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 的安装 以及配置说明

Zookeeper的安装和配置十分简单, 既可以配置成单机模式, 也可以配置成集群模式. 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单机模式

下载zookeeper的安装包之后(http://mirror.bit.edu.cn/apache/zookeeper/), 解压到合适目录. 进入zookeeper目录下的conf子目录, 创建zoo.cfg:

Bash代码  

  1. tickTime=2000    

  2. dataDir=/Users/apple/zookeeper/data    

  3. dataLogDir=/Users/apple/zookeeper/logs    

  4. clientPort=4180   

参数说明:

  • tickTime: 基本事件单元,以毫秒为单位,用来控制心跳和超时,默认情况超时的时间为两倍的tickTime

  • dataDir: 数据目录. 可以是任意目录.

  • dataLogDir: log目录, 同样可以是任意目录. 如果没有设置该参数, 将使用和dataDir相同的设置.

  • clientPort: 监听client连接的端口号.

其他配置项:

    

    maxClientCnxns    限制连接到zookeeper的客户端数量,并且限制并发连接数量,它通过ip区分不同的客户端。

    minSessionTimeout和maxSessionTimeout

                                 最小会话超时时间和最大的会话超时时间,在默认情况下,最小的超时时间为2倍的tickTime时间,最大的会话超时时间为20倍的会话超时时间,系统启动时会显示相应的信息。默认为-1

    initLimit

                                参数设定了允许所有跟随者与领导者进行连接并同步的时间,如果在设定的时间段内,半数以上的跟随者未能完成同步,领导者便会宣布放弃领导地位,进行另一次的领导选举。如果zk集群环境数量确实很大,同步数据的时间会变长,因此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调大该参数。默认为10

syncLimit

                                参数设定了允许一个跟随者与一个领导者进行同步的时间,如果在设定的时间段内,跟随者未完成同步,它将会被集群丢弃。所有关联到这个跟随者的客户端将连接到另外一个跟随着。


至此, zookeeper的单机模式已经配置好了. 启动server只需运行脚本:

Bash代码  

  1. bin/zkServer.sh start  

 Server启动之后, 就可以启动client连接server了, 执行脚本:

Bash代码  

  1. bin/zkCli.sh -server localhost:4180  

 

伪集群模式

所谓伪集群, 是指在单台机器中启动多个zookeeper进程, 并组成一个集群. 以启动3个zookeeper进程为例.

将zookeeper的目录拷贝2份:

Bash代码  

  1. |--zookeeper0  

  2. |--zookeeper1  

  3. |--zookeeper2  

 更改zookeeper0/conf/zoo.cfg文件为:

Bash代码  

  1. tickTime=2000    

  2. initLimit=5    

  3. syncLimit=2    

  4. dataDir=/Users/apple/zookeeper0/data    

  5. dataLogDir=/Users/apple/zookeeper0/logs    

  6. clientPort=4180  

  7. server.0=127.0.0.1:8880:7770    

  8. server.1=127.0.0.1:8881:7771    

  9. server.2=127.0.0.1:8882:7772  

新增了几个参数, 其含义如下:

  • initLimit: zookeeper集群中的包含多台server, 其中一台为leader, 集群中其余的server为follower. initLimit参数配置初始化连接时, follower和leader之间的最长心跳时间. 此时该参数设置为5, 说明时间限制为5倍tickTime, 即5*2000=10000ms=10s.

  • syncLimit: 该参数配置leader和follower之间发送消息, 请求和应答的最大时间长度. 此时该参数设置为2, 说明时间限制为2倍tickTime, 即4000ms.

  • server.X=A:B:C 其中X是一个数字, 表示这是第几号server. A是该server所在的IP地址. B配置该server和集群中的leader交换消息所使用的端口. C配置选举leader时所使用的端口. 由于配置的是伪集群模式, 所以各个server的B, C参数必须不同.

参照zookeeper0/conf/zoo.cfg, 配置zookeeper1/conf/zoo.cfg, 和zookeeper2/conf/zoo.cfg文件. 只需更改dataDir, dataLogDir, clientPort参数即可.

在之前设置的dataDir中新建myid文件, 写入一个数字, 该数字表示这是第几号server. 该数字必须和zoo.cfg文件中的server.X中的X一一对应.
/Users/apple/zookeeper0/data/myid文件中写入0, /Users/apple/zookeeper1/data/myid文件中写入1, /Users/apple/zookeeper2/data/myid文件中写入2.

分别进入/Users/apple/zookeeper0/bin, /Users/apple/zookeeper1/bin, /Users/apple/zookeeper2/bin三个目录, 启动server.
任意选择一个server目录, 启动客户端:

Bash代码  

  1. bin/zkCli.sh -server localhost:4180  

 

集群模式

集群模式的配置和伪集群基本一致.
由于集群模式下, 各server部署在不同的机器上, 因此各server的conf/zoo.cfg文件可以完全一样.
下面是一个示例:

Bash代码  

  1. tickTime=2000    

  2. initLimit=5    

  3. syncLimit=2    

  4. dataDir=/home/zookeeper/data    

  5. dataLogDir=/home/zookeeper/logs    

  6. clientPort=4180  

  7. server.43=10.1.39.43:2888:3888  

  8. server.47=10.1.39.47:2888:3888    

  9. server.48=10.1.39.48:2888:3888  

示例中部署了3台zookeeper server, 分别部署在10.1.39.43, 10.1.39.47, 10.1.39.48上. 需要注意的是, 各server的dataDir目录下的myid文件中的数字必须不同.

10.1.39.43 server的myid为43, 10.1.39.47 server的myid为47, 10.1.39.48 server的myid为48.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2338362/blog/39936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