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之前把一栋宿舍或者一个公司的内部的小网络建成,可以内部之间相互通信了。需求和发展肯定不满足于此,肯定是希望网络能够容纳越多人越好,这样就可以把大家都互联在一起了。要是有一张可以把全世界的想去上网的用户都连在一起那该有多好呀。由于这个美好的愿望,"Internet"也就慢慢发展壮大了。大家对“因特网”这个名词应该是相当地熟悉吧,其实它的意思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也就是由很多很多个像宿舍这样的小局域网组成的。

       那就一步一步开始,从
把两个局域网连起来开始。话说把两个二层的局域网联系起来,就需要三层的设备,可以是三层交换机,当然也可以是比较常用的路由器。还是从路由器入手吧,每个局域网里面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IP地址网段。所以,路由器的功能就比较简单了,先看看自己有那些个地址段,然后根据目的IP把数据包送到对应到的相关IP的端口去就行了

       那万一,路由器里面没有这个IP地址段怎么办? 简单,直接丢掉。
       可下面这种情况是挺常见:

图片
        R1就不知道R2私有的2.2.2.0这个网段。那这个时候,R3上面的一台 3.3.3.127 的PC要发一个数据包给 R2 。可在R3这个路由器这里,就会被丢掉了。因为 R3 的路由表里面只有它的直连路由,也就是只有“13.1.1.0/24”和“3.3.3.0”这两条路由信息。那怎么办,写一条 静态路由器 ,告诉它,要去到2.2.2.0这个网段的话,就要从R3的f0/1的端口送过去。同理,在R1上面也要写一条静态路由,告诉数据包到R2怎么走。静态路由就像是一个给人一条特定目的的线路图,这条线路图只会告诉你,到哪里往那个出口去就行了。后面,它还更加牛逼地发展出了一个叫做 默认路由 的东西,就是没有见过的目标地址,都往某个出口丢。而这个被丢的端口的地址,我们一般管它叫做 默认网关 ,或者直接叫做网关。
         不过现在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来了。我现在只有三个路由器,手动配置十条左右的路由就基本上可以搞定了。但是如果现在有三十个路由的话呢,那一个排列组合算下去,静态路由的配置数量就不是开玩笑的了。那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