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网络文件系统,是由Sun公司开发的一种通过网络方式共享系统的通用共享解决方案。目前NFS3个版本,分别为NFSv2NFSv3NFSv4NFSv2是一个古老的版本,但却被众多的操作系统所支持,这样它的兼容性会更好;NFSv3拥有更多的特定,包括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单个文件大小、更多便于排错的错误及成功信息、对TCP协议的支持等;NFSv4提供了有状态的连接,更容易追踪连接状态,增强了安全特性。Centos6.3版本默认使用版本NFSv4提供NFS网络文件系统共享服务,NFS监听在TCP 2049端口。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是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PC协议为远程通信程序管理通信双方所需的基本信息,这样NFS服务就可以专注于如何共享数据,至于通信的连接以及连接的基本信息,则全权委托给RPC管理,Centos6.3系统由rpcbind服务提供RPC协议的支持,目前NFSv4虽然不再需要与rpcbind直接交互,但rpc.mountd依然是NFSv4所必须的服务。所以,如果在Centos6.3平台上实现NFS共享,需要同时启动NFSrpcbind服务。

所需软件:nfs-utilsrpcbind

 

4.1.1 NFS服务器配置

NFS服务器通过读取/etc/exports配置文件设定客户端可以访问哪些NFS共享文件系统。该文件的书写规则如下。

1. 空白行将被忽略

2. #符号开头的内容为注释

3. 配置文件中可以通过\符号转义换行

4. 每个共享的文件系统需要独立一行条目

5. 每个客户端主机列表需要使用空格隔开

6. 配置文件支持通配符

一条完整的共享条目语法结构如下,其中,客户端主机可以是一个网段、单台主机或主机名。

/共享路径客户端主机(选项)

也可以为多个客户主机设置不同的访问选项,语法结构如下:

/共享路径客户端主机1(选项)客户端主机2(选项)

不指定选项,默认属性为rosyncwdelayroot_squash。具体的NFS属性及其对应的含义见表4-1,查看exports的帮助文档可以找到很多服务器配置模版。

4-1

NFS选项

功能描述

NFS选项

功能描述

ro

只读共享

rw

可读可写共享

sync

同步写操作

async

异步写操作

wdelay

延时写操作

root_squash

屏蔽远程root权限

no_root_squash

不屏蔽远程root权限

all_squash

屏蔽所有的远程用户权限

 

计算机对数据进行修改时会先将修改的内容写入快速的内存,随后才会慢慢写入硬盘,async选项允许NFS服务器在没有完全把数据写入硬盘前就返回成功消息给客户端,而此时数据实际还存放在内存中,但客户端则显示数据已经写入成功。注意,该选项仅影响操作消息的返回时间,并不决定如何进行写操作。sync选项将确保在数据真正写入硬盘后才会返回成功的消息。

 

wdelay为延迟写入选项,也就是说,它决定了先将数据写入内存,在写入硬盘,然后将多个写入请求合并后写入硬盘,这样可以减少对硬盘I/O的次数,从而优化性能,但有可能导致非正常关闭NFS时数据丢失情况的发生。与此相反的选项是no_wdelay,但该选项与async选项一起使用时将不会生效,因为async是基于wdelay实现对客户端的一种响应功能。

客户端使用普通用户连接服务器时,默认情况下,如果客户端使用的账户UID在服务器上也有相同的账户UID,则服务器将使用服务器本机上该UID账户进行读写操作,如果客户端访问服务器所使用的账户UID不在服务器上,则服务器自动将账户转换为nobody账户。此外,如果服务器端对共享属性配置了all_squash选项,则服务器会根据anonuid选项的值,将所有的账户自动转换为匿名账户。

 

4.1.3 NFS高级设置

1. NFS所需服务

为了在Centos6.3系统平台上提供NFS服务,该操作系统平台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服务进程,以下进程在实现NFS共享的过程中需要互相协同合作。

1nfsNFS服务主程序

2nfslock:为NFS文件系统提供锁机制

3rpcbind:提供地址与端口注册服务

4rpc.mountd:该进程被NFS服务用来处理NFSv2NFSv3mount请求

5rpc.nfsd:动态处理客户端请求

6lockdlockd是内核线程,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运行,用来实现NLM网络协议,允许NFSv2NFSv3客户端对文件加锁

7rpc.statd:该进程实现网络状态监控(NSM)协议

8rpc.rquotad:该进程提供用户配额信息

9rpc.idmapd:提供NFSv4名称映射,/etc/idmapd.conf必须被配置

 

2. NFS客户端配置

若想要客户端主机可以访问并使用服务器所提供的共享目录,可通过mount命令挂载NFS共享,格式如下:

#mount-tnfs-o选项服务器主机:/服务器共享目录/挂载本地目录

具体挂载选项如下。

1Intr:当服务器宕机时允许中断NFS请求

2nfsvers=version:指定使用哪个版本的NFS协议,version可以是234

3noacl:关闭ACL,仅与老版本操作系统兼容时使用

4nolock:关闭文件锁机制,仅用来连接老版本NFS服务器

5noexec:在挂载的文件系统中屏蔽可执行的二进制程序

6port=num:指定NFS服务器端口,默认num0,此时如果远程NFS进程没有在rpcbind注册端口信息,则使用标准NFS端口号(TCP 2049端口)

7rsize=num:设置最大数据块大小调整NFS读取数据的速度,num单位为字节

8wsize=num:设置最大数据块大小调整NFS写入数据的速度,num单位为字节

9tcp:使用TCP协议挂载

10udp:使用UDP协议挂载

 

3. 使用NFS命令工具

NFS软件提供了很多便利的命令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我们在不重启服务的情况下,应用新的共享设置,查看NFS连接状态,查询实时的端口注册信息。

1exportfs命令

描述:当nfs服务启动时,/usr/sbin/exportfs命令会自动启动并读取/etc/exports文件,通过控制rpc.mountd(如果使用NFSv2NFSv3)处理挂载请求,然后rpc.nfsd使文件系统对远程可见,手动运行exportfs命令允许root在不重启NFS服务的情况下选择共享或取消部分共享目录。

选项:-r重新读取/etc/exports文件

-a全部共享或全部取消共享

-u取消共享,与-a一起使用取消全部共享

-v显示详细信息

 

2nfsstat命令

描述:查看NFS共享状态

选项:-s,--server不使用该参数时,默认显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状态,使用该参数后仅将显示服务器端状态

-c,--client仅显示客户端状态

-n,--nfs仅显示NFS状态,默认显示NFSRPC信息

-nn为数字234,仅显示NFS版本为n的状态信息

-m显示挂载信息

-l以列表形式显示信息

3rpcinfo命令

描述:生成RPC信息报表

选项:-m显示指定主机rpcbind操作信息表

-p显示指定主机RPC注册信息

-s显示指定主机所有注册RPC的信息程序,不指定主机时默认显示本机信息

 

4. 在防火墙后端运行NFS

NFS需要向rpcbind动态注册端口信息,这将导致运行在防火墙后端的NFS服务器无法进行防火墙配置,因为端口信息是动态随机生成的,防火墙可以开放某些固定的端口允许客户端进行连接,但无法设置随机端口规则。允许客户端访问位于防火墙后面的NFS共享需要我们编辑/etc/sysconfig/nfs配置文件,配置固定的端口号。注意,端口号不可以指定为已经被其他程序使用的,固定端口的配置选项如下。

MOUNTD_PORT=端口号:设置mountd程序端口号

LOCKD_TCPPORT=端口号:设置tcplockd程序端口号

LOCKD_UDPPORT=端口号:设置udplockd程序端口号

STATD_PORT=端口号:设置rpc.statd程序端口号

设置完端口号之后,还需要对防火墙进行设置,需要为防火墙编写策略允许所有端口的数据通信。此外,还需要为NFS开启TCPUDP2049端口,以及TCPUDP111端口,111端口被rpcbind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