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观看完整专题页面,请点击这里
从1.0到2.0:存储时代SAS技术完全指南
从1.0到2.0:存储时代SAS技术完全指南
从1.0到2.0:存储时代SAS技术完全指南
从1.0到2.0:存储时代SAS技术完全指南
SAS规范
xd3.jpg
七年前,SAS问世的初衷是接班并行SCSI,但是串行技术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先进的交换架构、毫不逊色的双端口支持和对SATA的兼容性,使得日趋成熟的SAS 1.0已初步具备了取代FC-AL技术的实力。一晃七年过去了,传输速率倍增至6Gb/s的SAS 2.0规范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详细 »
SAS硬盘
SASHDD.jpg
在SAS的生态系统中,硬盘驱动器是最为重要的存储端设备。在SATA的物理层基础上加入双端口支持是具有决定性的高明之举,在大大加快SAS规范制订速度的同时,还提供了兼容SATA驱动器的能力,从而使SAS硬盘驱动器在顺利地取代Ultra320 SCSI硬盘驱动器之后,进一步形成了“逼宫”FC-AL的态势... 详细 »
SAS互连
SAS-Cable.jpg
SAS控制器芯片(IC)是最早成形的SAS产品,按照端口数(4和8)与总线类型(PCI-X和PCI-E)来划分;肩负交换架构重任的SAS扩展器的开发难度则要大很多,高端口数(20以上)的产品至今仍不够成熟;由于支持4路的宽链接,允许多达4个窄端口聚合为一个宽端口,SAS的连接器和线缆与SATA有很大的不同——从早期借用InfiniBand设计的SAS 4i 和SAS 4x,演变到更为小巧易用的Mini SAS 4i和Mini SAS 4x,并反过来普及到了SATA RAID卡... 详细 »
SAS
SAS8888ELP.jpg
SAS RAID卡的主力是8端口产品,既有和4端口产品一样的SAS IC + IOP架构,也有专门的RoC(RAID-on-Chip)设计。由于扩展器的应用还不是很普遍,针对那些需要在机箱内连接较多硬盘驱动器的情况,16端口乃至24端口的RAID卡也相继问世。至于兼容SATA硬盘驱动器,现在的SAS RAID卡做得还不够好... 详细 »
SAS系统
SAS-EXP.jpg
服务器内部一直是SCSI的天下,SAS很顺利地将Ultra320 SCSI逐出市场。存储系统(磁盘阵列)则要复杂得多,因为撼动FC-AL的地位需要更强的能力。在低端存储系统中,SAS正在取代SATA,而随着高端口数扩展器的成熟,采用SAS作为后端驱动器连接技术也将成为中端磁盘阵列的发展趋势...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