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育类视频的创作中,由于老师本身并不是专业的演员,如果直接现场直播方式来制作视频的话,那么可能老师在现场讲解中语言就并不是非常适合作为互联网上传播的视频。比如节奏上可能太慢,语言上可能有重复等,如果直接不做修饰这样的视频让读者会觉得浪费时间,甚至很多人会直接对直播录播视频做2倍速播放以便节省时间。当然,随着老师的临场讲解的水平越来越高,这种一次做成的概率就越来越大。但无论如何,后期调整制作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科教类视频内容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是声画同步,因此在后期制作中会有大量的工作量放在声音和画面的同步上。为了能够减少后期制作的工作量,出高质量的内容,参考影视制作流程,可以有以下几点可借鉴:
0. 准备好PPT及演播内容,酝酿好初录流程,即:先播放那几页PPT,中间在哪里需要插入桌面操作演示,再加上哪些额外内容等。为初录做好准备
1. 初录
将ppt开始逐页播放,老师同步讲解。这中间可能会插上桌面的操作演示和讲解。
目的是在固化正式演录过程基础上,形成录音的初稿,供后续精简和形成声音的终稿
2.整理输出声音的终稿。
3. 先期录音,将终稿在录音棚中做好录音,使用MP3Gain、movavi这类软件完成声音的标准化,保证声音大小保持一致,剔除录制环境不同(音量大小不同)带来的影响,形成录音终稿
4. 纯视频录制, 这时可以一边把声音的终稿播放着,一边老师安装1.的流程来做ppt展示及桌面操作演示的录屏。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严格按照声音播放的节奏来同步演录。
这一点就像是歌唱会上的假唱一样,歌手实际上并未实际唱歌,只是跟着现场播放的歌声,嘴型要和歌声一致,并且同步跳舞。
这样的好处是后期合成时将大大减少时间轴调整的工作量,并且完全保证了质量!
5. 后期混合
将录制的视频音轨更换为3中的录音终稿,也可以加上必要的背景音乐。部分需要简单调整的做一下微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