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redux中间件

摘自:please call me HR

redux middleware 是 redux 的一个 advanced feature. 这个概念并不是很新奇,以为在 Koa 里面早已经实现过了. 对比与原生的redux middleware , koa 的 middleware 差不多相当于是爸爸级的 level 了. 这么说,是有依据的. 我们这里,来深入一下源码,具体看一下redux middleware 到底做了些啥.
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基本的源码吧.

redux 的源码可以说是比较简单的。 首先,入口文件是 index.js 。我们来看一下,里面具体的内容:

// 从不同的文件里面导出相关方法
export {
  createStore,
  combineReducers,
  bindActionCreators,
  applyMiddleware,
  compose
}

这里,其实是 redux 的提供的所有方法了. createStore,combineReducers,bindActionCreators 这三个方法,与 middleware 关系不大,我这里就不赘述了. 这里,主要讲解一下 applyMiddleware 方法和 compose 方法.
in fact, compose 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方法, 用来以函数式的编程来组合中间件, 在 koa 中我们也同样遇见过这样的写法. applyMiddleware 也是用到这样的方法的. so, 我们来具体看看.

compose 方法

compose 的源码就是一个函数 compose :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compose(...funcs) {
  if (funcs.length === 0) {
    return arg => arg
  }

  if (funcs.length === 1) {
    return funcs[0]
  }
  // 获取最后一个函数
    const last = funcs[funcs.length - 1];
    // 获取除最后一个以外的函数[0,length-1)
    const rest = funcs.slice(0, -1)
   // 通过函数 curry 化
  return (...args) => rest.reduceRight((composed, f) => f(composed), last(...args))
}

第一眼看的时候, 肯定超级S B。。。 md... 这写个啥... 看了一下官方给的注释就是:

// 简单 demo 就是
compose(f, g, h) is identical to doing (...args) => f(g(h(...args))).

合着就是个函数嵌套的写法。。。
关键坑爹的在于他的reduceRight方法, 写的真心6. 由于,return 两个函数时,只会返回第二个执行的结果:

function test(a,b){
    return a(),b();
}
console.log(test(a=>1,b=>2));
// 开玩笑的. 上面那种只是科普一下. 他真正的机制实际上是利用 reduceRight 的第二个参数来执行的

Array.reduceRight(fn,start); 
// 主要还是这里的start, 相当于就是 last(...args)

// 将上面代码翻译一下就是
rest.reduceRight(function(composed, f){return f(composed)}, last(...args));
//... 慢慢去体会吧...

所以, 一开始看的时候,在纠结 最后一个 composed 都没执行... 后来发现, 原来还有一层 last(...args).
不过实话说, 真心没有 koa 里面的 compose 函数写得好, 你直接先写一个 noop 函数不行吗!!!

// 俺 实际写了一个替换的compose. 感觉这个看的清楚一点
function compose(...funcs) {
    return function(...args) {
        var len = funcs.length,
         middle = funcs[--len](...args);
        while (len--) {
            middle = funcs[len].call(this, middle);
        }
        return middle;
    }
}
// 测试
console.log(compose(a => a, b => b, (c,b) => c+b)('a', 'b'));

这个是简单的compose 函数.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重点,关于 redux-middleware 的核心方法, applyMiddleware.

applyMiddleware 中间件

由于这个中间件有点复杂, 对传入的函数有具体的要求. 我们先来看一下使用该方法的上下文:
直接看 offical website 找到一个 demo:

let store = createStore(
  todoApp,
  // applyMiddleware() tells createStore() how to handle middleware
  applyMiddleware(logger, crashReporter)
)

最终 applyMiddleware return 的结果,还需要返回到 createStore 里去的. 通过 createStore 传入方法时, 函数里面并未对 里面做什么处理.

function createStore(reducer, preloadedState, enhancer) {
  // 这里就是一些列条件判断, 如果你使用 middle 是上面的形式,那么就会直接将参数赋给 enhancer
  if (typeof preloadedState === 'function' && typeof enhancer === 'undefined') {
    enhancer = preloadedState
    preloadedState = undefined
  }

  if (typeof enhancer !== 'undefined') {
    if (typeof enhancer !== 'function') {
      throw new Error('Expected the enhancer to be a function.')
    }
    // 实际上调用 applyMiddleware 方法的地方. 注意他传入的参数即可. z
    return enhancer(createStore)(reducer, preloadedState)
  }
}

ok, 我们了解了传入 applyMiddleware 的参数后, 继续看. 中间件的写法:

// 这里就看一下logger 就Ok
const logger = store => next => action => {
 // debug info
  console.group(action.type)
  console.info('dispatching', action)
  
  let result = next(action)
  
  // debug info
  console.log('next state', store.getState())
  console.groupEnd(action.type)
  
  return result
}
// 我们将 debug 信息去掉之后,可以得到一个精简版的 middleware

const logger = store => next => action => {
  // 传递前, 执行的代码
  let result = next(action)
  // 传递完, 执行的代码
  return result
}

看到这里,有种 koa 的感觉. next(action) 显示的将控制权交给下一个函数进行执行. 相当于就是 onion model.

这里, 放一下 applyMiddleware 的源码: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applyMiddleware(...middlewares) {
  return (createStore) => (reducer, preloadedState, enhancer) => {
    var store = createStore(reducer, preloadedState, enhancer)
    var dispatch = store.dispatch
    var chain = []

    var middlewareAPI = {
      getState: store.getState,
      dispatch: (action) => dispatch(action)
    }
    chain = middlewares.map(middleware => middleware(middlewareAPI))
    dispatch = compose(...chain)(store.dispatch)

    return {
      ...store,
      dispatch
    }
  }
}

看到这里, 我也是有点惊讶, 第一是他的中间件传递的复杂度巧妙的转化为箭头函数的写法, 第二是他显示的改变了真正的dispatch的内容。
最后实际调用整个流程,是直接根据applyMiddleware提供的方法来的:

// 注意这里是 applyMiddleware 提供的 dispatch 方法
store.dispatch(action)

如果按照上面的调用方式写的话,具体调用顺序就是:

applyMiddleware(logger, crashReporter)

procedure

applyMiddleware all procedure

applyMiddleware 整个执行过程:

procedure

对应于上文, 整个API的流程图为:
关键点在于applyMiddleware 和 中间件两个内容.

applyMiddleware

关于 redux-middleware 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库, 即, redux-thunk . 该库灰常简单, 就一个函数.

redux-thunk

直接看源码算了:

function createThunkMiddleware(extraArgument) {
  return ({ dispatch, getState }) => next => action => {
    if (typeof action === 'function') {
      return action(dispatch, getState, extraArgument);
    }

    return next(action);
  };
}

const thunk = createThunkMiddleware();
thunk.withExtraArgument = createThunkMiddleware;

export default thunk;

他和原来的中间件的写法有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在于. 他写中间件的地方, 不在 createStore 里面, 而在 dispatch 里面.

// 初始化调用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
  rootReducer,
  applyMiddleware(thunk)
);

// thunk 类型的中间件
function doSth(forPerson) {
  // 这里必须返回一个函数... 才能达到中间件的效果
  return function (dispatch) {
    return async().then(
      sauce => dispatch(makeASandwich(forPerson, sauce)),
      error => dispatch(apologize('The Sandwich Shop', forPerson, error))
    );
  };
}
// 更简便的写法可以为:
let doSth = forPerson=>dispatch=> async().then(
      sauce => dispatch(makeASandwich(forPerson, sauce)),
      error => dispatch(apologize('The Sandwich Shop', forPerson, error))
)

看源码,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 在实际调用 dispatch 时, 不仅仅只有 dispatch 这一个参数,还有 getState,extraArgument 这两个参数。 so, what are they doing?
getState 这个就不用说了, 就是用来获取当前 redux 的 state.
那 extraArgument 干啥嘞?
看源码很容易发现, 就是在初始化 thunk 时, 传入的参数. 其实, 也不会经常用到. 所以, 我们中间件实际可以写为:

let doSth = forPerson=>(dispatch,getState,extArgs)=> async().then(
      sauce => dispatch(makeASandwich(forPerson, sauce)),
      error => dispatch(apologize('The Sandwich Shop', forPerson, error))
)

对比与上面的 applyMiddle 来说, 使用 redux-thunk 可以实现 私有, 定制化的 中间件操作. 而,原来的 applyMiddleware 则 只能在初始阶段设置相关的中间件, 但 却可以实现 next 的执行域的分离. 所以, 两个都可以使用, 只是看你具体需求是啥.

# 高校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摘要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是针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程,旨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化校园的智能化升级。该方案通过融合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IC卡识别技术,初步实现了校园一卡通系统,进而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更精准的校园安全管理、生活管理、教务管理和资源管理。 方案包括多个管理系统:智慧校园管理平台、一卡通卡务管理系统、一卡通人脸库管理平台、智能人脸识别消费管理系统、疫情防控管理系统、人脸识别无感识别管理系统、会议签到管理系统、人脸识别通道管理系统和图书馆对接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共同构成了智慧校园的信息化基础,通过统一数据库和操作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信息一致性。 智能人脸识别消费管理系统通过人脸识别终端,在无需接触的情况下快速完成消费支付过程,提升了校园服务效率。疫情防控管理系统利用热成像测温技术、视频智能分析等手段,实现了对校园人员体温监测和疫情信息实时上报,提高了校园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能力。 会议签到管理系统和人脸识别通道管理系统均基于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会议的快速签到和图书馆等场所的高效通行管理。与图书馆对接管理系统实现了一卡通系统与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无缝集成,提升了图书借阅的便捷性。 总体而言,该智慧校园解决方案通过集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了校园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优化了校园生活体验,增强了校园安全,并提高了教学和科研的效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