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奥锐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_参加国科大和中科大夏令营后的思考记录(科技考古内容较多)...

8a100757e42a265b8431471fb3ed75e6.png

本人有幸曾于2019年7月的7-12日、15-19日前往中国科学院大学(下面简称“国科大”)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面简称“中科大”)分别参加“科学与人文”和“科技与文化”夏令营,本文主要是相关思考和记录,或有偏颇或不客观之处,请相关利益者予以谅解,若有失真,也感谢知情者相告。

一、科研之外

(1)消费水平

仅是从“报销”来看,国科大要比中科大出手阔绰一下,关于车票,国科大报账所有学生的来程车票(包括高铁),返程车票如攻读该校研究生亦可报销;中科大则是报销攻读研究生的车票。4~5天的夏令营时间,吃饭问题分别给了一张临时卡,国科大充值200元,中科大充值100元。然而同时也要考虑位于北京的国科大消费水平高(一天30、40是正常的……),而位于合肥的中科大的消费奇低(0.5的青菜令人感动……),因而从学生角度,200元和100元都是满足正常的消费要求,无高下之分。

关于住宿,国科大入住学生公寓,附送脸盆和衣架;中科大则入住标间。

(2)活动安排

国科大因为提前一天报道,因而有完整的4天活动时间(两所大学周五最后一天都是面试和离营安排)。整体安排是白天一天讲座一天参观,两个周期。第一天上午是开营仪式+院士报告,加上院士报告一共是7场讲座(另外还有一天晚上是科幻电影赏析,电影为《人猿星球》,除了观看电影还有鉴赏分析),讲座内容包括人文学院四个方向:科技史、科技传播、科学哲学与科技考古。另有一天晚上是师生面对面交流各自介绍专业情况,科技考古组蒋洪恩老师带着科技考古6人组在树林边小圆桌上说了1个半小时,遇到一位洗澡的学长,喊过来一起谈话,学长已发4篇SCI,大导师是王昌燧老师……参观内容包括古观象台、国博、雁栖湖校区(校史馆)和正负离子对撞机。

国科大值得一提的是如罗武干老师所说:非常尊重学生。感觉出老师们也非常重视这次的夏令营活动:科技考古组见面会6位老师全都到场,国博讲解是科技史老师里的一位副教授,古观象台讲解的是馆长(据说),每一次讲座或活动,学长学姐都会提前备好足够的矿泉水分发……

中科大的活动是从报道那天下午开始的,参观和讲座交叉进行,概括说来参观了科技考古2个实验室,文保1个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以及校史馆和博物馆(也类似于校史馆)。讲座一共是5个方向,科技史两个方向,科技考古两个方向(实验室团队),文保一个方向,与国科大科研信息含量丰富有所区别,中科大的讲座更多偏向于专业团队介绍。中科大时间安排紧凑,体现在每个晚上都不空闲,营员见面,与老师面对面,与师兄师姐面对面,联谊会……

中科大与国科大显著的区别在于志愿者很多,志愿者和营员相差不大且多有母校关系,因而关系更为亲密。国科大43位营员左右,基本是3位学长学姐随时带队,又因为研一都在雁栖湖校区的缘故,志愿者学长学姐都是研二。中科大科技史营不足30人,志愿者有6位。较之国科大的“高冷”,中科大的学长学姐更接地气,四个晚上的活动三个晚上都有免费零食……

二、科学研究

(1)实验室条件

国科大科技考古的实验条件在全国相关专业高校来看并不算高配置,老师的观点是“在北京哪里没有仪器?管理仪器需要经费和人力。”

中科大科技考古两个团队各有一个实验室,以金正耀老师为首的冶金考古实验室,以张居中老师为首的生物考古实验室。(冶金考古和生物考古都只是概称,实际上研究的领域要更广泛一些。)中科大同时还有一个文物保护基础科学实验室。在这些实验室里有一些基本的样品前处理和分析仪器,中科大的特点是学校有一个理化实验中心,里面集合了学校的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因而设备高端,分析效果好。

就方便性的话,大概中科大略胜一筹,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免令我有些困惑,如这些实验室仪器都是现行分析仪器里的类型,是否满足一些文物保护分析的要求?(如无损或尽量微损)当然科技考古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2)研究方向

国科大“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的教师共有6位(包括王昌燧老师在内是7位),这6位老师基本都是科技考古方向,包括残留物分析,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冶金考古等,也有传统考古学出身的老师(宋国定老师),以及西大文保本科出身的罗武干老师从事一些文保(但不多)的相关工作。

中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关于科技考古有两大研究方向,分别是以金正耀老师为首的冶金考古,以张居中老师为首的生物考古(植物考古?)。中科大的科技考古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通过仪器分析文物得出数据,处理后结合史料推断人类/环境活动之外”分析外,在考古勘探上也做了较多研究,这一点令我印象深刻(与田野考古结合得较好)。中科大的科技考古同时也重视田野发掘,据闻研究生入学都会在工地发掘一段时间。(这部分不清楚国科大情况,并不是说国科大就没有。)

中科大的文物保护团队以龚德才老师为首,主要从事纺织品和纸质类保护修复的研究方向,同时也做过彩塑保护,博物馆“视差修复”展示及修复工艺(科学化)的研究,但这些方向的比重或许可以比于国科大的文物保护方向,算是较少的部分,重点还是在纺织品和纸质的保护修复。

(3)研究氛围

因为与中科大科技考古方向的老师和学长学姐了解不多,故不敢多做评价。

国科大作为一所附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大学,受科学院的氛围影响,整体研究的学术氛围大概要比高校的研究氛围更为浓厚,(当然高校也有高校的优势,总体来说在高校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的潜力会更高一些。)博士基本都可以发上2篇左右的SCI,优秀博士发4、5篇不成问题。毕业生的去向形势也很良好,今年的毕业生去了故宫、国博和西北大学(博士后)。

三、总结

西北大学的科技考古目前有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陶瓷考古(或说硅酸盐更合适,因为还有绿松石矿料相关研究)、人类学、残留物分析、骨化学分析等方向,方向是较为广泛的,但与国科大相似的是,某些方向的考古是一位或者两位老师在做,尚没有形成如中科大那样的“团队”“实验室”规模。

就文物保护,国科大目前仅罗武干老师在做一些陶瓷类保护,中科大以龚德才老师为首的团队主要从事有机质类(纸质、纺织品)的相关研究,而西北大学包括考古现场、彩绘类、壁画、砖石质、陶瓷、青铜器、皮毛骨角类、土遗址、石窟寺、保护材料等的相关保护,无论是从研究方向,实验室仪器,还是教师规模来看,应该说都是国内高校文物保护专业名列前茅的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科大奥锐物理实验分光计实验报告答案如下: 实验目的: 本实验主要通过使用科大奥锐物理分光计,掌握分光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光的色散现象,并探究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 实验原理: 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光学仪器,主要由光源、准直系统、色散元件、观察系统和测量系统组成。光线经过准直后,通过色散元件形成光谱,然后经过观察系统和测量系统产生相应的光强度分布图。 实验步骤: 1. 将物理实验分光计放置在水平台上,并打开光源。 2. 调整准直系统,使光束垂直入射于色散元件。 3. 通过调整色散元件的角度,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并记录下光强度分布图。 4. 改变入射角度,观察光线在色散元件上的折射规律,并记录下结果。 5. 使用反射镜反射光线,并观察光线在色散元件上的反射规律,并记录下结果。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光谱的光强度分布图,通过分析这些图谱,我们可以看到光的不同波长被色散元件分开,并产生色散现象。同时,我们还观察到光线在色散元件上的折射和反射规律,验证了光线遵循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科大奥锐物理实验分光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掌握了它的使用方法。我们还学习了光的色散现象以及光线在色散元件上的折射和反射规律。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光学原理,并为日后的实验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