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必需撑握的8个DOS命令
一,ping
它是用来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者网络连接速度的命令。作为一个生活在网络上的管理员或者***来说,ping命令是第一个必须掌握的DOS命令,它所利用的原理是这样的:网络上的机器都有唯一确定的IP地址,我们给目标IP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对方就要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根据返回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确定目标主机的存在,可以初步判断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等。下面就来看看它的一些常用的操作。先看看帮助吧,在DOS窗口中键入:ping /? 回车,。所示的帮助画面。在此,我们只掌握一些基本的很有用的参数就可以了(下同)。
-t 表示将不间断向目标IP发送数据包,直到我们强迫其停止。试想,如果你使用100M的宽带接入,而目标IP是56K的小猫,那么要不了多久,目标IP就因为承受不了这么多的数据而掉线,呵呵,一次***就这么简单的实现了。
-l 定义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默认为32字节,我们利用它可以最大定义到65500字节。结合上面介绍的-t参数一起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哦。
-n 定义向目标IP发送数据包的次数,默认为3次。如果网络速度比较慢,3次对我们来说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因为现在我们的目的仅仅是判断目标IP是否存在,那么就定义为一次吧。
说明一下,如果-t 参数和 -n参数一起使用,ping命令就以放在后面的参数为标准,比如“ping IP -t -n 3”,虽然使用了-t参数,但并不是一直ping下去,而是只ping 3次。另外,ping命令不一定非得ping IP,也可以直接ping主机域名,这样就可以得到主机的IP。
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具体用法。
这里time=2表示从发出数据包到接受到返回数据包所用的时间是2秒,从这里可以判断网络连接速度的大小 。从TTL的返回值可以初步判断被ping主机的操作系统,之所以说“初步判断”是因为这个值是可以修改的。这里TTL=32表示操作系统可能是win98。
(小知识:如果TTL=128,则表示目标主机可能是Win2000;如果TTL=250,则目标主机可能是Unix)
至于利用ping命令可以快速查找局域网故障,可以快速搜索最快的QQ服务器,可以对别人进行ping***……这些就*大家自己发挥了。
二,nbtstat
该命令使用TCP/IP上的NetBIOS显示协议统计和当前TCP/IP连接,使用这个命令你可以得到远程主机的NETBIOS信息,比如用户名、所属的工作组、网卡的MAC地址等。在此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几个基本的参数。
-a 使用这个参数,只要你知道了远程主机的机器名称,就可以得到它的NETBIOS信息(下同)。
-A 这个参数也可以得到远程主机的NETBIOS信息,但需要你知道它的IP。
-n 列出本地机器的NETBIOS信息。
当得到了对方的IP或者机器名的时候,就可以使用nbtstat命令来进一步得到对方的信息了,这又增加了我们***的保险系数。


Ping

Ping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程序,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数据报。根据返回的信息,你就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得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成功地与另一台主机进行一次或两次数据报交换并不表示TCP/IP配置就是正确的,你必须执行大量的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的数据报交换,才能确信TCP/IP的正确性。

简单的说,Ping就是一个测试程序,如果Ping运行正确,你大体上就可以排除网络访问层、网卡、MODEM的输入输出线路、电缆和路由器等存在的故障,从而减小了问题的范围。但由于可以自定义所发数据报的大小及无休止的高速发送,Ping也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作为DDOS(拒绝服务***)的工具,前段时间Yahoo就是被***利用数百台可以高速接入互联网的电脑连续发送大量Ping数据报而瘫痪的。

按照缺省设置,Windows上运行的Ping命令发送4个ICMP(网间控制报文协议)回送请求,每个32字节数据,如果一切正常,你应能得到4个回送应答。

Ping能够以毫秒为单位显示发送回送请求到返回回送应答之间的时间量。如果应答时间短,表示数据报不必通过太多的路由器或网络连接速度比较快。Ping还能显示TTL(Time To Live存在时间)值,你可以通过TTL值推算一下数据包已经通过了多少个路由器:源地点TTL起始值(就是比返回TTL略大的一个2的乘方数)-返回时TTL值。例如,返回TTL值为119,那么可以推算数据报离开源地址的TTL起始值为128,而源地点到目标地点要通过9个路由器网段(128-119);如果返回TTL值为246,TTL起始值就是256,源地点到目标地点要通过9个路由器网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