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IDE的意思很多(比如他还可以知开发平台),这里,我们只讨论它在硬盘方面的含义。
       先说ATA,它是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高级技术附件规格)的简称,实际上就是一种规格,对于硬盘,它的意义在于它是硬盘数据传输的方式。
    IDE是Integrated DriveElectronics(集成磁盘电子驱动器)的简称,它基本上是所有现存的并行ATA的规格的通称。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
    再来介绍数据传输的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式有两种:并行传输(如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和串行传输(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并行传输指同时有多个位传输的通道(位是数据的最小单位),而串行则指只有一条位的传输通道,比如,一条公路上允许多辆车并排同向行驶,那么这就相当于并行传输,每一辆车就是一“位”,而公路就是供数据传输的总线,显然,串行传输就不难理解了。很显然,并行传输同等条件下是比串行传输快的(这也是为什么硬盘数据传输最初采用并行的原因了)。
    硬盘接口上传统的传输数据的方式是并行传输,即Parallel ATA(PATA),习惯上,我们直接称其为ATA,随着接口工作频率的不断提升,并行传输中并行线路的信号干扰问题日益严重,从而导致数据出错,而并行ATA总线对出错数据又直接丢弃了,然后要求重复,这无疑严重影响了传输性能,
    当对于这种问题的线路改造已经变得不现实时,硬盘的串行数据传输成为了唯一的可行性方案,所以,现在主流的硬盘都采用了串行传输接口,即SATA(serial ATA)接口,虽然速度上不够快,但数据传输稳定,这无疑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PATA不支持热插拔,散热能力差的弊病在SATA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对于主板的兼容性倒是不必担心,更换PATA硬盘为SATA硬盘时不需要更换主板,还是很方便的。
    很显然,SATA与IDE(即所有的并行ATA)的传输方式是不同的,由于早期的主板芯片在带SATA硬盘时都是采用非RAID模式安装xp系统的,所以无需SATA软盘驱动,而现在的主板芯片一般都是采用RAID模式,而硬盘一般都是SATA硬盘,故而必须安装SATA软盘驱动才能安装xp系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计算机安装xp时提示找不到硬盘的原因了。
    关于SATA硬盘安装xp是否需要SATA驱动,要视情况而定:
   1。主板南桥芯片提供的SATA控制器,在没有内置RAID功能或在BIOS设置中屏蔽了RAID功能时,不需要加载驱动;(只要是主板芯片组支持SATA的主板,BIOS里都有SATA Mode设置项,只要在这里选择IDE模式,就可以屏蔽RAID功能了,SATA硬盘就可以象IDE硬盘一样,无需SATA驱动就能正确安装xp了)
   2。主板南桥芯片提供的SATA控制器,在已经内置或在BIOS设置中开启RAID时,需要加载驱动;
    3。主板使用了第三方芯片的SATA控制器,则必须加载驱动。
    关于RAID,我们不需要知道得太多,只需要知道这种模式可以支持多个硬盘同时使用而且当某个硬盘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是不影响其他硬盘工作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