的冗余,提高数据中心的可用性。相关综合布线管理系统的选型,支持千兆以太网及万兆以太网的混合布线。
5.        供电系统咨询设计
对供电进行咨询设计,提出电气系统整体概念规划建议,包括供电系统的容量估算、供电结构、配套供电设备的冗余模式建议。
6.        空调系统规划
对数据中心制冷与通风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包括空调系统的常见模式选择建议、选型评估、容量估算、系统基本框架、送回风方式、加湿方式和设备冗余方式建议等
数据中心能源效率(PUE) = [数据中心总用电消耗] /[IT设备能源消耗]
要求数据中心能源效率(PUE)<2.0
要求达到广州地区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最低水平之一,提供提高制冷效率的技术措施,合理设计机柜的安装位置。
7.        消防和给排水规划
对数据中心消防和给排水进行规划设计,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的要求,提供消防联动、报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规划建议。
8.        数据中心对建筑的基本要求
包括多层还是高层,单层平面建议建筑面积、层高、承重、外立面要求、建设位置选址、电梯规格等),并协同广州地铁总公司建设、规划部门共同确定建筑物基本结构,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依据。
9.        数据中心统一监控规划设计
对数据中心统一监控进行设计,监控的内容包含:视频、电力、温度、湿度等内容、集成旧有机房的监控信息,提出对现有机房的监控管理集成要求,实现KVM的集中管理,,实现统一监控。
10.     系统安全性要求
物理位置的选择、物理访问控制、防盗窃和防破环、防雷击、防火、防水和防潮、防静电、温湿度控制、电力供应、电磁防护等条件达到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
11.     系统接口要求
合理设计数据中心门禁系统、空调、电力、消防等系统与大厦相关系统的接口要求。数据中心预留连接地铁骨干网与大厦布线的孔洞,以满足网络架构的要求。
12.     管线规划设计
实现电线、LAN网线、SAN网线等的分离,合理布局及走向,合理设计相关管线线槽容量及管线保护。
13.     数据中心总控中心\服务中心规划
对运维监控中心进行规划设计,满足统一监控平台、可视化运营、信息整合、协同调度、安全控制等业务需求,以及总控中心场地规划设计,包括专业分区、人性化设计、环境控制、基础保障等内容。根据用户的需要及信息总控中心层面结构,设立监控中心大屏幕显示及控制系统,用以实时显示安防监视、计算机信号、环控信号、KVM信号、网络资源信号等。
14.     数据中心成本效益分析以及主要设备选型建议
数据中心建设投资估算,并对建设和运行成本进行分析,优化数据中心的投入产出比,探讨制定合理的设备技术要求以指导设备选型。
15.     其他技术要求
其他要求参见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以及相关系统的选型比较、优良的展示设计等等内容,具体要求以调研确认为准。
1.1.3           数据中心容灾中心设计
根据广州地铁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广州地铁数据中心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报告》,编制并提交《广州地铁数据中心容灾中心设计咨询报告》具体需求如下:
1.        建立容灾的标准
调研及分析广州IT业务连续性要求,根据国家或国际标准,建立我司系统进行建立容灾系统的评估标准、原则和管理流程。
2.        选址与规模规划
对我司规划的应用模块进行评估,推算容灾中心的IT规模,对本次容灾中心的设计规模需满足未来2030年前的IT基础架构发展的要求,估算出容灾中心的面积、电力、制冷量,并对现有公园前机房进行改造前及改造后的评估是否合适作为容灾中心。
3.        功能区划分
合理划分网络区域、服务器存储区域、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功能区,实现功能性和节能的要求。
4.        技术需求所提交成果需满足作为规划设计向相关设计部门导入技术基准、技术交底的要求。
1.1.4           设计配合
与广州地铁总公司及选定的设计单位进行详细咨询方案交底、解释咨询方案相关的技术问题,提交《广州地铁2011年信息化基础架构建设平台项目数据中心规划设计部分设计配合工作报告》。
 
1.2.1.1        IT运维服务管理现状评估
1.        工作内容   
Ø       理解广州地铁信息管理体系优化的成果,以此为基础指导IT运维服务标准化咨询设计;
Ø       理解总公司及运营事业总部对IT运维服务的管控现状及管控要求;包括总公司及运营事业总部IT运维管理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技术工具、绩效管理、人员素质、规章体系等;
Ø       理解广州地铁IT运维业务负责部门——IT运维服务部对IT运维服务的管理现状及管理需求,包括IT运维服务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绩效管理、技术工具、人员素质、外包现状等;
Ø       分析现有运维体系在完整性、合理性方面的差距;
Ø       分析现有技术平台现状,梳理包括系统监控、系统管理、资产管理系统等相关需求,并分析与运维体系间的关系与架构;
Ø       理解广州地铁未来业务、组织的发展计划以及IT运维的建设目标。
2.        工作交付成果
《IT服务标准化管理业务调研与需求分析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Ø       组织架构现状及需求分析
Ø       业务流程现状及需求分析
Ø       技术平台现状及需求分析
Ø       绩效管理现状及需求分析
Ø       IT外包现状及需求分析
Ø       IT制度体系现状评估与分析
1.2.1.2        IT服务标准化咨询设计
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编制并提交提交《广州地铁2011年信息化基础架构建设平台项目IT服务标准化咨询设计报告》(包含但不限于IT服务标准化运维服务体系规划、IT服务标准化运维服务组织设计、IT服务标准化流程设计、服务级别管理)
1.2.1.2.1                 服务级别管理详细需求
Ø       业务需求分析:从集团业务视角分析IT覆盖的业务对IT运维的需求;
Ø       服务影响性分析:对于梳理出来的业务需求进行服务影响性分析,即这些服务的紧急程度,服务时效性要求等;
Ø       识别业务目录及技术目录,并映射其关系:对集团与IT运维相关的业务进行分类梳理除业务服务目录,同时根据这些业务服务目录对运维的实际要求识别并梳理出运维的技术目录,并映射两者之间的关系;
Ø       服务目录梳理、识别和定义:最终确定能够反应业务需求和运维提供之间关系的服务目录;
Ø       设计服务级别需求框架(SLR),收集并识别服务级别需求:针对这些服务目录的性质,制定出同业务部门沟通服务内容的需求框架,通过访谈和问卷的方式采集服务内容的要求;
Ø       定义SLA(包括指标项、范围等):根据每种服务目录的性质及业务需求定义服务级别协议的具体要求和相关指标;
Ø       规划SLA执行的工作准则和工作标准:规划制定服务级别协议执行的相关工作准则和工作标准;
Ø       制定SLA执行监控、跟踪管理和汇报机制:部署SLA执行的监控点,跟踪管理过程并及时进行汇报;
Ø       制定SLA考核和衡量机制:制定衡量体系和机制;
Ø       制定服务SLA改善机制(服务改善机制SIP):结合PDCA的流程改进方法,对服务级别管理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优化。
1.2.1.2.2                 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设计
1.        工作目标:
Ø       基于广州地铁信息化战略,从总公司、运营总部、IT运维服务部多个维度出发制定广州地铁未来5年IT运维体系的总体规划(包括组织、人员、流程、技术、管控模式、标准化制度、文档体系);
Ø       IT运维服务平台(包括系统监控、系统管理、运维服务流程)的建设发展规划;
Ø       对IT运维服务体系建设路线给出建议。
2.        咨询设计需求
包括但不限于:
Ø       未来5年IT运维体系整体规划;
Ø       IT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线路图;
Ø       IT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流程建设规划;
Ø       IT运维服务组织整体规划;
Ø       IT运维服务平台发展规划;
Ø       运维服务管理制度及文档体系(指总公司对运维服务的管理制度、运维部门内部管理规范及操作指引,以及运维管理涉及到的相关文档等,以及这些制度、文档的层次、关联关系)。
Ø       建立IT服务管理的投资回报模型。
1.2.1.2.3                 IT运维服务管理组织详细设计
1.        工作目标:
Ø       根据总公司、运营总部对IT运维服务的管控要求,制定总公司、运营总部、通号中心IT运维服务管理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人员能力及配置标准;
Ø       根据信息系统的规模、复杂度、安全性、重要性及服务级别要求等因素明确运维组织结构、人员能力及配置标准;
Ø       制定IT运维管理角色与岗位职责,映射角色与岗位职责关系;
Ø       制定人员能力模型;
Ø       制定IT运维绩效考核指标;
2.        咨询设计需求
包括但不限于:
Ø       总公司、运营总部运维服务管理组织结构及岗位说明;
Ø       各部门IT运维工作职责分工与流程;
Ø       IT运维服务组织结构及岗位说明;
Ø       运维管理绩效指标设计;
Ø       人员能力模型;
Ø       人员需求分析;
Ø       IT运维外包原则与规范;
1.2.1.2.4                 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优化及设计
1.        工作目标:
Ø       依据运维服务流程管理的总体规划要求,参照最佳实践的流程管理模型,根据我司的管控要求、运维成熟度及业务要求,设计出本阶段需落地实施的各个运维服务管理流程。
2.        咨询设计需求
包括但不限于:
Ø       服务台设计及以下流程的关联设计
Ø       服务级别管理流程设计
Ø       监控与事件管理流程设计
Ø       问题管理流程设计
Ø       变更管理流程设计
Ø       资产与配置管理流程设计
Ø       服务请求管理流程设计
Ø       知识库管理流程设计
Ø       运维日常流程设计(包括但不限于:机房管理、备份管理等)
注:上述咨询阶段的流程的成果必须在应用平台建设阶段予以落实实现(运维日常流程除外)。         
1.2.1.2.5                 IT服务管理体系的实施及知识转移
1.        工作目标:
Ø       推动广州地铁IT运维管理体系的普及推广;
Ø       广州地铁信息化管理人员及运维人员能熟练掌握基于ITIL V3咨询工作方法论及评估分析工具,能充分利用获得的知识用以指导未来运维体系优化及流程改进等;
Ø       确保咨询成果有效使用。
2.        咨询设计需求
包括但不限于:
Ø       编制IT服务管理体系推广方案,并积极配合实施推广;
Ø       提供咨询方法论、ITIL V3各流程评估模型、工具、流程优化改进分析方法及其培训;
Ø       提供咨询成果的实施阶段评估报告,评估阶段分为运维平台详细设计阶段、运维平台上线阶段。
根据《广州地铁2011年信息化基础架构建设平台项目IT服务标准化管理部分管理咨询设计报告》,结合项目特点,进一步制定实施计划和实施路线,完成各阶段划分、实施目标和任务定义等工作,提交《广州地铁2011年信息化基础架构建设平台项目IT服务标准化管理部分实施计划报告》。
下述需求是仅为IT运维服务管理平台系统的基本需求,最终的需求应以咨询设计阶段的成果作为最终依据。
Ø       需以广州地铁信息管理体系优化的成果指导项目的实施工作。
Ø       在项目期间,广州地铁在IT运维的管理模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权对系统功能提出变更,投标人承诺咨询成果保证在应用平台实现,并不因此另外增加费用。
1.2.3.1        IT运维服务管理基本功能需求
基于ITIL规范和ITSM最佳实践设计,支持在IT运维服务管理平台搭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流程:服务台、事件管理、服务请求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服务级别管理、知识库管理模块;各子模块相对独立,完成各项功能需求,又互相关联,共同完成广州地铁的IT服务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Ø       服务管理平台采用了统一的运维模式,符合广州地铁IT运维的习惯;支持流程、表单、字段、属性、报表自定义功能;
Ø       支持针对不同的角色赋予对应的访问权限;
Ø       各流程节点记录和日志功能,可记录变化信息,包括:修改人,修改时间及修改内容等;
Ø       支持不同的流程角色实时展示其任务及进度状态;
Ø       支持各IT运维业务流程的工作流自定义、中止、变更、重分配、委托、操作提醒等功能;
Ø       支持各个流程自动流转,包括建立/审批/执行/结果反馈等;
Ø       支持各流程自定义分类、层次结构、影响度、优先权划分,以及附件功能;
Ø       支持各流程记录的唯一标识符能够结构化,并根据组织需要增加;支持各流程升级和通知,升级规则可自定义,升级方式有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语音呼叫、平台弹出警告等;
Ø       支持各流程可有甄别地转化为知识库;
Ø       支持运维服务各流程之间的信息关联、数据交互、双向查询;
Ø       实现对服务台及各流程可度量的绩效管理和关键指标对比;
Ø       系统应能实时查询连接至应用服务器的连接数,能统计指定时间段内连接至应用服务器的总次数(包含重新连接),并能查询连接的详细信息;
Ø       系统使用单点登录认证,还必须同时提供非单点登录的认证方式;
Ø       系统必须支持服务器负载均衡,在某台服务器出现异常时,应用可以自动连接至其它正常的服务器;
Ø       对于大量消耗资源的批处理任务,系统应提供任务管理功能,可以允许用户定义安排到系统资源空闲的时候运行(例如深夜);
Ø       实现广州地铁现用IT运维管理平台(CA servicedesk)运维数据与新平台融合、共用及可查;
Ø       预留和移动应用之间的基于WAP、WML、HTML、XML的数据交互接口功能;
Ø       可实现与广州本地应用之间的基于HTML/XML/JSP的数据交互;
Ø       此平台可在现有基础上由其它供应商进行二次开发。
1.2.3.2        平台非功能性需求设计
Ø       支持如下方式通知及信息接收功能:
a)        电子邮件系统
b)       手机短信
c)        UC(微软统一通信)
d)       弹出信息条
e)        其他
Ø       开放的数据结构,方便用户可自定义开发;
Ø       图形化流程设计,便于用户对流程的修订,无须通过二次开发去实现流程更改;
Ø       有良好的用户使用界面,功能操作直观;
Ø       系统需要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同时具有高性能;
Ø       系统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启动账号不能超过2个,且不能使用系统管理员账号;
Ø       不能使用系统管理员账号或默认账号(sa)作为应用程序连接数据库的账号;
Ø       单个系统的数据库数量不应超过3个;
Ø       对数据库中常用的、符合添加索引要求的表字段要添加合适的索引;
Ø       系统服务端必须支持在VMWARE ESX 3.X server以上安装、配置、使用PC服务器。
1.2.3.3        服务级别管理功能需求
Ø       具备按照组织、部门及配置项级别创建服务级别协议的能力,并可按照帐号和权限实现对于服务级别管理模型的访问和管理;
Ø       包含可以保存SLA、OLA和UC的数据库,可以对相应的文档进行登记、维护和分类,实现SLA的发布,及循环调整优化;
Ø       针对各项SLA指标,实现多等级服务水平的设置和管理,可根据业务需求定义和控制IT服务水平;
Ø       与IT运维服务管理系统有机整合,按需对基础架构、应用系统及IT运维服务流程等方面重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IT运维服务的SLA指标的原始数据收集、加工和分析;
Ø       通过对各类IT运维服务流程中关键节点处理时间的监控和统计,实现SLA流程和服务类指标的原始数据收集;
Ø       实现用户满意度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及提供满意度调查访问界面供用户填写,可自动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收集;
Ø       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是否满足服务级别协议要求;
Ø       实现对违反和符合服务级别协议要求的情况的次数、类别等进行统计分析;
Ø       实现服务目录中服务项目的成本和效益归类和估算;
Ø       服务级别文档须符合规范性约束,有版本管理、定期审计和文档控制及内部评审等。
1.2.3.4        服务台管理功能需求
Ø       可对IT服务水平指标、系统运维指标及IT运维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实时状态展现,提供运维监控仪表板界面,界面直观;
Ø       服务台监控界面可进行自定义或调整;
Ø       实现IT运维服务事件的全程记录、分派与转发、监督与统计功能;
Ø       可定义IT运维管理信息通知机制;
Ø       实现IT服务台调度值班登记、排班设计、交接班等功能等;
Ø       运维日常操作管理功能,包括系统日常例行检查操作、运维操作、备份操作等工作记录模板定义,支持系统运维操作程序或脚本;
Ø       提供IT运维信息的发布和公告平台;
Ø       用户通过服务台的自助管理功能,可以查看自己提交的服务申请的处理进程、状态,查询相应的知识和解决方案等。
1.2.3.5        事件管理功能需求
Ø       提供标准事件模板(可预定义),提供该类型新建事件默认值,数据项都由系统自动产生,无需用户手动输入;
Ø       支持语音电话呼入(人工或语音系统信息记录)、Web提交、电子邮件、其他网络/系统等事件弹屏导入,支持监控系统告警信息自动生成的方式接收服务请求及事件;
Ø       实现事件SLA预警功能,可自定义预警阀值;
Ø       提供多种通知预警及接受处理功能,包括:电子邮件、短信或统一通信平台提醒等知会当前流程人员及时响应请求及任务,并能处理反馈信息;
Ø       可通过预先设定触发条件对事件及服务请求进行升级、转问题等处理;
Ø       支持重复事件的关联动作处理,如合并、事件升级等;
Ø       依据事件对用户或业务的影响程度及优先级,系统自动升级处理;
Ø       对比事件与服务级别协议要求,列举不符合服务质量要求的事件;
Ø       实现对事件管理可度量的绩效管理和关键指标对比。
Ø       可基于服务级别协议(SLA),同事件相关的配置项(CI)和同事件相关的联络方式,自动分配影响度和紧急度;
Ø       它应当可以将多个配置项同事件相关联并可相互查询;
Ø       在事件记录的信息中显示SLA信息;
Ø       每个事件应当定义一个历史表格,用来记录事件过程中发生的每个事件活动。它至少应当包括事件的日志入口、记录中任何字段发生的数据变更、何人、何时做出这个变更,以及变更前后的对应数值;
Ø       实现事件与信息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
Ø       实现事件批量导入功能,并提供导入标准导入模板;
Ø       系统自动发送获客户满意度调查并可以依据用户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Ø       实现事件与知识库知识文档的自动关键字关联显示,并可在新建事件界面自动展现;
Ø       实现事件与CMDB关联。
1.2.3.6        服务请求管理功能需求
Ø       与服务请求相关的审批人和处理人都有相应的服务请求列表;
Ø       服务请求区分紧急程度,服务请求者可对不同的服务请求进行时效跟踪;
Ø       提供平台界面供域用户访问进行系统报障、需求提交、事件查询及服务满意度调查等功能。
1.2.3.7        知识库管理功能需求
Ø       依据地铁方运维知识管理流程咨询成果实现平台信息化管理;
Ø       实现知识文档入库知识的分权管理/审核机制/分类标准/知识地图/信息更新等功能;
Ø       提供知识库知识文档分类标准进行增加或修改功能;
Ø       支持针对不同的角色赋予对应的审批、阅读、查询、填加、修改、删除等权限;
Ø       提供平台供IT运维团队对知识文档进行互动讨论及评分记录功能;
Ø       提供知识文档的统一规范编号;
Ø       实现IT运维管理的中英文知识记录、结构归类、信息检索及关联显示功能;
Ø       支持关键字、全文模糊匹配、标题模糊、字段组合等多种检索功能;
Ø       支持由各IT运维管理流程生成知识,提供自动关联显示;
Ø       支持知识库文档经查询筛选后模板批量导出功能。
1.2.3.8        问题管理功能需求
Ø       实现已知问题的记录、分类、调查/诊断、解决功能;
Ø       支持创建问题时使用预先定义模版功能;
Ø       支持人工和根据定义的指派规则自动指派问题任务到对应的部门和人员;
Ø       可自定义问题升级规则,例如当以下事件活动发生时,它可以自动升级问题:
Ø       实现问题管理中的当前状态显示、历史记录表格、任务分解分派、汇总解决方案等功能
Ø       问题与配置项可进行关联,展示问题引起的配置项范围并可在配置项上记录;
Ø       问题与事件进行关联,问题的解决可自动关闭对应事件;
Ø       问题可直接发起变更请求;
Ø       问题可与知识库进行联动,可直接查询与该问题有关的知识库内容;
Ø       问题应急措施或解决方案应可作为知识库的备选。
1.2.3.9        配置管理功能需求
通过配置管理将软硬件资源进行了有效的统一管理,为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提供了配置数据;所有的配置数据都统一被保存在CMDB中,并由配置管理模块和流程管理,方便了IT资源的维护;配置管理结合变更管理有效的控制IT资源,保护数据的完备性,有效性,安全性。
1.        配置管理数据库
Ø       存储所有配置管理的数据和信息,为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提供了查询、诊断、记录的基础,所有配置信息都是记录在开放的ODBC数据库中;
Ø       能够记录各种生产环境中需要被管理的对象:软件、硬件、文档、人员等,实现了全面的信息记录。而且记录对象的分类可以由用户随意定制;
Ø       不仅记录了配置元素的详细信息,还能够记录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父配置项、子配置项、关联配置项等逻辑关系;
Ø       能够维护自身的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对其进行各种管理操作。
2.        识别配置元素
Ø       在新增加配置元素后自动赋予唯一识别号,以便于管理。能够以多级层次化的结构描述配置项的关联逻辑,完全而且这种关联的逻辑能够以多层次的树状结构视图形式展现给操作者。
Ø       按照用户的需要新增客户化字段记录更丰富的信息。
3.        配置信息的收集
Ø       从其它管理平台(如监控、网管及终端管理平台)中获得,把配置元素及其细节信息记录进流程管理平台中,其他管理平台包括但不限于:CA NSM、LANDesk、ciscowork等;
Ø       使用模板来手工创建配置元素,创建一个或多个配置元素;
Ø       能实现与地铁资产管理系统(MAXIMO)的数据集成与信息资产数据同步更新。
4.        配置控制和状态汇总
Ø       能够在CI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跟踪CI的状态,完成跟踪和审计。
Ø       提供安全的控制可以保障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够将被认可的和被标识的配置元素及其配置信息输入CMDB或更新CMDB;
Ø       产生配置管理报表,并能使相关人员进行选择、抓取、分类和返回所查询的CMDB数据。
Ø       定期产生配置元素的状态报告,并能反映配置元素的版本和变动历史。按照各种灵活条件选择信息,以表格、饼图、柱状图等各种方式显示配置管理报表。提供灵活的统计功能,支持Web、Excel等方式,支持打印功能。这些统计分析可以按照任何字段进行处理:状态、类别、版本等都可以作为处理的要素。
5.        审计和确认
Ø       数据导入导出功能可以实现与其它数据来源的交互操作和比较分析,确认和实际环境的一致性,从而确保配置信息的完整性;
Ø       在发现CI物理信息和逻辑信息的不一致时,提交变更请求RFC,通过变更管理流程进行安全可靠的调整;
Ø       对于配置数据的修改,平台提供了审计的功能,可以记录数据变化前后的值,修改人,修改时间的信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Ø       对于配置数据的修改,平台也提供了通知的功能。
1.2.3.10   变更管理功能需求
变更管理通过一个单一的职能流程来控制和管理整个IT运行环境中的一切变更,并和配置管理建立接口。变更管理应该由管理工具来支持,管理的范围可包括软件,硬件,网络设备和文档等的变更。通过变更管理,可以实现对软硬件配置变更的有效管理,避免错误的发生,提高管理的效率。
1.        变更创建与分类:
Ø       支持从其他流程模块、运维人员手动、其他系统触发创建变更请求;
Ø       支持不同级别变更(如标准、普通与紧急变更等)的流程设计;
Ø       可受理具有时限要求的非常规性变更请求,配有相应紧急变更程序;
2.        变更任务分派:
Ø       变更管理模块应能将变更请求分派到相应的人员,进行评估和授权等,未经授权的变更请求不能得到实施;
Ø       变更请求可分解为变更任务单,可并发或先后启动任务;
Ø       支持人工和根据定义的指派规则自动指派问题任务到对应的部门和人员;
3.        变更处理:
Ø       变更过程中或结束后对变更过程的有效性及合规性进行评估,期间可提出终止变更的请求;
Ø       每个阶段都应当有一个批准流程,从而促进变更的执行;
Ø       当事件和问题同变更相关联时,应当能够将它们视作由变更所引发,对他们进行分类;
Ø       对变更的每个阶段,资源分配后,应当对工作调度模型进行更新;
Ø       针对每个RFC,应当可以捕获利益相关者的相关信息;
4.        变更追踪与记录:
Ø       支持附件上传并可保存;
Ø       提供大量字段详细记录变更的详细信息,并可通过用户自定义扩充,例如变更规划、审批人、请求人、实施者、实施计划等;
Ø       实现IT变更管理内容的记录、跟踪、统计与分析等管理功能;支持附件上传并可保存;
Ø       提供大量字段详细记录变更的详细信息,并可通过用户自定义扩充,例如变更规划、审批人、请求人、实施者、实施计划等;
Ø       实现IT变更管理内容的记录、跟踪、统计与分析等管理功能;
Ø       每个阶段应当可以记录这个阶段所需的多个资源;
Ø       对于变更的视图,操作,表单,都可以基于角色进行权限的定制,保证不同角色的用户登录系统只看到与自己职责相关的数据,只能进行与自身职责相关的操作;
5.        变更与其他流程的关联:
Ø       变更管理模块可与其它模块进行关联,如:问题管理模块、事件管理、配置管理等,从变更管理中可以直接访问相关联的配置项,工单,事件,问题等信息;
Ø       支持与配置项的联动,展示变更引起的配置变动及业务影响度并提供通知功能;
Ø       能够将多个CI关联到RFC上;
Ø       实现与服务级别管理的关联,在RFC上查看对应的SLA信息,尤其当RFC会导致一个计划中断。
有丰富的开放接口可以实现和各种系统的紧密集成,从简单的直接连接方式(例如文本文件、命令行接口等无需程序开发的接口)到复杂的API、C、java、web service、TCP/IP socket等接口都可以实现。
1.        以下具体系统集成的方案由本项目实施商牵头负责制定并实施。监控平台集成需求:
Ø       与广州地铁现有的CA UNICENTER NSM 3.1系统中受监控的客户端的性能数据库进行集成,取其中数据到运维平台的相关功能模块使用;
Ø       与LANDESK 9.0系统中的客户端软硬件数据记录的数据库进行集成;
Ø       与CISCOwork系统集成;
Ø       提供标准监控与事件信息的接口与数据模型,以备今后建设的监控、管理工具接入使用(如:机房、网络、服务器、存储等管理工具)。
2.        技术平台集成需求:
Ø       完成与第三方的报表系统的集成;
Ø       完成与广州地铁门户集成,可单点登录;
Ø       与AD集成,实现用户的登陆认证的鉴权功能;
Ø       与ESB(广州地铁企业数据总线)集成,实现从ESB中取得人员和组织机构数据;
Ø       与资产管理一体化平台(IAM)集成,在IAM平台实现IT资产管理,实现与IAM平台资产共享和数据标准统一;
Ø       完成与IT运维服务调度语音服务台之间的数据信息加工处理;
Ø       完成与OA\门户系统(待办事项、变更审批等)集成;
Ø       完成与与业主现有的备件管理、运维在线支持平台进行集成;
Ø       支持与手持式信息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与加工处理。
Ø       提供丰富的配置信息分析报表,而且还提供了图示化的配置信息关联报表,清晰了解IT系统的各种设备、软件、应用的配置情况;
Ø       提供丰富的事件、问题、变更处理报表,而且都可以按照不同的属性设置过滤器,能够按机构、按角色、按系统等方式进行展现;
Ø       系统管理员可以定义全局性的报表,并且通过授权指派给合适的人员使用,另外操作者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在本地创建新的报表供自己使用;
Ø       支持各种方式访问报表数据:用户能够以HTML、文本、EXCEL等多种方式访问报表数据,也能够转化成Excel等格式并提供报表打印功能,所提供的数据和Microsoft Office完全兼容;
Ø       报表采用了业界标准软件的外观,只要曾经用过 Windows 和 Microsoft Office等常用工具,就很容易熟练地使用报表功能;
Ø       提供丰富的报表实例的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创建自定义的报表,充分利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
Ø       导入运维体系咨询成果,实现超过40张运维管理报表设计。
根据本项目IT服务标准化咨询设计以及应用平台的实施成果,完成ISO/IEC 20000-1:2005的认证,认证内容包括:服务台、桌面运维、IDC机房运维、网络运维、服务器运维、数据库运维及业务软件运维。认证的相关费用由投标人承担。
由于广州地铁新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新线路的开通运营,运维人员大幅提高,对业务系统的使用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为保障2011、2012年信息化业务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需要对现有的机房进行改造,对网络扩容、服务器存储扩容提出要求,满足在新数据中心建成前我司信息化建设对机房要求。
对现有下列机房进行机房改造,改善制冷、电源等条件;将系统正式环境的服务器、存储等基础架构安装部署在公园前数据中心,将测试环境和开发环境的服务器、存储等基础架构安装部署在鱼珠机房;服务器扩容以高性能、高密度的刀片服务器为主,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
1.        机房装修
Ø         网络机房、服务器机房更换全钢制静电地板和钢制通风静电地板,增加钢制静电地板数量,同时活动地板要求满足地板下送风静压箱的要求,同时要求地面保温防尘处理;
Ø         按照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标准进行机房改造,包括墙面、天花以及符合国家相关消防规范的防火窗、防火门,保证机房稳固可靠防水防漏;
2.        通风制冷
Ø         重新规划改造机房精密空调风管以及出风口,匹配机柜列冷热通道布局,精密空调系统制冷量必须满足机房IT设备冷负荷,同时能保证机房内设备24小时安全运行,并考虑冗余备份;
Ø         机房新风系统的重新规划改造;
3.        供配电
Ø         增加分UPS配线箱(三级防雷器1个、100A断路器(3P)1个、32A断路器(4p)12个 ,16A断路器(2p)24个);
Ø         增加机柜UPS供电回路和插座;
Ø         由于机房内部空间的重新规划,UPS供配电部分也需要随着规划做出重新调整,需要为以后新增设备的机柜提前规划预留UPS供电回路线路以及配电设备;目前还有4套机柜的PDU电源为单路,不能满足设备使用要求。具体需求见下表;
机柜编号
PDU控制器
工业防水插头
PDU
备注
6号
1个
1个
 
 
7号
1个
1个
 
 
8号
1个
1个
 
 
14号
 
 
1个
8位
15号
 
 
1个
8位
17号
1个
1个
 
 
4.        综合布线
Ø         升级改造机房内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弱电走线架、强电走线架,采用上走线,按照规范制作线路永久标签标识;
Ø         增加网络机柜4台、服务器机柜13台,单个机架功率不宜超过4KVA,并配置加固底座用于机柜的抗震加固;
5.        环境监控
Ø         增加机房内摄像机监控点若干和硬盘录像机,要求保存15天视频数据,新增视频监控点应与现有视频监控服务器接入;
6.        消防系统
Ø         更换改造机房气体消防系统(更换消防系统气瓶室内消防气体、重新规划建设机房内管网、喷头等);
7.        辅助工具器材
为便于项目工作的开展,于项目启动时实施方需提供如下设备供项目组使用,试用期至项目终验:
Ø         提供设备测试用机房移动工作推车3台,推车必须为知名品牌产品,要求如下:
自带UPS电源;
配置19寸液晶屏;
可调节屏幕和工作台高低,支撑站立或坐的使用;
可挂固定的双屏显示器;
具有键盘托架,并配备键盘、鼠标一套;
有小型物料放置框;
提供与手提电脑的所有相关连接线。
Ø         提供设备测试用ThinkPad、HP、DELL系列商用系列笔记本电脑3台;
重量:小于2kg,轻薄便携;
内存容量: 4G、最大可支持8G;
硬盘: SATA\320GB;
内置: 蓝牙、指纹识别功能;
指取设备:触摸板、指点杆;
显示芯片:集成,Intel GMA HD;
屏幕:12.1英寸、比例为16:10、分辨率为1280╳800;
背光技术:LED背光;
网卡:1000Mbps以太网卡、无线网卡802.11b/g/n;
调制解调器:56K;
接口: 3个USB 2.0;
电池:可充电、可插拔的锂离子电池;
3G上网卡:含流量1年。
1.        机房装修
Ø         拆除原有天花、迁移原有空调、管网;
Ø         安装微孔铝质吊顶天花,楼面做防尘保温处理;
Ø         更换全钢制静电地板和钢制通风静电地板,增加钢制静电地板数量,同时活动地板要求满足地板下送风静压箱的要求,同时要求地面保温防尘处理;
Ø         墙面找平、彩钢板、辅材安装;
Ø         改造机房门窗,机房不宜设外窗,如因其它原因必须保留则更换符合国家相关消防规范的防火窗,要求机房外门采用符合国家相关消防规范的防火门,应面向走道可完全开启,并配置门禁控制。
Ø         进行机房静电防护和电磁屏蔽改造;
2.        通风制冷
Ø         精密空调系统制冷量必须满足IT设备冷负荷,同时能保证机房内设备24小时安全运行。本机房基础制冷量需求不小于40KW,同时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空调系统的冗余备份;
Ø         新风系统建设和调试;
Ø         建立冷热通道隔离;
3.        供配电
Ø         增加市电配电箱(三级防雷器1个、60A断路器(3P)1个,16A断路器(4P)5个)和UPS配电箱(三级防雷器1个、100A断路器(4P)1个, 32A断路器(4P)12个, 16A断路器(2P)24个)各1个;
Ø         增加新增机柜UPS供电回路和插座;
4.        综合布线
Ø         改造机房内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弱电走线架、强电走线架,采用上走线,按照规范制作线路永久标签标识;;
Ø         增加网络机柜2个、服务器机柜6个,单个机架功率不宜超过4KVA,并配置加固底座用于机柜的抗震加固;
5.        环境监控
Ø         建设供配电监控子系统;
Ø         建设UPS监控子系统;
Ø         建设空调设备监控子系统;
Ø         建设漏水检测系统子系统;
Ø         建设温湿度检测子系统;
Ø         建设视频信息子系统;
Ø         新建监控系统与公园前的监控系统相连接
1.        机房装修
Ø         更换全钢制静电地板和全钢制通风静电地板;
Ø         地面防水、防尘处理、保温处理;
Ø         机房漏水点查找及修补;
Ø         地板静电防护建设;
Ø         改造机房门窗,机房不宜设外窗,如因其它原因必须保留则更换符合国家相关消防规范的防火窗,要求机房外门采用符合国家相关消防规范的防火门,应面向走道可完全开启,并配置门禁控制。
2.        通风制冷
Ø         增加1台20KW 精密空调(备机);
3.        供配电
Ø         更换UPS电池组96节;
1.4.1.1        PC服务器需求
1.        PC服务器采购,物理主机以刀片服务器为主,且单个刀片机箱的功率不超过3000W,虚拟机以机架式服务器为主。
2.        新购3台PC服务器, 将现有AD 服务器迁移并替换,新的AD系统需要安装部署 windows2008R2 SP1  64位操作系统,公园前配置双机,赤沙配置单机,并满足未来15000-20000用户需求。
3.        邮件系统硬件升级,需增购2台高性能的邮箱服务器安装并部署exchange2007 CCR群集,同时现有4台邮箱服务器需要将内存增加到32GB,exchange2007的传输服务器和客户端访问服务器需新购2台PC服务器做成Windows NLB,将原有虚拟机上的传输服务器迁移到新购的2台物理机,并满足未来15000-20000用户需求。
4.        门户数据库服务器 1台HP DL580 G3内存升级到32G,并增购五台高性能PC服务器作为门户索引服务器。
5.        增购2台PC服务器,maximo应用服务器容灾环境一台,施工系统容灾应用服务器一台。
6.        现有的虚拟化环境的4台物理主机的内存升级到64G,型号:三台IBM 3850 M2 32G,1台 HP DL 580 G5 32G。
1.4.1.2        小型机需求
新增四台小型机服务器,如下图所示
1.        新购置4台小型机服务器,其中3台高配置小型机服务器用于正式环境和容灾环境,1台底配置小型机服务器用于开发测试环境。小型机需配置多路径软件,并兼容地铁现有存储。
2.        ERP\PDM系统使用的小型机运作已超过5年,目前明显性能不足,迫切需要升级改造,具体如下:
Ø       新购四台小型机服务器,其中两台小型机互为主备用于正式环境的数据库,同时一台小型机作为开发测试环境,一台小型机作为容灾环境。
Ø       将现有的ERP系统的数据库迁移至新购小型机上,并将原SD小型机上的数据库分区资源与EPR的应用系统分区资源进行合并,同时ERP应用系统保持不变。
Ø       同时迁移容灾环境和开发测试环境的数据库至新购的小型机上。
3.        施工系统和MAXIMO系统数据库互为主备,存在风险,需要增购小型机做成双机互备的方式。
4.        在新购的小型机上划分分区,将现有maximo系统数据库正式环境数据库迁移至新购的小型机分区上。
5.        MAXIMO和施工管理平台的容灾环境和开发测试环境目前性能明显不足。需要进行新购。
Ø       在新购的小型机上划分分区,将maximo和施工管理平台的容灾数据库迁移至新购小型机的分区上。
Ø       在新购的小型机上划分分区,将maximo和施工管理平台的开发测试环境数据库迁移至新购的小型机的分区上。
6.        新购小型机具体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

新购小型机分区情况
要求
新购小型机1
生生产环境
Erpdb
erp数据库服务器
配置HA
Maxdb
max数据库服务器
施工db
施工管理数据库服务器
新购小型机2
生生产环境
Erpdb
erp数据库服务器
Maxdb
max数据库服务器
施工db
施工管理数据库服务器
新购小型机3
容容灾环境
Erpdb
erp数据库服务器
Maxdb
max数据库服务器
施工db
施工管理数据库服务器
新购小型机4
测测试开发环境
Erpdb
erp数据库服务器
Maxdb
max数据库服务器
施工db
施工管理数据库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