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式货币供应系统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矛盾

欧洲的债务危机,美国的债务危机,昭示的不是金融业的问题。而是现在的经济模式的问题。它印证了宋鸿斌的货币理论----债务货币虽然解决了供应量的问题,但也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为经济体引入了潜藏的偿还风险。现在的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的问题,他们的本质的确就是偿还问题。

但是此文要讨论的并不只是债务本身的问题,它还顺带分析了一下为什么这个问题直到今天或最近才发生以及到底要怎么解决它。以及中国本身的货币分布失衡问题。

这里与宋鸿斌观点相左的一点是金融系统不是毒药。恰好相反,金融系统正是全球经济的必不可少的一副解药。更进一步地,此文还认为对于当前问题的存在原因,如果抛开债务系统本身的问题不谈,一个不够完善的金融系统正是它所发生的原因。按照宋鸿斌的观点,债务货币体制需要变革。但此文的观点是,在变革发生以前,完善现有的金融系统看上去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相信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最近两年提出国际板的原因。因为世界需要从中国开始的货币回吐。并且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中国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国家。与欧美的普遍认识不同,中国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友好的国家。与美国病急乱投医不同,我们在危机中体现出了我们的理性。并且伸出了我们的橄榄枝。只是欧美仍然陷在经济与政治的矛盾中犹豫不决,才导致了危机的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以及它本身的蔓延。

现在中国的私人即居民存款接近30万亿,但是私人信贷规模只在2-3万亿左右。而货币总量也即商业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规模才80万亿左右。这说明什么?80-30=50万亿,即企业欠了80万亿的贷款但却只拥有50万亿的存款。

也就是说,企业存款不停地流入私人帐户。如果这些私人帐户中的钱最后仍然能一定的形式回流到企业帐户中,那么我们就不会有象欧美那样的债务危机。这样的假设其实是非常现实的,因为在资本帐户管制的情况下,这些现金要流出国门并不容易。而如果它们不能流出去,那么就必须最终以某一种形式回流到企业帐户中。

房地产业每年的销售额在约5-8万亿之间,加上汽车等大件商品,整个市场约在10万亿。如果再加上其它的小东西,则整个零售市场规模在约15万亿。假设大部分人都不会在年内重复购买大件商品,那么一年可能回流的金额在约10万亿之间。

另一个事实是,我们的政府是没有负债的。以致于最近主动提出要减税。这意味着存款缺口的绝大部分的确都是存在于企业中的。

关于投资移民及贪腐资金的转移,我不觉得那可以对这种缺口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那些只是数量很少的钱。

问题在于,经过09,10,11三年房价的大涨,居民储蓄仍然居高不下,这说明一个什么事实?

这说明,很多钱根本就没有流向。也就是说,这些钱基本上是“死”钱。在欧美,因为金融业的发达,这些钱的大部分最终都被通过投资的形式重新流回实体经济。所以事实上,他们的金融业非但不是造成债务危机的罪首,正好相反的是,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得已延缓了这种危机的爆发。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恐怕债务危机的爆发时间会更早。

问题的根本则在于信贷本身的合理性。经济是为人服务的。一切经济元素都应该朝着这个目标设计或者说存在。但信贷不是这么设计的。信贷是一种根本就没有经过设计的产品。它以一种非常自然的形式出现,然后就一直被承认下来。债务“天生”具有它的“合理”性。

在微观层次上,它是正确的。这是为什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并不能认识到它的问题的根本原因。因为它从来没有出过问题。

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全球化的进程,债务本身的问题便开始爆露出来。问题的暴露便得企业家不得不去寻找更来越多的融资手段。这种需求的产生,催生了近现代的金融体系。并且由于融资本身所带来的资本实力,加上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实质,很多问题其实都可以由资本来最终解决。

而能被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这是现代经济学的问题哲学。于是问题便被进一步隐埋。

那为什么08年再也遮不住了呢?

因为商品与资本市场的不同步。

欧美日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品与资本市场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最近诺基亚宣布在德国退市,才发现诺基亚在欧洲多个国家都曾上过市。我不知道诺基亚在美国有没有上市,但是由此至少可以窥见欧洲经济的一体化程度有多高。

关于日本与欧美的资本一体化我没有研究。但我相信东京在资本市场上的开放程度绝对不比中国低。

而我们在以廉价的劳动力打入了国际商品市场的同时,却一直保持资本市场的封闭。更甚至,外企非但不能在国内上市,倒是很多中国企业在美国上了市。在美国上市的很多企业其实规模都很小,但香港的情况就完全不同。香港市场上存在大量巨型国资企业。当然这些企业的境外上市其实拿到的钱比起美中两国的货币规模其实都不大。但是它的存在充分显示了一个有关全球经济的巨大错误:全世界都在从中国输入商品的同时向中国输入货币。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因商品流动而产生的支付流以及因国企境外上市而产生的资本流两种货币的同时流入。这样的情况只在殖民历史上出现过,后果大家都知道。清朝就是被殖民者掏空的一个典型。建国之初的美国没有被淘空是因为他们最后通过战争的形式最终摆脱了殖民者的掏空也因此才从而使得一个真正具独立主权国家的诞生成为可能。

这么看的结果好象变成我们反身作主人,反过来“殖民”帝国主义了。天大的“笑话”。因为在还不到一百年以前,我们仍然受着帝国主义的剥削,可今天一百年还不到,我们就不但扭转了被剥削的局面,反而开始“剥削”帝国主义了。?

同样的问题。提示?

被殖民者最终都是怎么摆脱被殖民的命运的?四种模式:一种是独立战争;一种是非暴力不合作;一种是无产阶级革命;还有一种是殖民者主动退出殖民政策。除了第四种,其余三种其本质上其实都是一种对抗的手段。联系实际,欧美如果要联手对抗我们,不管通过暴力还是非暴力的手段,我们都不得不走上一条合作的道路。因为欧美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已经代表了,至少代表了一半全球的经济。我们不可能脱离他们搞经济。

并且也许这是在近代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第一次宏观上的单向货币流动。纵观全球经济史,也许只有在殖民时代才存在过这种大规模的单向货币流动,那就是欧洲船队从全球大量输入黄金的时代。

因此,美国人其实一直在犯一个错误:他们盯上了错误的东西。在危机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问题的本质,现在危机过去三年了,他们仍然没有意识到债务系统的问题:即使是它的更浅显的一种形式--资本失衡都没有被意识到。

美国的出发点可能是这样的:他们是一个非常具有现代经济经验的国家。这不是第一次他们遇到问题。他们已经遇到并且解决过无数个类似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最终都以一种方法:汇率的调整得以解决。这样的错误,其实就是休谟所知的因果问题。也有点象计算机领域的数据挖掘------你怎么知道电脑给了你正确的数据?

你不知道。即使是在你已经成功地运用它解决了无数的问题以后。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就不可能知道任何东西。。。。这样的结论很难这种思想一直被称为不可知论。有人认为这种思想很可恶,但实际上它并不可恶。所谓正确与错误本来就是相对的。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我认为我不知道任何东西的同时认为我知道一些东西,这并不矛盾。事实上,在辩证认识观与历史主义里面它可以得到完美的解释。

回到主题。

也就是说,对于美国人来说,现在到了一个认识的转折点,那就是汇率不是万能药。最少在中国不是。最少现在不是。因为现在的问题显然是一个资本问题(至于它的根本问题--债务,短期内是不可能得到解决的。并且目前也没有任何解决方案。也没有任何人提出过或关心过或认识到它的问题-----We take debt as grounded in the monetary system),而资本与经常项目在中国的分离切断了汇率的工作路线,使得它(顶多)只能在商品市场中工作。

但现在的世界需要的其实是从中国开始的货币回流。货币回流的好处则是,它给了本不合理的债务系统一个自我调整喘息的机会。这是个救命的机会。只要货币得到回流,全世界就得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经济自有它自己的合理性,一两个行业的休刻不会影响整体经济。大量货币的回流给了大量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它就象药丸一样拥有“神奇”的魔力能够起死回生。

人民币汇率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的只有商品市场。在别的国家,汇率它能同时调整商品与资本市场。但在中国是特例。因为中国的商品贸易与资本贸易是分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这次的欧美债务危机,其实是一场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危机。

逼迫人民币升值只会导致资本在中国的停留和从美国的撤离。这不但不能帮助美国解决问题,相反,只会加重问题的发展程度。美国今年年中的宣布提高债务上限时的股票大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股市仍然没有崩溃,原因可能是美元仍然作为一种国际支付手段的存在。但只要资金不回流,美国的问题是不可能自动得到解决的。

相反,如果他们盯住我们的资本系统。那才是真正的麻烦。

商品与资本的高度分离,就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色。

所以得出结论,国际板的推出对于国际经济来说记得不容缓。只要中国不真正跟国际在资本市场上接轨,欧美的债务危机很可能会越演越裂。

债务本身的确不合理。但是资本市场可以纠正这种不合理。

国际危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让他们去债务危机,我们把资本一卡,至少10年内不会出问题。反面的例子则是,一旦我们真正打开资本市场的国门,恐怕那30万亿存款即将峰拥而出(现在的A股市场规模好象仍然在10万亿左右。所以可以想象资本市场开放以后的情况---国内大量的企业将在3-5年内倒闭,而商业银行系统则将紧随其后陷入烂帐的危机------这将抹杀2000年以后金融业的全部成绩)。

现在的国际板设计到底是什么样子仍没有定音。并且我相信政府也不太可能作出太仓促的决定。可怕的是,政府仍然是遵循以前的老路,走一步看一下,一边走一边看但至少在3年以内他们其实看不到任何踪迹。能看到的也许只有国际板蒸蒸日上,但是A股却死气沉沉。更严重的是,因为资本的流出而导致的本地经济崩溃,使得大量企业开始从股市及债市寻求融资。股市因为国际板的存在将出现巨额的新上市与再融资方案的不停失败。债市则由于大量借贷需求的峰涌使得利率涨到天上去(虽然其仍不可能和国际板直接竞争)。

结果便是,改革30年的成果付之一旦。经济崩溃,银行崩溃,整个经济体系将被迫重新开始。

这便是为什么不能援欧的原因。不但不能援欧,国际板也是万万不能开的。更甚至的,可能还需要密切关注各国的移民政策的动向。因为如果象美国,加拿大这样的国家大幅降低投资移民的门坎,那么我们的资金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失。这些流失的资金将造成大量的债务缺口。

房市再怎么跌都不要紧。因为只要钱还在国内流动,债务就不会是一个问题。它们将最终以某种料想不到的形式得到清偿。但是一旦资本的大门一开,不止是那30万亿的居民储蓄,甚至是企业储蓄,我看都未必能守得住。而基于我们现在的货币规模跟国内经济的比值,哪怕是10万亿的流失,都将最终对企业债务形成巨大的偿还压力并最终导致债务系统的崩溃。

债务系统是绝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基础。但我们也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债务系统而不顾人家的系统。因为地球已经是一个整体了。人家不好的结果是我们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所以说,如果综合全球利益与国家利益,从中寻求一个平衡点,才是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

资本放开是问题,不放开我们又可能在很多高新技术上被甩得太远并最后落得一个落后的局面。从这一点上考虑的话,政府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技术换市场才是现阶段的真理。

国际板也只是一块肉。咬不咬,决定权并不在我们。而在欧美他们自己。

如果我们能得到最先进的技术,一些落后的生产力其实本身就可以适当地淘汰一些。至于其产生的烂帐则可以通过债务重组的方法慢慢解决。毕竟,通过以某种方法将债务与技术联系起来其实就是一条很好的生产力升级的道路

反面上看的话,如果他们不愿意这么干,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

那我们就只能自力更生了。

因为债务本身其实毕竟只不过是一道算术题而已。欧美那么强,美国现在看上去就有一种要解决问题的态势,欧洲很可能发扬光大。外面不支援就发债呗。本来就一直是算术,为何要在乎多算这么一次呢?

不过是多几个数字而已。

注:最近的中国概念股血浅美国资本市场,很可能就是美国政府所策划的一场资本市场攻势。 这样的情况对于全球经济的确可能产生有益的一面。但不太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你这边在忙着解决问题,那边却已经开始了一轮新问题的蕴酿。地球经济是一个系统。局部地实行债务扩张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却在长期尺度上催生更大的问题:债务系统越大,所产生的问题也越大。典型的就是像现在欧洲的扩张行动,除了把欧洲拉向更深的困境,不能在长期尺度上看到所将带来的丝毫好处。

结论:在现行货币的供应体制下,货币必须形成全球性的流动。金融系统非但不应被削弱,相反地,一个更完善且流动性更强的,更全球化的金融系统的存在,正是经济全球化或者说解决当前问题的必要条件。而这样的一个金融系统,必须要求至少其中主要经济体的资本市场“不设防”。

所以这场经济危机的本质其实是:欧美已经经过了他们的考验,现在轮到中国了。这样看来,我们最终可能仍然逃不过这一难。不过通过什么方式。因为毕竟全球化本身并不只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需要,也是我们的需要

国际板将是国人的一场真实的恶梦。因为它不可避免。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digerl/blog/3629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