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C进入下半场,志愿你知道怎么填了吗?
广州小升初,公办初中主要的入读方式是电脑派位和直升。以电脑派位入读办公初中的区有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等“老三区”。另外,番禺区市桥等区域、花都城区也实行电脑派位,黄埔区和南沙区也有部分学校电脑派位。
影响公办摇号的因素主要就两个:
1、志愿填报的顺序。
2、获取的9位随机号大小。
志愿填报是可控因素,随机号是不可控因素。
电脑派位流程
各区的电脑派位步骤可以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下面三步:
1、派位之前,填报小学毕业生的相关信息,如电脑号、姓名、性别及学生所填报的志愿。今年,教育局要求各区在6月10日前完成公校派位的志愿填报。通常来说,会在6月初这一周进行志愿填报。
注意,届时小学班主任会提供报名号,学生的志愿是由本人填写,家长以及法定监护人去签名确认的。
2、电脑派位现场,赋予随机号码并进行录取。电脑根据随机函数设计了一个程序,给每一位参加电脑派位的小学毕业生赋予一个九位数的随机号码,然后根据随机号码的大小和中学招生计划进行派位录取。
3、现场产生随机号码后,会进行公证和封存,然后立刻根据志愿和随机号码及招生计划进行录取,并确认录取名单。
志愿填报基本信息
志愿个数:
公办电脑派位的志愿个数=派位组内的学校数,也就是你所在的组有几所学校,你就要填几个志愿。
建议填满志愿,填齐组内所有学校。假设只填了一两个志愿,当前两个志愿都没被录取到,又无法继续往下派位时,只能由区教育局统一分配到学位未满的学校,会因此失去更多选择的机会。
志愿排序:
公办电脑派位,在录取时是遵循志愿优先原则的,分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
志愿范围:
公办电脑派位,填报志愿时只能填自己小学所在派位组内的学校,不能跨报不同组别的学校。
志愿填写技巧
录取的时候,对录取中学来说,先录取第一志愿的学生,录取时是按照学生的随机号码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进行的,如果学生没有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将自动转到第二或以下志愿的学校再次派位,直到被录取。
必须填满志愿:
就是分到的组别内的初中都要填。因为每个组内中学的学位数与组内小学的毕业班学生人数是基本相等的,如果只填一、两个志愿,当所填学校的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时,可能无法被第一或第二志愿学校录取,电脑派位时会因没有志愿而出现无法继续“派位”的情况,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学位。
因此,凡没有填满志愿的学位申请表是不符合要求的,需重新填。
分析组内学校:
①范围:在填报志愿前,家长都会收到一张电脑派位分组表,里面将多所小学对应几所中学,从表中找到自己所在的组别和对应的中学。
②分析:从学习校风、中考成绩、地理位置进行分析,了解往年各学校志愿热度、中签率。
③排序:从分析结果按好到坏分成一、二、三等心仪学校。
确定志愿搭配:
由于所有的公办初中都是从第一志愿开始录取的,而“热门”学校的名额往往都是很快就被录取完了,如果第一、第二志愿都是“热门”学校,有可能遇上前两个学校的录取人数已满,落到第三甚至更后的志愿去了。所以,最好是做好志愿的搭配组合。
①高风险搭配:将心仪学校从高到低依次填写。
勇敢的“锦鲤”可以一试。
但心中要有预设,这样填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派位号足够前,第一、二志愿录取几率大;
派位号靠后,则容易落到最后的志愿。
②建议搭配:主攻第一志愿,第二志愿作为保底。
心向比较热门优质的学校,可以在第一志愿填报,可能你就是那个被眷顾的幸运儿。但是,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最好不要再填报热门学校,应该保守选择一些中上学校进行保底。
举个例子:
假如A同学在第一志愿填报热门学校,可能会由于竞争太大而落选。
如果A学生填报的第二志愿学校在第一志愿已经录满,那其就会继续落到第三、第四、第五或第六志愿,直至录取。
派位都是看运气,前三个志愿比较重要,家长还是要备上一所保守的心仪学校。
③保守搭配:放弃热门学校,第一志愿填中上学校。
若家长想避免被派到比较弱势的公办初中,可适当放弃热门学校,在第一志愿就填报最想去的没那么热门的中上学校,这将大大增加被第一志愿心仪学校录取的机会。
如果家长采取较大胆的操作,也就是前三志愿全部填热门学校,冲一把,第四志愿再填没那么热门的心仪的学校,那么你很有可能丢了西瓜又丢芝麻,被第五志愿录取,去最不想去的学校。
④两手准备:参加民校摇号
如果对派位的公办初中或对直升的公校不太满意,户籍生家长们可以继续参加民校派位。
按照2020年招生安排,若家长们对6月24日的公办初中的录取结果不满意,可在6月28日至29日在招生系统上填报民办初中志愿,7月2日参加民办初中的电脑派位,7月9日至10日在民办初中报名系统上进行录取确认。
参加民办摇号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1、派中心仪的民校,学生可以选择直接入读民校。
2、未被派中心仪民校,可参加民校补录,或选择原派位或直升的公校。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民校补录是在公民学校注册之后进行的,所以孩子若参加民校补录,则意味着放弃原派位或直升的公校。若在民校补录时,也没有被录取,穗籍生可以申请回属地公校就读,但此时的学位由所在区教育局统筹,未必一定是原来电脑派位或对口直升的学校。
-end-